可持续发展视野下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12-14□王妍
□王 妍
(建昌县农业农村局 辽宁 葫芦岛125300)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乡村产业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将被取代,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必将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以促进农业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概述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并结合农业科技实行技术和制度变革,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及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体系。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不断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通过逐步发展可持续农业,可以提升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空间,实现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1]。
2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农业经济发展中,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必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生产效率提升以及农业经济生产质量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稳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农产品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确保农产品稳定供给,提升农业经济的生产值,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物质需求,从而确保社会经济稳定发展[2]。
其次,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模式,共享和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生产经验,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再次,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促使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态和谐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依托自然条件,在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能够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3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结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调整主要由政府牵头,许多地方政府还没有做好优化调整农业经济的准备。当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并与农民签订合同时,政府无法保证其有效性。虽然农民的个人行为在农业结构重组中发挥作用,但变化往往发生得非常缓慢。由于农民的信息来源往往非常有限,没有能力进行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多是跟随市场趋势的短期行为,存在盲目性与不合理性[3]。
3.2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在目前的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使用大量农药及机械完成日常的生产活动。在灌溉时,因生产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灌溉知识,缺乏节水意识,往往根据经验操作,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在使用农药过程中,一旦过度施用,农药的化学成分会破坏原有的土壤结构,不仅没有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还会降低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使土地板结,加重土地盐碱化,甚至破坏当地的水资源循环系统。同时,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容易造成农业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容易威胁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此外,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这些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容易导致当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4]。
3.3 农村劳动力素质、信息化程度较低
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再加上我国科技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很多农业机械的应用仍旧处于低效率状态。此外,很多农村地区的教育情况并不理想,农民的知识水平较低,无法达到农产品的生产管理要求。一些农村地区信息严重滞后,农民无法根据市场的情况调整生产行为,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被动。大量农民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前往城市务工,使我国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失去了发展活力。
3.4 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地域范围广,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分布不均,部分西部山区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受地理环境及交通条件限制,有的偏远农村仍然采用传统粗放式农业生产模式,在农业生产方面投入人力、物力较多,但生产效率低下,农业机械设备及生产技术应用不足,导致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非常缓慢。
此外,部分欠发达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种粗放落后型农业生产方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背离,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4 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4.1 完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影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产品结构不平衡体现在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南北方经济发展进度差异大等方面。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农产品结构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交通运输差异和自然环境不同等,政府必须加大在解决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方面的投入力度,发展科技,提高农业人员创新意识,优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5]。
4.2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与生态环境和谐稳定统一进行的,任何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生产方式终将被淘汰。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改革并优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如引进土壤滴灌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土地灌溉效率。其次,合理控制农药使用量,杜绝高残留农药,多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以减少和消除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再次,实行农村畜禽规范养殖,养殖场采用洁净化养殖模式,禁止养殖粪便及垃圾乱排乱放,实行畜禽粪便二次无污染利用。
4.3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农民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的直接参与人,其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效率。农业科技不断创新,推动了农业发展,先进的农业技术也对农民队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其具备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手段。因此,加强对农民队伍的培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培训中,应加强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促进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和普及。还应注重培养农民队伍职业素质,提高新型农民经营管理的能力,挖掘出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使其从农业生产者转向管理者、经营者[6]。
4.4 改进和完善农业生产技术
以往采用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单一,今后需要逐步转变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水平,发挥出高新农业技术的重要作用,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土地出现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的概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了促使农业稳定发展,要从实际入手,结合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措施。通过合理选择地区资源和农业技术,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从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多元化发展模式。
5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经济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逐步出台了很多相关惠农政策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但其中依旧存在一定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优化并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矛盾,制定和完善相关农业可持续发展规范和政策,推行农业经济高水平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综合素质,加强农业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做到统筹兼顾,以更好更快地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