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
——以美丽经济为思路
2021-12-14王翊语
□王翊语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213164)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作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被正式提出,并作出了阶段性的战略安排。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村民富。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乡村经济的升级和发展,这就意味着乡村建设要焕然一新,以此激发乡村所蕴含的经济活力,使乡村建设和乡村经济相得益彰。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开始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美丽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思路。
1 以美丽经济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的四大核心
1.1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要从“短期”走向“长期”
在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中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乡村长远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无法一蹴而就,而是一场长期战役,不能只考虑“短期”内的成效,而应当以“长期”利益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核心[1]。这主要是由于在建设过程中,乡村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而且美丽资源和美丽价值需要沉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否则美丽乡村建设的美丽经济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1.2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要由“外延”转向“内源”
所谓“外延”转向“内源”,是指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不能一味地“引进”“添加”“附加”,而是应当关注乡村本身所具备的内在价值,即“内源”,如乡村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人文背景等。通过挖掘乡村自身的内源性资源,发挥内源性价值,让乡村自身具备经济价值,才能让乡村经济长远发展得到保障。
1.3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要尊重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是指乡村本身的生态资源和地理环境。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不能一刀切地去发展,不能一门心思地只顾“建新房子”“修大马路”,要考虑到乡村自身的基础情况与周边环境的客观状态。不同的乡村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周边的生态环境迥然相异,所蕴含的资源禀赋也千差万别。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尽管我国乡村都有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发展这一共同追求,但要认清自身实际情况,尊重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规划建设出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美丽乡村,发展独具特色的美丽经济[2]。
1.4 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要以人为本
这里的以人为本是指以乡村村民的意愿为本,即遵循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尊重当地村民的民风民俗,这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条件。具体来说,要充分发挥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乡村建设,使其切身感受到美丽经济的惠及,真正实现村民参与、村民受益,使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具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简而言之,发展美丽经济不能只局限于乡村整体利益或局部利益,要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
2 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
2.1 村民没有树立健康的环保意识
许多村民一直生活在当地,对乡村生态秉持的理念仍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认为生态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发展美丽经济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民大多没有树立很强的环保意识。
一方面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即从我国目前的大环境来看,农村经济发展仍不乐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这使得他们在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这一机遇时,往往会对乡村过度开发,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目光,对乡村原本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3]。
另一方面是村民的主观因素,即留守在乡村的绝大多数为老一辈村民,他们受教育水平不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往往对农业采取粗放式经营方式,对空气、水、农田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这对美丽乡村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2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主要体现在电线老化、变压器陈旧、电压偏低、道路设施不全等方面,这对农村经济发展直接造成约束,使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难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保障。以农村道路建设为例,尽管有些乡村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经济价值,但周边是泥泞小路,缺少配备设施,如停车场、引路牌等,直接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此外,农村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堪忧,反映出农村基础设施亟待提高。
2.3 美丽乡村同质化倾向严重
第一,乡村建设“城市化”。部分乡村没有领略到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的核心要点,认为美丽乡村就是将乡村建设得“高、大、上”,一味模仿城市建筑风格,追求现代感。为了显得别具匠心,这些乡村大肆建设牌楼、人工湖、雕塑、假山、商业街等,形成一个“乡中城”。这一风格在乡村领域中确实显得“别开生面”,但对于乡村经济发展没有发挥正面作用[4]。这种建设模式使乡村原本的自然风貌遭到破坏,而且这种“城市化”的乡村风貌与许多外来游客的生活居住环境相仿,无法产生吸引力,从而无法产生经济收益,在维护乡村的现有建筑设施上还要投入大量的费用,可谓得不偿失。
第二,乡村建设“克隆化”。不少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时缺少思考和实地考察,一味对其他地方较为突出的乡村风貌建设生搬硬套,使得乡村出现了许多同质化的风景面貌,如同质化的花海、草坪、溪流、树林等,既没有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也没有考虑到能否使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升,严重脱离乡村建设的实际。
第三,乡村建设“移花接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较为突出的往往是一些以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等为主题的乡村,或是借助当地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乡村。其他乡村在学习这种成功案例时,不假思索,直接“移花接木”,无端刻画出一些历史人物,或者建造楼宇台阁,或者增添一些与乡村原本主题风貌不协调的景观元素,东施效颦,画蛇添足,严重制约了乡村原生态发展。
3 以美丽经济为思路,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的四大模式
3.1 以美丽经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落实乡村振兴,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要从一开始就在乡村树立美丽经济理念,做好相关规划,在美丽乡村的综合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概括来说,以美丽经济理念为引领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就是“因地制宜、因史制宜、因产制宜、因时制宜”,要同时完成“三个实现”。
第一,实现乡村整体经济水平提升[5]。从乡村经济收入来源看,仍然以乡村集体经济为主。乡村集体经济是乡村发展、村民个人收益的基础保证。只有乡村集体经济水平得到发展和提升,并将此作为美丽经济理念的要点,美丽乡村建设才能有着力点,才能保障村民的个人收益。
第二,实现乡村村民幸福感提升。美丽经济得到有效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当地村民的幸福感明显提升,这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第三,实现乡村对外吸引力增强。碧水蓝天、优雅静谧、鸟语花香都是乡村吸引力的重要表现,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方向。只有吸引力增强,才能吸引更多游客,产生更可观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到美丽经济的转化。
3.2 以美丽生态催生美丽经济
美丽生态对应美丽经济理念中的因地制宜、因产制宜,即以“生态/产业+旅游”模式,规划生态观光型美丽乡村、体验型美丽乡村、养生度假型美丽乡村、农业庄园型美丽乡村,以生态催生美丽经济。
以生态为主导的乡村建设,主要依托于乡村原本的生态风光,如山峰、田园、山谷、溪流、湖泊、实地、树林等。将这些天然的生态环境利用起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点缀,同时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催生美丽经济。例如杭州市桐庐卯坪古村是一个深藏于群山之中的小村落,其建筑风格别具特色。村子有一条卵石铺筑的古道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村口古树苍天,溪水潺潺绕村流过,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的一处圣地,吸引着大批游客。
因产制宜指乡村特有的农业产业,是乡村生态经济的一种形式,依托于有机蔬菜、特有花卉、特有水果等一系列农业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打造特产文化节,如柑橘节、菠萝节、葡萄节、杨梅节等,吸引游客前来游玩。
3.3 以美丽资源转变美丽经济
乡村的美丽资源尤为广泛,这里的资源主要是围绕美丽经济理念中的因时制宜来展开,即乡村村民基于当地所持有的“时事”资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有许多能人巧匠,他们掌握着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工艺,如捏面人、年画、吹糖人、唐卡、木刻工艺、陶艺、泥塑、兽皮工艺、灯彩、吊饰、竹编工艺等。引导村民将这些独特的传统手艺转化为产业技能,不仅能够提高村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能助力乡村经济整体发展。
得益于自身生活环境的优势,有的村民拥有许多可利用资源,例如闲置的田地可以经过开发作为外来游人的停车场;空余的房间可以开发出来作为民宿,缓解住宿紧张问题;村民家中的交通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车辆租赁服务,有效解决乡村硬件设施薄弱、资源不足、村民经济收入低等问题[6]。
3.4 以美丽文化激活美丽经济
美丽文化即美丽经济理念中的因史制宜。除人为开发的乡村部落外,绝大部分乡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名人或土著部落,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天然优势。在以文化优势规划建设美丽乡村时,需要注意切勿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破坏。乡村原生态的文化资源和风景面貌是乡村美丽经济的基础,后期需要“锦上添花”进一步激活经济效能[7]。例如,对于乡村中的土著部落,发展美丽乡村时不要去干涉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文化,要维持原有面貌,甚至可以以他们为主角打造民俗文化村,形成有影响力的乡村品牌,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异域文化风情和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富阳龙门镇、桐庐深奥村、乌镇等是这一模式的代表,各有可取之处。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美丽经济理念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要尊重客观条件,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树立正确的美丽经济理念,充分发挥美丽乡村的生态优势、美丽资源价值、美丽文化内涵,在发展美丽乡村的同时,激活其经济效能,使我国乡村处处有风景、处处有风情,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推动乡村长远发展,助力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