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1-12-14肖典慧
□米 兰,肖典慧
(1.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怀化418000;2.怀化市湖天中学 湖南 怀化41800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提高乡村发展速度与质量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高职院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承担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提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发展乡村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内容。
其一,经济建设。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而推动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加强经济建设。目前,我国乡村经济相比于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遇到的阻碍较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乡村经济发展速度,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2]。
其二,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随着政策日益推进,我国构建了城乡融合的新发展格局。随着乡村逐步开放,农民参与政治的思想觉悟逐步提高,对基层政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联系与交流,提高村民自治水平,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其三,文化建设。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建设,既要塑好形,也要铸好魂。一方面,要合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建设中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要深挖传统农耕文化内涵,传承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守护好中华文化之根,并使之转化为乡村发展的优势。
2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
2.1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根基和成长的沃土。高职院校只有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建设及发展的目标,否则高职院校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高职院校需加强人才培养,根据区域产业不断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及质量,从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
其二,高职院校需打造特色专业,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努力克服地方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形成同存共生、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2.2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做强、做好高职院校是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完善教育体系、推动地方教育协调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核心在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水平,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水平体现在是否能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基本标准,也是核心指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体现,更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3]。
3 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保障措施
其一,建立乡村机构,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包括多方面内容,既有经济建设内容,也有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内容。为了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需要制定科学的乡村规划,提高实施效率。从我国当前具体情况来看,大多数乡村在开发过程中制定了具体的规划,需要具体实施。由于涉及的部门、人员以及行业众多,可以在基层政府设立专门的乡村振兴实施机构,负责相关事宜,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4]。
其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序进行。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各项制度的落实都需要依法进行。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规划,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根据发达国家乡村建设经验可以看出,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极为必要。制定配套的法律,可以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有效实施[5]。
其三,创新乡村振兴机制,调动人才积极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创建完善的机制能够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乡村振兴涉及乡村的经济、文化等内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国应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农村土地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改革乡村发展机制,提高参与度,加强文化传承,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3.2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具体措施
3.2.1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为助力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的实施,需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科技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撑平台。
高职院校应从科研考核及奖励体制、科研岗位设置等多方面深化改革,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着力提升产业素质。同时,整合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的科技创新资源信息,构建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配套服务[6]。
3.2.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完善激励机制,可以让更多高职教师从乡村振兴角度出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使更多高职院校学生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乡村振兴对人才的数量及质量要求较高。高职院校需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出发,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化素养的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7]。
高职院校可以与乡村专业人才培养工程、科技下乡工程进行有效对接,从以下方面着手。
其一,对农业就业人才进行再造。其二,加强对青年农民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其三,与地方政府积极对接,参与地方经济发展,例如参与“订制村官”工程,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村官”。
3.2.3 产学研一体化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一体化是实现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8]。
其一,高职院校在充分培养人才的同时,应将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特色结合,将人才培养方向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作用,利用科研技术成果的推动,挖掘地方经济新产业和新亮点[9]。
其二,要将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实际联系起来,将解决地方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重点。例如可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从文化、社会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应依托学科和专业,贴近地方经济,坚持产学研一体,主动搭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10]。
4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的保障措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重视产学研一体化,充分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高职院校需要从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将高职院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