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林业建设的探讨
2021-12-14蒋文亮
□蒋文亮
(锦州市林业草原保护中心朝阳保护中心 辽宁 锦州 121000)
生态环境体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森林资源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开展森林资源管理,可以有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是重要策略之一。为了加快推动生态林业建设,将森林资源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相关部门应持续改进并创新管理方式,增强森林资源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推动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
1 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过度追逐经济利益
在造纸、家具与建筑等领域中,森林资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可以为人们创造非常高的经济收益,很多人为了获取利益砍伐树木。一些人缺乏长远发展目光,乱砍滥伐,将林地变为农业用地,只顾追逐眼前利益,致使森林资源迅速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引发了一系列气候问题。这些行为对林业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1]。
1.2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我国当前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森林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社会处于不断变化中,国家未及时作出相关调整,导致森林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不法分子“钻空子”,甚至无视法律法规,大肆破坏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其工作内容比较烦琐、复杂,操作起来难度比较高,要求具备非常高的专业技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工作人员能够胜任工作职责,但是在责任与权利之间存在关联时难以妥善处理。一些人员不能准确把控工作细则与要求,一旦出现问题就相互推卸责任。在森林资源管理具体工作中,不注重沟通交流,审批程序非常烦琐,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2-3]。
1.3 生态公益林补偿缺乏规范性
为了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活动,加快推动各方面协调发展,国家推出并实施了生态公益林补贴措施。实施生态公益林补贴措施,向农户发放补偿,可以促使群众支持林业管理工作,增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然而,由于补偿金使用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对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在生态林业补贴制度的宣传方面,国家投入的人力与物力较少,致使许多农户不能正确理解相关政策。关于补贴金额方面,当前国家投入的资金比较有限,补贴金额很难达到用户的期望,不能将广大林业户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受补贴资金较少、缺乏宣传、技术不够先进等因素的影响,广大林农的经营积极性不高,影响了生态林业的长远发展[4]。
2 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林业建设未形成规模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部门对生态林业的标准逐渐提升,针对性地改进并优化了生态林业结构。在林业产业发展活动中,生态林业占据的比重增加,但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活动中,传统的林业生产模式依然居于主要地位。国家要想加快推动生态林业转型,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并强化林业产业结构改革[5]。
2.2 生态林业效率不高
要想加快推动生态林业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关部门应当以我国生态林业的具体情形为依据,明确生态林业发展规范,充分保障所制定规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为生态林业发展工作保驾护航。在我国生态林业发展工作中,传统的生产经验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在建设生态林业时,相关部门虽然开展了相关管理工作,但管理力度较低,很难将管理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不能对违法违规行为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林业的稳定、和谐发展,导致生态林业生产效率较低,对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工作造成了阻碍。
2.3 缺乏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
在生态林业发展中,我国相关建设活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综合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缺少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未掌握有关技术,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难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虽然一些生态林业部门开展了工作人员培训活动,但培训停留在形式层面,没有充分发挥出培训的重要作用,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6]。
3 生态林业建设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
3.1 制订并健全森林经营方案
为了提升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促使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应当立足于经营技术体系建设,认真开展林木树种选择,科学制订森林经营方案,并依据具体情况,不断对该方案进行完善。在树种选择与搭配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开展相关的规划工作,强化天然林保护。
在重点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方面,可以加大力度开展管理与监督活动,促使树种选择搭配方案得到改进,从整体上提高森林树种结构。在每个年度制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所制定的管理目标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当年的评比工作中,可以将年度管理目标加入评比考核体系,并使其占据重要地位。在年度评比考核工作中,可以依据森林质量、面积蓄积增长量、总量等参考指标进行考核。在林业资源方面,应当定期开展清理与检查活动。对森林资源管理方案和指标作出考核与改进,促使管理方案得到创新,实现林业产业链的升级[7]。
3.2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活动
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具备一定的系统性,相关建设工作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在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除了重视生态可持续特征之外,还应当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征表现出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将科技创新的作用体现出来,促使资源管理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增强森林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在良种培育工作中,针对重点林木良种方面,应当进一步强化培育工作,高度重视育苗环节,促使林木良种育苗质量得到提高,从而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时,应当与林业生态重点项目紧密联系起来,利用科技创新为产业建设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对产业转型与升级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将新兴业态与高新技术融合为一个整体,并将高新技术充分运用于各项具体工作中。例如在育种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高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通过研发关键性技术,为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3 健全生态林业制度体系
为了促使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应当持续完善现行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为了加快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应注重对传统林业体制作出改进与优化,充分体现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在优化传统林业体制时,应当加大对国有林场的帮扶,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为林业种植户提供更多帮助,充分调动林农工作的主动性,促使其全身心投入林业建设工作中。有关部门还应出台相关规章制度,监督并管理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
应出台生态安全制度,提高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旦发现非法占用与乱砍滥伐行为,应当依据有关规章制度作出严肃处理。在采伐限定额度方面,应对企业作出明确规定。一旦超出规定范围,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处理措施,保障法律的权威性,对其他人起到良好的警戒作用。
在生态林业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中,应将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置于重要地位,明确产权与权益,规划宏观管理方向,提高森林资源监督和管理水平。在现行的用地标准方面,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开展优化工作,将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快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全面实施奖惩制度,及时对奖惩制度的具体内容作出补充,促使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浪费问题普遍存在,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森林资源不仅与生产活动存在着关联,而且与经济、社会、环境、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同时,应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力度,强化相关管理工作,促使生态林业规模得到扩大,加快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在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时,应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严格依据国家政策与方针开展各项工作,加快推动生态林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