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2021-12-14陈斯佳
□陈斯佳,杜 倩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1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指导,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一环,两者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乡村中,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滋生,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仅是拥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物质环境,还要求有舒适和谐、绿色优美的生活环境。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不仅要让乡村富起来,还得让乡村美起来。
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引导村民树立绿色环保理念,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弘扬健康生活新风尚,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1]。
1.2 有利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目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旋律。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以可持续发展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实现绿水青山和青山银山的循环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以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以绿色理念引领乡村生态建设,有利于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积极性,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变传统粗放生产模式的局限性,发挥生态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创造绿色资本,让百姓尽享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福利,实现乡村无污染、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2]。
1.3 有利于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是各级政府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提升人民幸福感必须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的问题,要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目前,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乡村生态文明问题日益凸显,人民的幸福感正在经历由物质商品需要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空气质量,可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改善农村面貌[3]。
2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2.1 资金投入不足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还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目前,基层政府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享受的环保政策非常有限。
虽然有关部门在资金、项目方面向农村倾斜,在绿化、生态、暖气、沼气建设等方面提供补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资金无人监管、资金使用较为分散、具体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4]。
2.2 乡村环境基础设施不健全
目前,虽然我国对乡村生态建设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乡村环境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乡村没有专门的环卫工人、缺乏环保基础设施、环保资金不到位等。由于村民环保自觉性不高、垃圾处理整体经营成本较高和专业人才较少,使得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丢弃、处理,甚至倒入池塘、沟渠等,最终导致土壤和水资源污染。
随着农民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乡村产生了许多新的垃圾种类,例如电子垃圾等。另外,乡镇企业不愿转变发展方式,“三废”处理技术落后,容易导致垃圾长时间滞留,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5]。
2.3 村民生态意识不强
乡村生态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某些乡村领导注重提高政绩,专注于搞“面子工程”,对乡村生态工作置若罔闻。第二,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生态环境污染的认识,认识不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没有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村民生态意识薄弱和乡村生态宣传工作有一定关系。乡村对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村民获取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很少。受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村民很少关注环保工作,关注的焦点仍在获取经济利益上,不关注生态利益。
3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3.1 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第一,加大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建设乡村生态文明,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要加大资金投入,稳步推进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完善、乡村环保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农村环保意识的培养等。
第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我国发展重点落脚在农村。在政策上应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充分调动基层人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2 完善乡村生态建设的基础设施
第一,完善乡村生态建设基础硬件设施。完善基础设施是改善农民物质生活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物质保障。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缩短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弥补乡村建设的短板,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保证村民日常生活需要。
第二,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完善硬件设施,还要求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要在完善乡村法律保障、生态文化宣传、乡村制度规范等软件设施方面下工夫,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
3.3 加大乡村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力度
第一,大力倡导主流生态文明价值观。在广大农村提倡和宣传主流的生态文明观念,对村民普遍关心的生态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过程中积极倡导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生态理念,强调环境对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让生态理念入脑、入心。
第二,设立生态教育培训班,使一些基本的生态环保常识在广大村民中得到普及。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引导村民将维护乡村生态环境自觉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不乱丢垃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村民对自己负责、对乡村负责,树立长远发展眼光。组织村民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将生态意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第三,借助大众媒体实现科普,使村民增强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例如通过电视、广播等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播放环保公益广告,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对爱护环境的村民进行公开表扬,逐步培养村民的良好习惯和生态素质。
3.4 大力发展乡村生态产业
第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粮食生产方面,种植过程应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土地污染,改变以往不科学、不合理的种植方式,实现农业的生态效益。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发产量高、质量优的优良品种。要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和自然条件,积极培育有代表性、稀缺性、有一定市场的产品,扩大乡村产品的影响力。
第二,逐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我国农村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旅游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乡村自身优势,逐步打造特有的乡村品牌。可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积极开发乡村观光旅游,构建农业采摘、观赏田园风光、体验农耕活动、喂养家禽动物、提供餐饮服务的一条龙服务,推动乡村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促进农村农林牧副渔全面协调发展。乡村要想发展好,就不能只发展农业。要不断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服务业对农业的拉动促进效应,共同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以现代产业发展的理念经营农业。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新技术实现绿色可循环发展。严格把关污染物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走新型农业和工业化发展道路。
3.5 建立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第一,完善与农村相关的环保政策,制订村规民约。根据乡村的具体情况制订村规民约,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要组织广大村民学习相关条例和政策,使村民逐渐意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第二,加强法治意识。村民大多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制度观念落后。要加强村民的法治意识,加强法律普及和宣传,使村民知法、懂法、用法。
第三,制定和完善关于乡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律对于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发挥法律对约束村民行为和树立环保观念的作用。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的过程中,要注意城市和乡村的差异。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已有法律,还要对新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时予以补充。
第四,奖惩分明,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保护家园,人人有责。对乡村中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人,应给予奖励和表扬,将其事迹广泛宣传;对破坏乡村生态的人,应做好批评和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