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的江苏实践

2021-12-14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农村经济 2021年2期
关键词:政策性江苏体系

钱 呈/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日益强烈。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立全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创新财政资金支农方式,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经过5年探索实践,全国农担体系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业务规模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已完成初级阶段的建设。在全国33家政策性农担公司中,江苏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农担”)坚持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政策平台的定位,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强农惠农政策为宗旨,以满足全省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为目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江苏路径。

发展现状

农担业务量质并举,百亿金融活水惠及万户。自2016年成立至今,江苏农担坚持政策性定位和市场化运作思路,切实缓解了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江苏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主渠道作用初步显现。截至2020年10月底,江苏农担在保余额126.2亿元,其中,政策性业务124.1亿元,占比98.3%,在保户数17838户,户均70.8万元,公司已累计为全省24079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总计撬动197.9亿金融资金用于支持江苏现代农业发展,资本金放大倍数从2017年的不到0.5倍增加至目前的4.5倍。在全国农担体系中,江苏农担在保余额、政策性业务、资本金放大倍数排名均稳居全国前五。

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分支机构覆盖全省。按照“贴近主体、上下联动、紧密可控、运行高效”的原则,推进农担体系不断向县域延伸。目前已建成南京、无锡等12家市级分公司和1家市级办事处(苏州)。为进一步实现与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衔接,公司积极配合农业信贷担保业务需求量大、有积极性的县级政府部门,推动二级分公司向农业大县延伸,目前已建成阜宁、兴化等9家县级分公司,在业务受理、期限匹配、风险防控等方面逐渐形成适合农业主体需求和农业生产周期的服务模式,打通农业融资担保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业务风险稳健可控,风险分级管理体系雏形初现。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雨洪涝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的情况下,江苏农担业务风险总体稳健可控。截至2020年9月底,公司累计代偿项目37户,金额4495.72万元,年度担保代偿率为1.35%。自成立以来,公司累计发生代偿项目76户,金额9895.92万元,累计担保代偿率为1.49%。江苏农担坚持“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风险处置原则,逐步建立并形成了一整套契合农担特色的风险管理机制。一方面从源头上把控风险,将风险管理基因深度嵌入产品设计开发环节。通过产品迭代更新,在业务实践中检验风控设计有效性,使得小额项目操作更便捷,大额项目风险更可控。另一方面在把控整体风险容忍度的前提下,分级授予分公司审批权限,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动态调整。

经验做法

以政担合作为基石,弥补农村金融的市场失灵。为有效分散农业融资风险,江苏农担与各地方政府形成了可持续、可复制、可防控的政担合作机制。公司把与各地方政府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作为引入农业融资担保服务的前置条件,风险共担机制通过建立风险资金池来运作。各地财政向江苏农担统一管理的风险资金池注入资金,资金的所有权属于各地财政,江苏农担行使管理权,并根据风险补偿资金总额的20倍放大给予授信。资金专项用于当地农担业务的风险代偿,农担业务若发生风险代偿,双方按约定的8∶2比例分担风险。江苏农担与各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这一模式向全省所有的县(市、区)推广,并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风险分担资金池。同时,各分支机构积极推动各地政府建立完善风险资金池动态补偿机制,风险专项资金发生代偿后,若年末资金余额低于实际出资额,或因农担业务规模增长、放大倍数高于20倍时,经政担双方协商后及时补足,以确保当地的风险敞口和杠杆水平在合理范围。

以银担合作为抓手,自上而下推动市场化竞争。江苏农担通过银担合作,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公司与所有合作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除要求免收客户保证金外,还与合作银行建立实质性的8∶2风险分担,即对于同一笔项目,公司和合作银行共同进退,对于最终贷款本息损失,银行承担20%,农担公司承担80%。无论银行还是农担公司的后续追偿所得,都是2∶8分配,确保双方共进退。目前,公司已与省联社、农行等18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总额超过296亿元。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抵押或弱抵押的实际情况,在和合作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时,要求银行切实降低贷款准入门槛,按照公司的家庭信用反担保方式,建立江苏农担特有的风险评价模型。同时,坚持公司的政策性属性,明确要求银行控制基准利率上浮水平,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融资成本,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贵”问题。在项目推荐上,建立互荐机制,既可以由银行推荐给公司,也可以由公司推荐给银行。

以体系建设为保障,构建并优化支农服务网络。为推动农担体系向基层延伸,江苏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我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加强和规范全省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上出台奖励机制,为体系建设的推进注入强大动力。在省级层面,为保障可持续运营,省财政对省农担公司实施政策性奖补政策,包括对政策性业务给予1.5%~2%的保费补贴政策。此外,为支持基层农担体系建设,省财政对设立农担分支机构的19个市县拨付奖励资金1.55亿元,用于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市县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通过安排风险补偿资金、提供免费场地、推荐分公司负责人、支持公司业务运营、牵头组织召开农担联席会议等,积极推动农担体系建设。

提升举措

聚焦创新赋能,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围绕全省8个千亿元优势特色产业和各地优势产业,结合各地的农业政策、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链布局新业态,着力以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壮大新的业务增长点,逐步完善接地气、可复制、多样化的产品体系,深度挖掘客户多样化的融资需求,把政策红利及时充分地传导到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中去,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增强核心竞争力,从“银行推荐”转向“自主获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主动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拓展业务渠道,增强获客能力,加快形成在客户发掘、产品创新、风险评价、保后服务、风险化解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逐步把握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的主动权,从“通过银行找担保”到“跟着担保找银行”的转变,形成银行竞争为农的局面。

提高工作效率,从“人力驱动”转向“信息驱动”。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动业务流程线上化、信息化。围绕公司核心工作,以业务系统和行政系统双平台为基础,全面推进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水平。提高单据流转效率,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提升行政办公效能,实现不见面审批。深度挖掘历史数据价值,为财政支农政策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政策性江苏体系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政策性担保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策略分析
政策性小微担保业务创新案例分析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数读江苏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