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长效机制研究

2021-12-14黄婷婷

山西农经 2021年2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农村大学生

□黄婷婷

(宁波财经学院 浙江 宁波 315175)

乡村振兴战略的确定表明党中央对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新时代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跨越式,进入崭新时代,但城市和农村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其中,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一方面能在人力和智力资源上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带来新动力[1]。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受自身、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限制,致使“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状况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支持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一是为了减轻毕业生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二是助力新农村建设。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他们返乡创业比公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遭遇更多的现实困境。

1 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意义

1.1 解决自身就业难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提升,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就业压力的快速攀升,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达到834 万人。民办高校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摸索着前进,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持肯定态度,但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仍因起步晚、发展慢,存在着就业指导不完善、学生就业面狭窄、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而对于民办高校中的农村籍大学生来说,在就业时更是面临较大挑战,他们来自农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留在城市工作生活,改善家庭情况,另一方面城市较快的生活节奏和就业压力让他们为难。因此,鼓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能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身和家庭发展,同时也能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2]。

1.2 实现乡村振兴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相较于传统农民,他们学习了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了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理念,能及时更新城市发展动向,他们返乡创业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慧,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路径[3]。

2 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具体困境

2.1 政策保障不健全

清华大学相关研究表明,在参与GEM(全球创业观察)排名的37 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创业环境排在23 位,处于中下位置,表明我国整体创业环境一般,存在问题较多,比如金融支持不到位、政府政策缺失、教育与培训不完善等。现实中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在返乡创业时,也往往遇到办事程序繁杂、手续多样、耗费较多时间精力、首笔创业资金不足、贷款困难等各种问题。

2.2 高校支持不到位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在创新创业浪潮下都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然而在创业教师水平、创业课程设置及创业效果上,各大高校展现的成果参差不齐。在民办高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师在创新创业教学中大多照搬国外的创业理论,缺乏对于本土学生创业的现实分析。其次,创业课程中,教师很少有实际创业经验,通常都是纸上谈兵,就理论谈理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创意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较少,这导致创业课程很难深层次展开。再次,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部分教师没有理清创意、创业机会和商机之间的区别,非常容易对学生产生错误引导,造成学生创业失败,打消其创业积极性[4]。

2.3 自身准备不充足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与非农村籍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职业判断能力和为人处世综合能力。这与他们的成长教育环境有直接关系。再加上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缺乏,在校期间创业相关理论的学习不深入,创业知识和实践缺乏,对于自身综合条件是否适合选择创业道路缺乏深度分析,导致他们容易出现创业想法不现实、创意在市场上行不通等问题,这些均是影响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5]。

3 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长效机制研究

3.1 政府部门健全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保障体系

在农村籍大学生返乡自主创业的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开展农村创业亟需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地方政府应致力于为大学生提供“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的创业氛围和社会环境。

首先,实际提供并积极宣传更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国家实行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地方政策,提高地方政策实施的灵活性、有效性。如降低或减免各种税费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并简化办事程序;为大学生提供免费人才招聘平台、免费创业培训、免费风险评估等创业服务。其次,针对大学生资金缺乏的现实问题,搭建政府扶持平台,创设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农村创业园等。再次,对于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案例进行大力宣传报道,为大学生回乡创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2 民办高校构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体系

大学生接受高质量的创业教育是实现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助推大学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高校应该积极作为,改革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重点结合农村籍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多样化、灵活地提高农村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第一,设置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课程,实行弹性学分制。分年级分层次设置课程,在低年级开设创业概论、创业入门、创业管理等基础课程,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在高年级开设创业指导、创业技能、市场营销等创业高阶课程,并邀请有创业实战经验的校外导师来校开设讲座分享经验;针对新农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三农”问题研究、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消费心理研究等课程,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精准帮扶,加强农村创业实践指导。第二,建强创业师资队伍[6]。创业教育对从教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具备基本的创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有结合实践更新创业理论的能力和较强的创业实践能力。因此,高校除了加强现有创业教师的培训,同时也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聘请创业相关方面的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加强创业教育实效。

3.3 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综合实力

对于民办高校农村籍大学生来说,返乡创业成功与否影响因素诸多,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自身的综合实力[7]。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合理利用学校资源,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为返乡创业做好准备。

第一,农村大学生要克服农村出身的自卑心理,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同时拓展学习创业领域相关内容,对于财务管理、公司运营、风险控制、法律法规都要有所了解。第二,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创业竞赛,将学习的创业理论运用到模拟实践中,通过创业竞赛检验学习成果,加强团队协作,提升组织统筹能力,进一步挖掘自身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系列竞赛锻炼,提高自身抗压能力和责任感。创业面临较大风险和压力,能否逆流而上、承受挫折也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第三,尽快投身社会实践,返乡调研,全面深入调查农村情况,通过对本地资源、环境、生产模式等特点的分析,了解当地关于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熟悉国家鼓励、扶持的发展领域,提前做好创业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理性项目进行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8-9]。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