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研究
——以土家族蓝田村为例

2021-12-14□何

山西农经 2021年20期
关键词:蓝田吊脚楼土家族

□何 悦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伴随生态旅游的发展,茶旅结合发展既可为乡村拓展旅游项目,又能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已有研究发现,实施茶旅融合发展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支点[1]。茶旅结合发展也在实践中获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如武夷山的茶旅一体化是“茶业+旅游业+配套服务业”的新模式[2-3]。自2016 年以来,蓝田村主打茶叶生产与旅游融合的路线助力乡村振兴。以土家村寨蓝田村为例,分析其茶旅融合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总结蓝田村茶旅融合发展模式的优势与成效,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求为蓝田村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参考。

1 蓝田村茶旅融合发展的SWOT 分析

1.1 优势分析(S)

蓝田村是土家村寨,是典型的山地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25 ℃,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空气潮湿,适宜居住。此外,古树、古盐道、电影拍摄地也是本地的资源优势。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村还保留着285 栋吊脚楼,此外,土家族的打糍粑、吃刨汤、民歌等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蓝田村位于武汉与重庆之间,且距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近,是武汉、重庆两市居民夏季避暑度假的好去处。自然、气候、茶林与民俗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突出优势。

1.2 劣势分析(W)

蓝田村坐落在群山之中,山多地少,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靠种植茶叶和水稻,产业单薄。随着时代发展,吊脚楼逐渐被清一色的两层水泥楼所取代,吊脚楼被遗弃、破败不堪,丢掉了土家族传统的住宅样式,并且传统的摆手舞、饶棺舞、漆艺如不加以保护,将慢慢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外。

由于当地经济基础薄弱,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导致人口流失严重,村寨“空心化”严重。以茶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差,村寨缺乏活力,且蓝田村与市区距离远,从利川市区到村需要2 h 左右的车程,而蓝田村的主要客源地是武汉、重庆、万州等地,除旅游公司的专车外,没有公交车可以直达村寨。从镇到蓝田村的道路只有一条盘山公路,蜿蜒曲折,道路狭窄,来往车辆错车难度大。因此,距离和交通是限制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1.3 机遇分析(O)

蓝田村所在的镇种植茶叶历史悠久,茶叶“利川红”曾有盛名,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利川红”的名气有所消减。但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革、绿色培育等举措后,“利川红”又获得了发展,尤其是2018 年中印两国最高领导人在武汉东湖会晤,“利川红”作为国事用茶而被广泛传播,自此“利川红”名气大振,广受欢迎,带动了相关村镇走上致富之路。2020 年利川市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旨在推动旅游业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从交通、志愿者、景区指示、卫生、宣传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善,将旅游业作为利川经济发展的引擎产业来打造。

此外,蓝田村所在的镇秉持“生态立镇、茶叶兴镇、旅游热镇”的理念和“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市场运行、茶农参与”的思路,并结合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除给予村民资金、技术、知识等举措帮助发展旅游外,2020 年还邀请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带领团队对蓝田村进行了近期规划(2020—2025)和远期规划(2025—2035)。对村寨的住房、村民信息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并从村寨的布局、房屋改造、茶林茶艺、果蔬种植、康养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设计,盘活了民族特色资源、用活了民族特色建筑、带活了民族特色产业、走活了区域连片发展道路。茶产业发展、全域旅游区建设以及具体村级政策和各种支持,都为蓝田村的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

对于外部环境来说,伴随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亚健康成为常态,人们渴望自由、舒适、远离喧嚣的生活,低密度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以及康养类旅游产品将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1.4 挑战分析(T)

村内原有的空间布局呈片区分布,片区与片区之间没有连成片,村庄建设较为疏散;原有的吊脚楼住宅房间利用率低,且部分建筑风貌差,村容村貌有待整治;公共服务设置不完善,公厕、停车场、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不具备接待大量游客的基础,通往村内的公路有待扩宽。大部分农户在卫生、服务态度、观念等方面还有上升的空间。

蓝田村虽然环境优越,但距离市区远,因此如何让休闲度假村为他人所知也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尽管蓝田村已有武汉等地的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大多数游客还是选择在夏季来,其余季节游客少有,浪费了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如何保障村寨全年都有游客也是一项挑战。

2 蓝田村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2.1 发展茶之外的产业

蓝田村传统的产业主要是茶叶种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需要三产合理配合,形成产业联动发展。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种植,将原有的粗放型茶叶种植发展为高标准茶田,并且引进适宜种植的物种。蓝田村适于楠竹生存,楠竹春可挖掘竹笋,长大后的楠竹可作为建筑材料,具有多种功能。要大力发展楠竹种植业以及生态水稻,为游客提供有机生态稻米。

二是要发展以茶叶为主的第二加工业,茶产业是蓝田村乃至所在乡镇的支柱产业,但茶叶加工较为薄弱,原茶的价格较加工后的茶叶价格差距大。作为具有省级坝漆制作的地区,应发展坝漆加工业。另外,村寨具有家家畜养猪、鸭鸡等传统,养殖业尤其是生态养殖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

三是发展以休闲旅游产业,主要包括特色民宿、康养、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叶产品展览等项目。

2.2 加快村内四季旅游及配套设施开发

一是拓宽进村的村级公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二是对全村的民宿、茶园布局、休闲场所、娱乐场所等进行整体布局,将民宿进行整改。针对四季不同的气候条件,打造特色,春季以采茶、水稻种植、赏花摄影等为主,夏季主打乘凉避暑,秋季以观光、收获、刨汤节、美食节为主,冬季则以体验冰雪、熏腊肉为主。打破以往夏季短暂时刻人多为患、接待力不足,而其余三个季节游人少有的局面。三是村内要加强旅游的配套设施建设,如网络通信、停车场、村卫生室、小卖部、公厕、观景台等设施,并针对不同游客、不同年龄层的顾客需求进行开发。

2.3 加强宣传,提高人气

交通、村内布局、配套设施等改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因此需要加强宣传。一是为资金投入进行宣传,除当地政府外,蓝田村还可以引进社会资本,加强旅游项目与公司、银行、企业的对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合资、控股、分成、租赁等方式吸引企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是为客源进行宣传,除与武汉、重庆、万州等地的旅行社进行合作外,还要注重对老游客进行宣传,从已有游客身边吸引新的游客。除夏季外的其他3 个季节,应积极吸引市内的游客进行一日游、团建、家庭游等项目,蓝田村在市内的名气还不大,应积极宣传,让更多的市内人知晓[4]。

2.4 突出土家族传统文化

茶旅融合发展作为一种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已经在很多产茶地进行了实践,而蓝田村要实现茶旅发展,实现差异化发展,就需要将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凸显出来。土家族传统的吊脚楼作为传统住宅,在城镇化进程中很多被现代混凝土建筑所取代,完整保存的吊脚楼很稀缺。传统吊脚楼住宅能为广大非少数民族游客提供一种不同的居住体验。但传统的吊脚楼在空间布局、设计中还存在不符合现代人居住的地方,如传统吊脚楼一楼为畜养牲畜的地方,不符合现代居住理念,因此需要在保持吊脚楼原有外形的基础上对空间布局进行重构。另外,土家族的制作熏肉、年终杀猪后的“吃刨汤”、摆手舞、民歌、绕棺舞等土家族文化也应加以保护、利用,为游客提供独特且原汁原味的土家文化体验。

3 结束语

蓝田村作为利川市旅游业发展较好的村寨,近年来在往茶旅融合发展道路上前进。茶旅融合是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但茶旅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地将茶与旅游拼凑在一起,而是要将摘茶、制茶、品茶、体验式茶旅、观光时茶旅进行深度融合。现阶段,蓝田村的茶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还处于起步阶段,运用SWOT 分析法对蓝田村的茶旅融合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蓝田村的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蓝田吊脚楼土家族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吊脚楼
Stilted houses in harmony with nature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吊脚楼
王蓝田性急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我蓝田
吊脚楼(外三首)
土家风情惹人醉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