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生非匏瓜,於世不无求
——浅谈紫砂“匏瓜壶”的造型特征以及人文内涵

2021-12-14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紫砂

崔 燕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庄子曾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意为崇尚自然之美,实际上,从古代的诗词歌赋的主题来看,也可得知古人不论是抒发心中不满还是寄情于物,都会选择自然事物为描写主体。其实紫砂壶也与自然之美脱不开关系,从紫砂泥的材料来看,取之于自然,是宜兴特有的陶土;从紫砂壶的造型来看,以自然之形融于壶中,赋予壶生机和内涵。紫砂壶的设计题材中有一种叫做“花货”,“花货”代指的就是一些大自然的生物,紫砂“匏瓜壶”(见图1)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于匏瓜,艺人们将匏瓜的形态与紫砂壶的外观设计融入到了一起。这款壶不仅将匏瓜的造型特征表现出来了,也彰显了匏瓜的气质,“匏瓜壶”代表着大自然的美好和对吉祥如意的美好期盼,“匏瓜壶”把这种意蕴表现得很透彻。

1、紫砂“匏瓜壶”的造型艺术赏析

紫砂壶传承世间数百年,历经时代的打磨,在古朴浓郁的古老东方艺术形式上结合现代的创作理念,继承发扬传统特色艺术的同时也兼容着现代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是结合古今的艺术珍品。北宋时茶道兴起,由此紫砂的艺术便逐渐随之发源;到了明朝,紫砂壶以质佳、实用为人使用开始兴起;在清朝紫砂艺术开始绽放属于它的绚烂,清朝的紫砂器以器美、技绝而闻名天下;进入现代,紫砂艺术的兴盛在历代的基础上作为集大成者愈发鼎盛。

“匏瓜壶”的艺术设计创意主要反映在壶艺造型和装饰效果的选题及定位上。简而言之,“匏瓜壶”的艺术造型依托的是传统文化的根基,将道法自然的理念充分融入到设计中。这款“匏瓜壶”整体以匏瓜为原型,通过各种艺术创作并将其与紫砂壶的概念融合,生动形象地将匏瓜的特征完美地演绎出来,再结合陶刻技法,以超高的还原度展现出来,使得整把壶更富含自然人文气息。“匏瓜壶”壶身整体造型匀称、布局合理,壶身由下而上是聚拢的,形成了壶口,下端以平底收底,使其可以稳定立于平面之上,显得沉稳大气。压盖式的壶盖与壶口之间严丝合缝,连接处十分紧密,壶钮与壶盖之间连接得恰到好处,线条十分流畅,壶嘴与壶身之间的线条非常柔和,像是从壶身延伸出来的一个小口,出水时也很顺畅,再看壶身整体的形状也非常腴润饱满,又不失一丝精致可爱的感觉。

这把壶的形态将“匏瓜”完美复刻了出来,简洁大方、小巧玲珑,此外壶身还进行了书法陶刻的创作,一撇一捺苍劲有力、笔画自然、舒畅顺滑,正如纸上书法一般,行云流水,字字分明镌刻在壶身上,由此可见匠人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也是超乎常人的,同时这也赋予这把壶更深厚的文化韵味,让人在欣赏体悟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其散发出来的魅力。

2、紫砂“匏瓜壶”的文化内涵解读

“匏瓜”又称“瓢葫芦”,属于葫芦的一种,依葫芦画瓢说的便是它,人们常在其彻底成熟掉落后将它对半剖开用作舀水的器物。在我国古代的文化传统里主要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不受看中的含义,孔子曾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其含义便是我不是那种无用的匏瓜,而另外一种意思便是指单身无妻的男人。而紫砂艺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匏瓜”,想要表达的却是自己虽然不被重用,也很孤独,但也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高洁、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希望以此作品来警醒世人们。

3、总结

紫砂壶现在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欢迎,甚至很多人不惜花重金也要求得一把好壶的原因不仅在于紫砂壶的实用性强、观赏价值高,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壶中所表达出来意境。紫砂壶的发展过程中,风格也一直在变化,制壶艺人们不断探索用怎样的手法才能将紫砂壶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现在常见的多采用“花货”、“光货”、“雕塑”等手法将紫砂壶以各种不同造型呈现出来,每种造型都有不同的内涵,“花货”最能代表制壶艺人们的匠心独运。

茶与壶是不可分割的,壶因茶而生,茶因壶能带给品茗者更好的体验感。紫砂壶之美,美在材料,多气孔结构更好地吸收茶汤的色、香、味,独特的紫砂材质显得壶身色泽温润;紫砂壶之美,美在造型,“石瓢壶”、“仿古壶”、“西施壶”、“掇球壶”等,种类数不胜数,若是在壶身加入花、鸟、鱼的装饰,更是美不胜收;紫砂壶之美,美在分享,与挚交好友沏上一壶好茶,执杯对酌,也别有一番风味。一把公认优秀的紫砂作品,往往能很清楚被人感知到它的“形、神、气、态”,其独到的艺术风格能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在潜意识中对其产生兴趣,由此感到身心舒畅。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宜兴釉陶
刘少白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