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韵香竹更精神
——论《竹圆壶》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精神

2021-12-14陈顺根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泥料壶盖紫砂壶

陈顺根

对自然进行模仿与表现是紫砂壶艺术的传统之一,从紫砂壶的“鼻祖”供春壶到更加精致的花器与筋纹器,均可看出紫砂壶艺术对自然之美的重视,亦是中国传统自然美学的反映。竹在中国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因此成为了紫砂壶艺术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竹圆壶》这件作品就以竹子为主题,一个“圆”字更侧重体现出竹子温润、谦和的君子品格。本文从艺术视角切入,将首先对作品的泥料与造型进行分析,说明作品的工艺特征和构建方式,进而转向文化视角,具体到每一个部分,从中分析出竹所代表的文化精神,揭示紫砂壶工艺的表现力和对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视。

一、泥料的经典味道

紫砂壶是以神奇、珍稀的紫砂泥制成的,从命名上便可看出紫砂泥的重要性。紫砂泥分为多个种类,每一种都有代表性的颜色,其中紫红色或棕红色的紫砂泥在紫砂壶作品中比较常见,一方面,这种泥料含铁量较高,泡茶的效果非常好;另一方面,中国人偏爱红色,所以红色能够代表中国的审美情感。两方面结合使红色系泥料极具经典气息。

此件作品是棕红色的,棕色代表了泥土,象征着泥料的本源,使作品富于清新、朴素的气息,这也是紫砂壶与其他陶瓷茶壶相比最独特的地方。泥料一经烧制后呈现出均匀的颜色和细腻的质感,泥料所携带的砂质颗粒变为了细密的纹理,使作品更有质感,其中一些砂粒还变为了金色的小光点,体现了泥料的个性。

泥料使作品产生了浓厚的经典味道,烘托出古典、雅致的格调,展现了紫砂壶创作者对泥料效果、品质的一般要求。

二、“竹圆”造型

紫砂壶中有一类称之为“竹段壶”,是许多以竹为主题的紫砂壶的基本造型。此壶造型亦以竹段壶为框架,在此基础上强调“圆”的特征,形成了强烈的几何效果,与一般的竹段壶有明显的不同,体现了创作者的创新理念。

壶体的基本形状是一圆柱,这也是继承传统竹段壶的部分。壶体的顶面非常平整,圆形的壶盖已经与壶身融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边缘细致清晰的线条体现了做工的精细,这些小的细节对于保证作品的品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壶身的下部与一般的圆柱就有很大不同了,其形状如一只宽口的大碗,四周向上翘起,底部带有明显的弧度,为了加强作品的平稳性,壶身底部镶嵌有一个圆形的平底,不仅有实用价值,也将壶身衬托得更加端庄,更富艺术气息。

筒身部分的设计是此壶的亮点,创作者通过线与面之间的配合打造出竹段的纹理,且具有一定的艺术夸张,凸出了竹子筋骨的强健,有利于烘托挺拔、坚毅的气质。筒身部分有着清晰的“三面三线”,筋纹由上至下均匀地分布,上下平行、流畅地环绕着壶身,这些筋纹都是立体的,如同硬朗的竹节一般,以手触摸有很强的层次感,在视觉上整齐有序,干净清爽。纹线之间的面是微微凹陷的,平整流畅,线与面之间形成的凹凸层次使作品产生了节奏美,作品的气韵就更加流动和鲜活了。创作者对于筒身部分凹凸层次的处理还使作品形成了独特的光影效果,在光线的映衬下,泥料的色彩产生了明暗变化,立体感更强,壶体的光泽也会有明亮,有柔和,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审美效果。

简约的二弯流先前在壶身左侧下部的弧面上,恰好与壶身的弧度完美吻合,蜿蜒向上伸展,与壶身高度相当,嘴部平且尖,又有秀气精致的效果。耳状环形端把镶嵌在壶嘴对面,线条弧度十分好看,完美贴合人手部的线条。壶盖中央的壶钮是一个扁扁的小圆柱,在它的下方还连接有一个小底座,使壶钮主体与壶盖的结构区分开来。底部向内收的弧度也可为人们提供一个抓取的部分,在拿取壶盖时便更加顺手了。

此壶不仅依靠造型表现出“圆”的特征,也通过筋纹的配合将“圆”的特征进一步发挥。此壶中的线与面都是相当圆润流畅的,使竹儒雅、谦和的气质得到了发挥,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竹的姿态美与气质美。

三、《竹圆壶》的文化精神

此壶中每一个部分的设计都渗透着竹所代表的文化精神,这种内涵的支撑对于紫砂壶艺术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作品的泥料纯洁无暇,是创作者匠心精神的呈现,同时也象征了竹那清白、正直的品质。壶的体积虽小,但体态却是相当挺拔的,一如竹之卓立,底座的稳稳支撑则象征竹能脚踏实地。壶身上的筋纹象征竹的气节,坚持原则,宁折不弯。柔软的壶嘴与把手则象征竹是随和的、温润的,一举一动都非常温柔,正是中国的君子风范。在文化精神的强有力支撑下,《竹圆壶》有艺术美,更有内涵美,彰显了紫砂壶工艺的优势和对文化精神的高度关注。

结语:

圆圆的竹子令人感到亲切和可爱,此件《竹圆壶》注重竹的自然形态与文化精神,并进行了创新表现,将竹的艺术形态塑造得更加立体。本文分为泥料与造型两个部分说明了作品的艺术特征,揭示了其中的文化精神,指出了紫砂壶创作对内涵的重视。

猜你喜欢

泥料壶盖紫砂壶
伪造的情书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