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外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青瓷创新与发展

2021-12-14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龙泉窑龙泉青瓷

王 斌

龙泉市听山堂青瓷工作室

在中外历史文化影响下的龙泉青瓷,始终朝着积极健康的审美方向发展。在研究古今中外陶瓷与龙泉青瓷的历史文脉中,人们积极创新,开发富有韵味的诗意作品。吸收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的精华,使得龙泉青瓷创新创作展现了非同凡响的艺术特色。当代龙泉青瓷,有的讲究实用功能,有的讲究实用和审美功能并重,有的偏向于审美。有时客人瞄过一眼后,就会等待着,常有人问,“哎,你前些天做的那些瓷坯什么时候可装窑?”,他们会迫不及待的期待着,听说要装窑开烧了,就会大老远跑来蹲守着。一旦这类蕴含着中外文化之美的龙泉青瓷,成功烧制出窑,就常会被旁边等待着的朋友一抢而光。因为这类青瓷一旦进入人们的视野,或者进入人们的青瓷艺术空间,就能把人带入一个新的艺术世界。人们在龙泉青瓷创造的艺术审美空间中,可以获得精致精美、恬静优雅的生活体验和舒适愉快、富有诗意的艺术享受。从这一角度看,蕴含着中外文化之美的青瓷是无价的。

《哥窑弦纹瓶》青 瓷 王 斌

一、西方名家的陶艺理念及其艺术探索

笔者曾经专注地研究我国陶瓷的历史发展和南宋的青瓷,同时也对西方陶瓷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探索。高更、毕加索、米罗、沃克斯等人的陶瓷艺术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探讨的范本。

19世纪后半期法国陶艺家高更,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他打破了传统陶艺因循守旧的观念,在陶艺中摆脱印象主义的束缚,专注于精神上的表现,常常赋予陶艺作品与画面一种象征意义。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立体主义之父毕加索,虽然1946年67岁才开始进行陶瓷创作,但玛都拉陶瓷坊引发了他对瓷器的创作兴趣,他开始了坚持26年的瓷器创作之路。他不断试验,还创造了雕刻、绘画的新方式,他将坯泥的自由形状进行塑形,把一系列细颈酒罐变成迷人的女性形象。他把瓷器艺术带向抽象的世界,使瓷器艺术更具生命力,也更接近于心灵。名望仅次于毕加索的米罗,是超现实主义的领袖,他以超常感受力,用极自然的艺术语言与人们构建超越时空的交流方式,形象地表达了人类最强烈的热爱、仇恨、信任和恐惧等感情,也让人们感受到其纯净的艺术精神境界,为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美国现代陶艺之父沃克斯的“堆垛系列”,有某种东方艺术的禅意。他主张反朴归真,即兴发挥,以粗重的陶盘和多层堆叠的雕塑呈现陶艺。那种非规则性的连接和“陌生化”的美学理论,令人刮目相看,也使泥料展现出泥的质感,使器皿陌生化,呈现独特的美感。这些陶艺文化理念的研究,对于打破固有思维定势,产生了良好的作用。青瓷艺术创作中,青瓷人可以沿袭文化传统,也可以进行新的突破,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创作作品。

二、中国悠久历史背景下的青瓷发展

作为当代青瓷人,如果只研究西方陶瓷,当代青瓷就会失去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参照性。因此,笔者积极探讨中国陶瓷历史,尤其对南宋以来青瓷的发展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远古 约2万年前,聪明的中国古人就发明了陶器。7000-5000年前,在西安东郊半坡文化时期出现了画着人面纹、鱼纹、蛙纹、鹿纹实用器皿的“艺术彩陶”。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出现了猪图像的陶器。距今约4200年,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青瓷。

2.汉代 公元2世纪,我国烧出了成熟的青瓷。考古发现,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墓中出土麻布纹四系青瓷罐,“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墓中出土了青瓷耳杯、五连罐、水井、灶、熏炉等。从东汉晚期小仙坛窑址出土的瓷片标本看,光泽、透光性较好,吸水性低,胎釉结合紧密度高。其烧造温度应在1200—1310摄氏度。而器表釉层比早期青瓷显著增厚,应是其釉含氧化钙15%以上,并在还原氛围下烧成的。从其胎釉交界处也可以看出,斜长石晶体自胎向釉形成了一圈反应层。

3.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蓬勃发展,产量多,品类丰富,尤其在造型上轻巧秀美,装饰也更趋优雅。隋唐五代的青瓷,也如那时代的中国文化一样,逐渐走向雅致柔婉的文人气质。因其远销亚、非、欧等地区和吴越国进贡的需要,龙泉青瓷自五代开始有较大的发展,北宋北宋元丰年(1078~1085)、宣和年(1119-1125)年间“制样需索”龙泉窑已奉命为朝廷烧制青瓷。从目前寻得的“奉刘妃”(刘氏系宋徽宋得宠贵妃)“后苑”“禁苑”(均为宋徽宗挥霍纵乐的御园)“尚食局”等瓷片底款看,可以知晓龙泉当时就为北宋朝廷烧制高端青瓷。

三、龙泉青瓷的高速发展

《十里荷香》王 斌

龙泉窑之所以成为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历史名窑,一个重要原因是龙泉窑区具有独特的瓷土地矿资源。有关研究表明,龙泉窑属所在浙西南地区为华夏板古陆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出露区之一,其岩系在龙泉境内称之为龙泉群和八都群。其中生代盖层岩系,出露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5%以上,均为火山碎屑沉积岩组合。这些岩石中长石、火山灰、玻屑(脱玻后变为长英质矿物)一般含量均在85%以上,为富含铝的硅酸盐岩石,这些岩石粘土化或风化形成了龙泉窑特有的瓷土矿。因此,烧制的青瓷与其他地方比较,翠色格外明显,而且釉层清澈透明,宛如山涧一汪碧水,故在陆羽《茶经》中提出“越瓷类冰”的说法,晚唐、五代诗人也形容这类青瓷为“千峰翠色”、“明月染春水”。

龙泉窑早期遗址中出现大量的琮式瓶、出戟尊、三足尊、贯耳尊、爵杯、匏爵、觚式瓶、簋式炉、鬲式炉、鱼耳炉等的残器和碎片,也证明龙泉窑在北宋时期就仿青铜器为朝廷烧制礼器。其式样经典,雍容华贵,端庄大气,值得当代青瓷人借鉴。此外,北宋龙泉窑的划花海棠杯、刻划鱼纹碗、花卉图花口碗、葫芦形执壶、细颈盘口瓶、刻划蕉叶纹盖罐等日常器具的经典器型也值得当代人继承发扬和学习借鉴。

四、龙泉青瓷文化及其审美追求

《弦纹瓶》王 斌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的影响,青瓷渐渐从实用功能脱胎换骨,成为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的赏玩艺术品。人们对质如玉、面如水的青瓷愈加钟情。故而青瓷的烧制创新中也重视匠心独运,追求天然趣成;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心物合一;工艺之外更讲究一种韵外之致和禅意美。而南宋王朝的南迁,龙泉青瓷迎来了快速创新发展的高潮。龙泉青瓷人研究发明了粉青釉、梅子青釉等单色釉巅峰瓷釉,而且形成了简约明快、端庄大气、精致尚雅的艺术风格。加之龙泉窑北宋以来,烧制了大量的黑胎哥窑瓷,金丝铁线、紫口铁足、韵味无穷。这一切都使得宋代形成了中国青瓷历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总之,中国的青瓷艺术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追求和艺术审美追求。同时,青瓷文化在生活的艺术中渗透人的道德理念,并以艺术来表达道德的高尚取向。

当前,龙泉青瓷业大多数青年青瓷人,受到过现代陶艺和雕塑等现代艺术的综合影响,偶尔会有抽象的形体塑造出现,但大部分青年人在重视传统青瓷文化、重视器物造型和装饰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艺术和审美理念进行创新创作。笔者尝试在中外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青瓷创新与发展,在传统美学基础上尝试以现代技艺恢复古典青瓷文化和工匠精神,以青瓷作品带动青瓷文脉的深度挖掘,构建东方人的诗意生活。在笔者的创作中,脱胎于传统实用茶道器皿有《十里荷香》系列,一比一高仿宋代哥窑瓷的有《哥窑弦纹瓶》《蒜头瓶》系列,仿中有创新的《博山炉》系列。笔者力求以经典器型为范,以文化为体,以当代为用,承继传统,弘扬宋韵,寓涵诗情,探寻古宋先贤和当代人的精神寄托。让青瓷作品从诞生那一刻起就闪烁人性的光芒。

猜你喜欢

龙泉窑龙泉青瓷
夺得千峰翠色来——王玮的青瓷艺术
试论青瓷艺术创作
龙泉青瓷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
在龙泉,有一种温度叫暖心
龙泉汤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工艺独特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