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科护士管理与实践

2021-12-14黄道花贺丽君施巧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专科我院护士

黄道花 贺丽君 施巧玲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江苏 南京 210044)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及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是指在某一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专业知识储备和临床技能,拥有更多专业决策权,更易被医疗同行、服务对象认可,具有更高职业认同感的护士[2]。但由于临床一线的专科护士在使用和管理模式上尚未有统一的政策引导和相应规定,使专科护士的使用与一般护士无本质区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科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自2016年起,我院陆续培养了静脉治疗、糖尿病、危重症、骨科、消化等20名专科护士,为充分发挥20名专科护士的作用,对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情况进行考核,对其临床实践能力、科研教学能力、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考评,采取了系列措施培养与使用[4],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年我院共有护士339名,2020年共有护士385名。2019-2020年,我院20名专科护士中,从事危重症护理4人,急诊急救护理3人,消化护理1人,静脉治疗护理2人,糖尿病护理2人,心血管护理1人,血液净化护理2人,母婴护理1人,老年康复护理2人,手术室护理1人,骨科护理1人。

1.2方法

1.2.1专科护士的选拔 为促进医院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培养在某一专门或者特殊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掌握较高的专科护理技能,能独立解决该专科领域护理疑难问题的专业型临床护士,并最大限度激发获得市级及以上专科护士资质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选拔条件为遵循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须具备以下条件:临床注册护士;本科及以上学历;原则上40周岁以下;具有6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具有3年以上相关专科经历;具有2年临床护理带教经验;有教师资格证书优先;同等条件下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优先录取。

1.2.2专科护士的培养 护理部将各专科护士培训计划挂在院内网,护士自愿报名,护理教育科研信息管理组成员进行筛选,并在培训前,与人力资源部共同签署“专科护士培训协议”,内容包括3个方面:(1)强调了双方责任和义务。(2)提出了违约责任,规定培训期间按期完成培训任务并取得专科护士资格证书,甲方承担培训期间的乙方培训费用及往返路费,并确保护士在培训期间享受甲方正常的福利待遇(如未完成培训任务,没有取得相应合格证书,需自行承担相关所有费用)。(3)劳动合同变更要求,要求护士培训结束取得合格证书后需在原岗位持续工作满5年。

1.3专科护士的实践

1.3.1开设特色护理门诊 目前,我院有静脉治疗门诊和护理延续门诊。自2016年开设了静脉治疗门诊,工作时间为每周二、四14∶00-17∶30,配备省级静脉治疗专科护士1名,负责不同静脉通路的维护、健康教育、并发症的处理等,每年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护理门诊量服务1 400余人次。定期带领全院静疗网络护士开展每月静脉治疗专项质控,就静脉高频或低频且重要的问题进行头脑风暴,提出改进措施追踪评价,每年负责制/修订院级静脉治疗护理规范。2018年开设护理延续门诊,每周三、五14∶00-17∶30,配备市级老年康复专科护士2名,负责更换各种导管,解决伤口换药、疑难伤口处理等,护理延续门诊每年服务370余人次。各专科护士每年积极申报护理门诊服务项目。

1.3.2负责护理会诊 各专科护士分别负责各自领域相关的护理会诊,院内会诊由各科室将护理会诊单发至护理部,由护理部根据会诊需求发至相对应专科护理组长,普通会诊24 h内到达,急会诊要求2 h内到达,会诊形式有现场、微信、远程等多形式,院外会诊请求由医务处将接受后发至护理部。每年院内会诊30人次,院外会诊10人次。

1.3.3开展主题护理活动 (1)健康扶贫工作:我院借助医联体平台成立护联体,发挥区域辐射作用,提升基层护理能力;建立“专科护理工作站”,将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完善了专科护理工作站工作职责、流程,制定培训计划;利用静脉治疗、老年康复、糖尿病专科护理的优势,促进区域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同质化,开设经PICC维护资质培训,促进和带动基层医院专科技术发展,从而保证患者提供全程延续性同质护理。(2)开展“专科护理月”活动:我院建立了约束护理、静脉治疗、导管护理、疼痛护理、糖尿病护理等12个专业学组,20名专科护士均为其骨干成员,每年5月定为专科护士月活动,每周安排2组以上专业学组义诊,专科护理小组和专科护士积极采用展板、易拉宝、宣传彩页、实物模型等,通过现场演示、讲解、播放视频等多种宣传形式,为患者带去最前沿、最科学、最实用的专科护理知识,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如开展网上直播造口护理课程、孕课堂、开设抖音直播间等多形式的活动,展示了专科护士的职业价值,扩大了专科护士的社会影响力。(3)开展“专科护士读书报告会”活动:为了提升院区科研整体实力,2018年基于专科护士主导积极开展每季度读书报告分享会,每年来自专科护士读书报告60篇,科研开题10篇,很好地锻炼了专科护士阅读能力、科研思维能力、PPT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并将优质的读书报告选送至护理部作为次年全院分层次培训内容;科研开题选送至科教科竞选院内外课题。(4)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我院急诊急救和危重症专科护士每年坚持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现完成11所学校的培训,并分别和一所小学、中学建立“急救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站”,长期固定将急救知识搬入学校讲台,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5)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活动:我院作为南京市江北新区“互联网+护理服务”首批上线的医疗机构,依托我院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母婴护理专科护士、伤口造口护理组、导管护理组开展PICC/输液港维护、居家婴儿护理、普通造口护理、导尿护理(女患者项目),为区域百姓提供可及的护理服务,提升了护理资源的利用率,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赢得了对专科护士良好的口碑,至今已完成PICC/输液港维护3人次,新生儿脐部护理3人次,新生儿沐浴33人次,尿管护理1人次,较好地拓展了专科护士的执业形式。(6)参与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科研:专科护士参加科室病区管理和质控工作,承担临床护理组长、临床总带教老师、护理教育科研管理小组组长多重角色,负责解决临床疑、难、杂等护理问题;承担年轻护士导师制,负责实习生、进修生带教工作;参与分层次培训的理论和操作培训、考核工作,开展护理疑难、死亡病历讨论工作、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基于专业相关的循证护理工作;积极申报院内外科研开题、护理专利、质量项目持续改进项目;积极撰写专业护理论文。

1.4专科护士的管理

1.4.1专科护士胜任力考核纲要 采用积分制,满分100分,要求每年积分满85分,才作为下一年是否继续享有专科护士奖金绩效的依据。积分制内容主要包括3大方面:(1)临床实践能力(40分),主要内容有主持或参加疑难病例讨论得5分;分管或技术指导大手术患者护理得5分;分管或技术指导危重患者护理得5分;每年护理会诊≥1次得5分;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次得5分;开展专科门诊(指定科室)得5分;临床实境操作考核≥90分得5分;理论考试≥90分得5分。(2)科研教学能力(40分),主要内容为每年开题/立项护理科研≥1次得5分;每年开展护理创新≥1次得5分;每2年发表护理论文或综述≥1篇得5分;每年举行学术讲座(全院性)≥1次得5分;每年参与护理查房(科内)≥1次得5分;每季度进行专科护理培训(指导下级护士)≥1次得5分;每年进行省级及以上学术活动讲座交流≥1次得10分。(3)病区管理能力(20分),主要内容有主持或参与全院专科护理小组活动得3分;参与病区质控得3分;担任品管圈圈长或辅导员得5分;每年把握或汇报本领域最新动态≥1次得5分;参与常规、制度、流程等修订得4分。

1.4.2专科护士胜任力考核要求 参照我院“专科护士考核纲要”进行考核,每二年进行审核一次,若有4条不达标则为考核不合格。凡未通过者,不享受绩效考核加分;其他项目达标,只因论文一票否决者,在下年度发表(录用证明也视为有效)可申请再审核。

1.4.3专科护士的绩效管理 护理绩效考核方案中明确规定协助解决疑难问题加0.5分,护理会诊1次加0.5分(每月最多加至3分),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一项加5分,主持院级科研开题1分/项,结题2分/项,市局级4分/项,省级8分/项,国自然10分/项,发表论文统计源2分/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 4分/篇,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8分/篇,专利2分/项。取得证书的专科护士,依职履行情况每月常规加1~2分。专科护士的护理门诊工作量产生的绩效,直接归专科护士当月的护理绩效。同时,每年在晋升职称时市级及以上专科护士履职良好直接加2分。

1.5专科护士的管理成效指标 由于我院仅有20名专科护士,本文仅以2019-2020年专科护士的管理成效作为比较,内容包括全年全院住院患者人次、护理大手术人次、危重患者人次、院内护理会诊次数、院外护理会诊次数、临床操作考核成绩、三基理论考核成绩及科研发表成果情况。其中,临床护理操作考核评价依据《6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5]里各操作评分标准,护理操作≥90分为合格;以霍孝蓉[6]主编的《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为主要教材,再加上各专科题库,成绩采用百分制,三基理论≥80分为合格。

2 结果

专科护士的管理成效 见表1和表2。

表1 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

表2 专科护士科研教学成果 人

3 讨论

3.1提升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科护士管理模式,专科护士的管理成效明显(仅以2019与2020的数据作为比较)。2020年院内会诊数占比显著高于2019年,2020年临床操作成绩和三基理论均分均显著高于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19年和2020年护理大手术及危重患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从以往的管理中寻找问题并提出对策,建立通过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科护士管理模式,积极对标找差,寻求各种机会全面提升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如随着危重患者、护理大手术、院内外会诊人数的递增,无形中也提升专科护士理论和临床操作能力,各专业专科护士形成专科护士多学科协作模式,助力危重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积累疑难病例讨论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同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专科护士承担护理组长和骨干护士的双重角色,专科护士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体现提升了一个台阶,特别得到护士长、临床医师、患者、同事的认可,工作积极性高涨,多个多学科协作科室主动邀请专科护士的加盟,充分体现了专科护士的价值所在。此外,我院专科护士在临床质控中发现问题,积极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解决问题,主动开展PDCA、品管圈等活动,均取得了成效。

3.2激发专科护士科研教学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9和2020年护士科研成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除青苗基金和校外开题外,其余科研成果数量均在递增。就专科护士科研教学方面,我院虽尚未建立科学规范、标准完善的培训体系[7],但后续仍在不断完善,目前针对专科护士整体科研能力的不足,护理教育科研信息管理组积极“对症治疗”,为方便专科护士进行论文查询、文献检索等,已订购《中国医院知识仓库全文数据库》,院区所有人员皆可免费使用;为科室订购核心护理杂志,建立专科护士微信群,及时在微信群内传阅高级别文献;要求护士长安排每月给专科护士脱产1 d,专日做科研教学事宜;定期开展“研学讲坛”系列活动,包括科教科“科研的搬运工”、医疗组“名医论研”、护理组“护理科研突破沙龙”、护理教具创新大赛等多形式活动,立足“新、实”给院区护理科研创新多方面助力。后期护理部关注护理创新产品的推广,组织护理创新产品孵化,帮助专科护士的专利成果投入临床,使其价值得以体现。

3.3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于专科护士胜任力考核要求大多数局限于院内,未能优化拓宽专科护士发展平台,应及时修订专科护士胜任力考核纲要,增加院外专科护士业务范围,后期继续拟定与养老护理院、医联体合作单位再建立“专科护理工作站”、家庭病床、基层康复病房的建设、专业同质化护理技术等,积极推进专科护士主导的专科门诊,如老年康复门诊,不断丰富护理门诊内涵,每年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内容,逐步体现各专科护士的专业执业形式,体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含金量。同时,由于也缺乏专科护士再认证评价,构建专科护士再认证评价指标体系,这是考查和评估专科护士的重要方式,可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持续更新和角色发展,保持专科护士队伍的专业优良性和持续竞争力,对规范专科护士的执业行为及加强后续监管具有重要意义[8]。

综上所述,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科护士的管理,高效提速了专科护士综合能力的建设,帮助护士提升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及价值,为我院护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开新的篇章,同时也激发了管理者对建立院内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长效机制管理的意识。本研究就专科护士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成效而言,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的培养,尤其应重视在科研设计、资料的处理,如医学统计学方法的应用、相关统计软件使用的学习和培训,增加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的交流和学习等[9],将临床经验和科研方法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骨干力量,从而实现护理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专科我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