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蜂针治疗后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的效果分析
2021-12-14于会群佘瑞涛吴苏雅张柳娟
于会群,郭 倩,佘瑞涛,吴苏雅,张柳娟
(深圳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推拿科 广东 深圳 518033)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病、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在我国,RA 患病率为0.35%~0.40%,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据医学统计,未经治疗的RA 患者2 年致残率为50%,3 年致残率为70%。目前该病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病情复杂,容易反复发作,临床很难治愈[1]。蜂针疗法是将民间蜂毒治疗与传统针灸学相结合的新型治疗方法,具有针刺、艾灸、药物的多重效果,起到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散寒等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2-3]。但是,部分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被迫终止治疗,从而影响疗效。因此,本品管圈活动以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蜂针治疗后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为切入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品管圈活动开展时间前、后分组,选取2018年9月—2019 年10 月我科收治115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纳入对照组。男12 例,女103 例;年龄28 ~72 岁,中位年龄47 岁;病程2 ~15 年,平均(6.72±5.16)年。2019 年11 月—2020 年12 月我科收治132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纳入观察组。男15 例,女117 例;年龄31 ~74 岁,中位年龄49 岁;病程1 ~13 年,平均(6.35±4.4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伦理审批号:2019-170)。
1.2 方法
1.2.1 组圈 本活动邀请护理人员自愿参加,共有8 名圈员,年龄22 ~41 岁,本科6 名,专科2 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 名,主管护师2 名,护师4 名,护士1 名。其中圈长1 名,负责品管圈活动的策划、组织和质量把控;辅导员为科室护士长,负责指导与监督;6 名圈员负责分管项目的具体实施,包括整理、分析资料。
1.2.2 主题选定 基于临床问题,圈员运用头脑风暴及查阅文献的方法进行主题选定,通过权重评分法,依据上级重视程度、重要性、可行性及圈能力四个维度进行评价打分,选定主题为“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蜂针治疗后过敏反应发生率”。
1.2.3 计划拟定与现状把握 依据圈能力及临床现有情况,制定为期12 个月的活动计划。参考相关文献、结合临床专家意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蜂针治疗后过敏反应进行查检。查检项目包括“皮肤反应、血管性水肿、消化道症状、呼吸道黏膜病变、刺激性咳嗽、过敏性休克”6 个项目进行了3 周的现状调查,确定现况值为44.35%,通过绘制改善前柏拉图,依据二八原则,确定改善重点为“皮肤过敏”一个方面,改善重点值为78.43%。
1.2.4 目标设定 经过品管圈办公室对我圈进行能力评定,确定本圈圈组能力为70.91%。依据圈能力(70.91%)、现况值(44.35%)、及改善重点(78.43%),进行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现况值-改善值,确定目标值为19.68%。
1.2.5 原因分析 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查阅相关文献,针对皮肤过敏的改善重点,通过人、环、物、法四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绘制了相应的鱼骨图。根据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了真因核查表。选定真因为:(1)评估观察不完善;(2)宣传教育不完善;(3)养蜂、取蜂、治疗环境条件不完善。
1.2.6 对策拟定 根据选定真因,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及临床专家的建议,进行对策拟定。11 名圈成员采用评价打分的方法,在可行性、效益性、圈能力三个方面,对拟定的对策分别进行“5、3、1”打分,每个对策150 分,依据80/20 法则,得分为120 分以上的对策为选定对策,共选定16 个不同对策。依据以上对策选定的共性及可操作性,对其进行整合排序,最后整合归纳成三个方面七个对策。(1)治疗前干预、治疗中观察、治疗后追踪;(2)制定蜂针治疗标准化、印发宣传资料及注意事项告知书;(3)更换蜂盒及养蜂场所、更换捉蜂工具。
1.2.7 对策实施 (1)治疗前干预、治疗中观察、治疗后追踪。首先,制订“蜂针治疗前患者评估表”,对准备行蜂针治疗的患者进行统一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和过敏史,对评估值超过70 分以上的患者进行治疗前的干预措施。如口服维生素C 泡腾液300 mL,降低机体应激反应;试针1 ~2 处穴位,首次不予行多处针刺,以防发生较强的过敏反应;蜂针治疗当天嘱患者勿食海鲜、牛奶、鸡蛋等易致敏食品;蜂针治疗当天勿穿着化纤类衣服等。其次,制定“蜂针治疗观察记录表”,对所有行蜂针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中5 ~20 min 的观察记录,治理后30 min 的观察记录及治疗后1 ~3 d 的观察记录。第三,建立了蜂针治疗室,按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标准化管理,定时空气消毒,物品表面抹试,减少人员流动。第四、建立了蜂针治疗后的观察区,保证人力,将治疗后的患者引导到此区,30 min 后无异常不适方可离开,尤其治疗前患者评估分值超过70 分的患者,前3 次治疗的观察时间延长到60 min。
(2)制定蜂针治疗标准化、印发宣传资料及注意事项告知书。印发蜂针治疗宣传资料,有利于行蜂针治疗的患者,对蜂针后发生过敏反应的症状和机理有一定的了解,提前预知过敏反应的初起症状,更好的配合治疗前干预和治疗中、治疗后的观察。组建蜂针俱乐部,让蜂针治疗后的患者跟医生护士有直接交流的平台,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加强对护士培训,制定蜂针宣传教育标准化,使所有护士以统一标准对施行蜂针治疗的患者进行宣教。
(3)更换蜂盒及养蜂场所、更换捉蜂工具。更换蜂针盒,增加透气孔、改善为塑料磨砂材料的盒质,有力保存蜜蜂的活力,以降低过敏反应发生。医院内建造了养蜂场,取蜂均在早上进行,也有利于保证蜜蜂的活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皮肤过敏反应例数,计算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计算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皮肤过敏反应51 例,发生率为44.35%,观察组皮肤过敏反应23 例,发生率为1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比较
本次品管圈活动观察组目标达成率为109.16%,超过了100%,完成了既定目标。进步率为60.72%,取得了良好效果。
3.讨论
品管圈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质量改善机制,我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发展迅速,涉及面广,主题内容侧重护理质量与管理[4]。本圈名为“蜜蜂圈”,寓意:勤劳的蜜蜂象征忙碌的医务工作者,甘于奉献只为换来患者的健康。蜜蜂内部机构精炼,分工明确,协作高效有序。这也象征着我们蜜蜂圈是一个和衷共济、融洽无间的团队。
运用品管圈的思维模式,我们选定导致蜂针治疗后患者皮肤过敏发生率高的真因,针对真因制定了7 个对策[5],通过对策的贯彻实施,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蜂针治疗后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由44.35%降低至17.42%,目标达成率109.16%,进步率60.72%。完成了本品管圈的目标,同时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具体问题。
本次品管圈活动中,我们制定了蜂针治疗前患者评估表和蜂针治疗观察标准化量表,建立了蜂针治疗室和观察区,印发了蜂针治疗的宣传资料。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了蜂针治疗护理工作的流程化、制度化、标准化,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本次品管圈活动还为我科护士创造了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在圈会中圈员们打开思路,各抒己见,提出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提高了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了责任心,发挥团队精神,锻炼了护理队伍。同时圈员们还提高了护理科研思维能力[6]。
综上所述,通过本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蜂针治疗后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解决了临床护理问题,还锻炼了护理团队。可见品管圈活动是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