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相伴:论少儿科普类书籍设计与艺术审美教育

2021-12-13李荣夏小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书籍设计艺术审美审美教育

李荣 夏小奇

摘要:艺术审美是人类所特有的行为,没有人天生就具备艺术审美的能力,人只有通过一定的积累和一定的训练才能具备这种能力。自书籍诞生以后,信息的有效传播性逐渐扩大,好的书籍装帧将信息揉入进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感之中,从多方面影响人的艺术审美。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少儿科普书籍进行调研分析,从书籍设计的角度探析其与艺术审美教育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艺术审美;审美教育;书籍设计;少儿科普图书

一、艺术审美教育功能的诠释

自旧石器时期人类审美意识觉醒以来,美是人们满足温饱后一直以来的精神追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尽善尽美”“完美无缺”等与美密切相关的诗词,无不体现着人们对于美的向往与追求。艺术审美是人类所特有的行为,没有人天生就具备艺术审美的能力,人只有通过一定的积累和一定的训练才能具备这种能力。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让人们在欣赏时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满足。艺术品有着不同的种类和形式,因此艺术的审美功能也体现在不同的形式之中。

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于世,和作品本身的普育价值密不可分。一方面,艺术作品本身形象之美,包括设计之美、工艺之美、内容之美等能直接给人们传达美的感受。另一方面,好的艺术作品其内涵能够令人神往,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帮助人们提升艺术修养和艺术品位。“因此,在进行艺术的审美教育中,培养人们的正确而又深刻的美的观念应当是首要的任务,同时,在艺术审美教育中,培养接受者对形式的感受力和领悟力具有重要意义”。艺术审美作用是指艺术在艺术形象中揭示生活现象的审美属性并培养人的审美感的功效。艺术作品具备美的特征,是创作者美感体验升华、外化、凝结的结果。当艺术欣赏者在赏析具体作品时,艺术美的魅力便生发而成为刺激、打动欣赏者心灵的作用力,从而充分显现艺术的审美作用。艺术给予欣赏者审美享受、愉悦和情感上的吸引,并使之感情得到寄托,心灵受到救治。

优秀的艺术作品能让艺术欣赏者获得身心的愉说和满足,有助于审美主体高尚人格的塑造。艺术的审美作用发生过程,由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欣赏和评判两个环节构成。对审美客体的欣赏,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全部感知、体悟和品味。对审美客体的评判,指审美主体在自身的感性和理性的高度统下,对艺术美构成的完善程度及其美学意道以主观的界定和评析。

二、书籍设计对艺术审美教育的影响

纸质书籍,作为文字和知识结合的载体,在信息传递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好的设计赋予了书籍更丰富的内涵,在对内容进行编辑的同时,也给书籍的设计增加了审美教育的功能。“设计者往往通过设计中的元素整合、设计立意、画面取舍、审美取向等为书籍增添更多的审美价值。”

书籍设计中对于开本、形态、版面、色彩、材质等的选择,就是在赋予书籍审美教育的功能。一本有设计感的书,会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对书籍的开本进行合理的设置,将内容与书籍外部的形态达到最完美的契合,读者拿到书的第一眼,就能领略不同书籍之间的个性,这也是设计师对于书籍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双重考量。书籍的材质的选择,往往是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的,触摸书的瞬间就和书有了联系。纸张的选择越来越多样,不同纸张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感受,也提升了书籍的审美价值。而如今,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更多的材料被应用在书籍之中,如纺织物、塑料、甚至于木材、金属、亚克力等,这些材质都带来了视觉、内容的多元化,也在丰富着书籍的审美教育的价值。因此设计师们经常在材质的运用上匠心独具,根据不同材质的触感、视觉感和给读者带来的心理上的感觉来因地制宜的选择,以此来提升书籍本身的审美价值,给读者们呈现更加丰富的书籍的美的形式。同时,书籍中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插图、色彩、版式构图、疏密关系等的搭配,都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书籍的审美感受。如对于版式的设计,一些欢快、娱乐的内容,版式的设计往往会采用比较舒朗的构图,而对于一些严肃的内容,版式上则相对会严谨。同样颜色的选择也是如此,对于轻松愉悦的内容,色彩的选择上往往会倾向于比较鲜艳、明亮的颜色,而严肃的内容,颜色相对比较深沉。人们往往对于颜色的感知更为敏感,因此颜色的选择可能对读者的审美教育的影响更为直接,一本好的书籍设计,对于颜色等的选择都应该十分考究,在读者阅读时,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这种色彩搭配的影响,无形之中影响这他对于颜色的审美的标准。

如果说通过读书来进行智育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在读书的同时进行美育却是一个感性的过程,我们需要这些理性和感性的碰撞,去开拓我们的思维,增加我们的想象力。人们在追求内容信息的同时也追求着形式美感。一本好书,不仅仅在于传达给读者多少的知识,还在于通过这本书,能够留下什么让读者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书籍的整体性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设计师们在对书籍设计的不断改进中寻求一种美与实用的和谐统一。因此,在书籍设计时,应该注重整体设计对于艺术审美教育的引领作用,将美育贯彻于书籍设计之中,让我们都徜徉在美的书海之中,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培养对美的感受,通过智育促进美育,同时通过美育的培养,充实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反哺他们的智育。

三、少儿科普类书籍设计与艺术审美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等人通过研究证明,只有到了九至十三岁的儿童才能逐步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艺术作品”在國内,大部分学者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他们认为,在小孩审美意识开始萌芽时,可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逐渐进行艺术类科普教育,而书籍作为孩子学习最为频繁、有效的工具之一,对它的装帧设计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

在少儿科普类图书的装帧设计之中,书籍内容和趣味性的统一性应符合孩子的年龄段特征。同时,在选择科普内容呈现方式时,也需要考虑到小读者们对于知识的兴趣以及接受程度。二十世纪以来,市场上的科普图书较多的是采用插图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进行平面的介绍。但伴随着人们审美趣味的提高,对于书本知识的呈现方式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其中,立体结构结合科普内容的形式就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它能有效的将科普知识信息以立体呈现电方式揉入进孩子的感官之中。

如图一所示,这是英国童书出版集团TemplarPublishing出版,未来出版社引进的《人体》,该书是主要介绍人体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科普类图书,它以立体的结构将人体器官相结合,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各个器官的特征及其功能。例如,在心脏的科普上,作者首先在画面正中间用立体结构的形式展示了心脏的形状,

并在两边分别对心脏的结构以及血管等进行图文的解释,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科普知识传递,使得青少年读者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器官的形状和构造以及其运转的流程,让人记忆尤其深,起到科普的目的。

对于美而言,我们很难给其一个很准确的定义,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认为美的形式,但这种对美的认知却是可以培养的,这就是我们说的审美。对于美的感受,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就伴随着我们,只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何种为美,而随着我们不断的成长,在社会中不断的实践,我们渐渐地会依着自己的经验,形成对美的独特的见解,因此,审美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影响着我们一生。而本文提到的好的书籍设计,对于一个人的审美培养而言,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我们翻阅书时,首先是对它的设计,对它的封面有一定的审美上的认知,其次,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对它的内容以及装帧的形式而产生自己对于其美的感受。因此,作为书籍设计师而言,在对少儿的书籍进行设计时,特别是对少儿的科普教育书籍进行设计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审美的培养在书籍设计中的呈现。我们在考虑到书籍能够传达给读者的内容的同时,也要考虑我们是通过何种的方式进行传达,以求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从上述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少儿科普类书籍设计时,我们可以利用书籍的多元化设计,趣味性设计来解决科普知识枯燥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书籍的形式美感,将审美教育悄然地融入其中,这是我们当下书籍设计师应该要注重的问题。

四、结语

明代文人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说“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要护峡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方为第一。”这代表了人们对书籍设计的一般要求。伴随着当代书籍设计观念的改化和制造工艺的进步,书籍对于审美的培养上会越来越重要,书籍形态、互动性的设计与审美的要求也将是未来书籍设计的重要方向。少儿科普类书籍的特征有二,其一是寓教于乐;其二是潜移默化,书籍的整体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寓教于樂,将书籍设计的更加有趣,更加丰富。长期以往,少儿对于科普类书籍的阅的兴趣将得到改善,从而达到艺术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

[2]吕敬人.《书艺问道》.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

[3]谢一菡.《文化遗产美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

[4]善本出版有限公司.《书籍形态艺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

注释:

①王宏建:《艺术概论》2011年版,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66至367页

②韦超现:美学思想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探究—评《书籍装帧设计》,新闻爱好者,2019年1月

③王宏建:《艺术概论》2011年版,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66页

本论文由“国家级一流专业——视觉传达设计”(项目号:2215012004)支持。

作者简介:

李荣,1996.03.12,男,汉族,湖南长沙,本科,无,出版物设计研究,北京印刷学院。

夏小奇,1975.12.18,女,汉族,北京,硕士研究生,教授,出版物设计研究,北京印刷学院。

猜你喜欢

书籍设计艺术审美审美教育
现代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应用
迷人的书《S.》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国传统美学下的书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