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然传承
2021-12-13邓家堃
【摘要】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云南少数民族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自然传承是其最为普遍的一种传承方式,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地人民群众必须对其加强重视,深入研究及传承方式,确保能够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更为有效的传承和发扬,推进我国现代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综合探究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然后探究其自然传承形式,最后综合探究传承载体,希望能够推进我国现代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自然传承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8-068-03
【本文著录格式】邓家堃.初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然传承[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8):68-70.
引言
我国云南地区有很多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少数民族在传承音乐文化时,自然传承是其最为常见的传承方式,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能够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更为有效的传承和发扬,确保能够使其传承价值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为了进一步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如何自然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特此进行本次研究工作。
一、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价值
(一)历史研究价值
在我国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普遍具有生动的内容,同时其情感真挚能够使民族文化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民族音乐能够正确引导人们的生活观念,进而实现人们精神境界的有效提升,使人们对民族文化价值具有更为充分的感受。同时其历史研究价值也相对较高,我国云南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同时,不同民族音乐对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传承,和我国历史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从而实现多民族文化的有效构成,所以,对保护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现代文化价值
在我国现阶段,民族文化价值逐渐被社会各界认知,在进行文化价值传播时,民族音乐文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是通过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形式传播民族文化,能够更为有效的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同时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长期熏陶,人们逐渐对音乐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情感,可以使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拥有更为多样的传播途径,进而使民族音乐传播具有更高的价值,对民间音乐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的塑造,进而确保民间音乐具有更大的生命力[1]。
(三)审美素质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人们逐渐产生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在精神享受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需要充分发展审美意识,确保能够使人们精神需求得到更高的满足。通常情况下,人民群众对民族音乐会产生独特的认知,而且民族音乐文化普遍是传送民族精神和真善美,具有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的特点,所以,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民族音乐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可以实现大众审美素质的合理丰富和有效提升。
二、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然传承??
(一)非书面传承
云南少数民族在对音乐文化进行自然传承时,通常无法采取书面形式进行作业,部分民族的洞经音乐受到传统汉文化的影响,采取工尺谱的方式进行传承。在音乐概念方面没有形成具体的作品形式,和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的形式存在很大的不同。云南少数民族在传承音乐时,普遍选择口传音乐的形式,该种口传音乐基于整体构想世界,可以使传承者实现内心体验外化,通常是即兴表达一种文化信仰的方式,在没有明确规定的整体框架内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创造,所有音乐行为均为自然生成,是在与环境、同伴、长辈交流互动中自然形成的,不能采取书面形式建立音乐能力[2]。例如,节庆习俗是各民族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活动,能够综合体现欢乐与痛苦、缅怀与渴求、祈生与御死和娱人娱神,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在开展各类活动时,歌舞乐一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在彝族庆祝火把节时的阿细跳月,在傣族庆祝泼水节时的嘎光舞,相关节日是该民族在每年必须举办的一项活动,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可以为当地文化传承创造良好的社会接受氛围,使其在本民族内进行有效的传承和普及。此时,全体社会成员可以共同参与歌舞乐,没有被动的观众,在视听中,全社会成员经过耳濡目染,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获取其内在韵味,对社會价值观进行了有效的传承与表达。
(二)非专业性传承
云南少数民族在对音乐文化进行自然传承时,呈现一定的非理性化,相对于学校音乐教育而言,在实现自然传承时,没有有效的课堂训练和课堂教学,同时也没有学科分类、考试级别、教材和教学大纲等专业教学系统,学习目的也缺乏明确的商业化和职业化,而是人文生态结构的自然存在,可以使社会体系实现人文化,进而对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所具有的生存关系进行有效协调,进行精神世界内含的有效传输和探讨,为音乐教育设置有效的哲学基础,同时还可以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渗透传承途径。例如在云南地区各民族都具有丰富的情歌,青少年的社交活动是传承情歌的主要方式,学者和教者可以直接参与该种传承行为,同时角色也经常转换,在特定背景和特定氛围内进行有效交流,对民族成员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具有很大的影响,进而使其音乐文化传承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3]。
(三)语境性传承
云南少数民族在传承音乐文化时,语境性传承具有极其广泛的涵盖面。在具体进行传承时,地点和时间等文化语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音乐行为,和传承主体的角色关系也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为人类生存创造更大的时间环境。例如在部分传统宗教仪式内,音乐可以对该民族的内心需求和情感心理进行有效的传承,既然能够在一定程度内表达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和基本态度,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使人们直观接受其文化规范,使民族具有更大的文化聚合能力。宗教信仰是当地民族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独特认识,在传承文化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在我国云南地区,大部分民族都有历算古歌、祭祀古歌和创世古歌等,在具体进行传承时,通常是由祭师和巫师进行操作[4]。例如纳西族的东巴、哈尼族的莫丕、彝族的毕摩等,是民族文化的操作者和承担者,可以对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史籍和经典进行有效的创造和传承,在不同场合内进行嫁娶养育生活、劳作天文地理等生活内容的有效传承,文化传承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在传承本土文化时,民族知识分子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通过利用音乐和仪式等手段,代代传承民族文化,为传播音乐文化和研究传承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线索。
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载体
(一)经典影视作品
在20世纪50年代末,电影《五朵金花》对白族人民进行了有效的描写,《芦笙恋歌》对拉祜族人民的生活进行了有效的描写,在电影放映之后,在全国内掀起了一定的观影热潮[5]。《芦笙恋歌》是在1957年制作的影片,描述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反动派对我国拉祜族蛮横掠夺,奸淫烧杀。此时年轻的猎手扎妥奋起反抗,但是在受到匪军偷袭之后,在原始老林内侥幸逃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扎妥和娜娃终于重获新生,幸福团聚。影片中对拉祜族人民的反抗压迫、淳朴善良和勤劳勇敢的坚强性格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内体现其对爱情的忠贞与向往,通过电影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拉祜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民俗民风及其音乐文化,同时,其旋律也来自拉祜族民歌,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成为经典歌曲。在歌曲的传承中,葫芦丝也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
《五朵金花》是1959年制作的爱情电影,主要讲述副社长金花和白族青年阿鹏在大理三月街一次相遇之后一见钟情,随后在次年阿鹏在苍山洱海寻找金花,在经过多次误会之后终成眷属。其中的插曲蝴蝶泉边是对白族民歌进行一定的加工,采取男女对唱的演唱形式,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该种对歌形式具有相对普遍的存在,电影对云南少数民族感恩敢恨和能歌善舞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处理,使观众在欣赏中能够身临其境,能够进一步认识该民族传统的民俗民风[6]。在现代文化传播中,电影具有较大的传播效率,会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造成很大的影响,覆盖面和观众群相对广泛,利用电影进行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具有较高的迅速性和有效性,能够同时促进受众双重感官,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一个四维空间,给观众带来更大的审美体验,使观众能够进一步认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和生活方式,电影同时还可以向世界传播我国少数民族所特有的音乐文化。
(二)舞台再现方式
《云南映象》是对民族舞和乡土歌曲精髓整合重构形成的舞蹈,可以充分体现云南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情,在《云南映象》中,演员大多来自云南地区,同时,其演出服装也是少数民族着装。在全剧中,囊括了云南人民对追溯生命起源,礼赞生命过程和期盼生命永恒的思想,同时还包括人文情怀和天地自然,整合重构民族经典和相普歌曲精神,进行民族风情的重新创作,能够在一定程度内体现我国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崇拜。在演出中,杨丽萍将海菜腔、东巴舞、面具舞、葫芦笙舞、打歌、烟盒舞和花腰歌舞搬上舞台,其中雀之灵、海菜腔和鼓舞可以为观众带来深刻的印象。《云南映象》向观众充分展示了彝族的神鼓、佤族的铜芒、哈尼族的芒鼓等,在我国云南地区,鼓不仅是热情同时也是民族的一种图腾和崇拜,对当地少数民族而言,敲鼓是喜悦的象征,是对远方来客进行美好祝愿表达的具体形式。与此同时,对基诺族而言,太阳鼓是其最为神圣的一种器物,当地人民群众认为在除夕之夜敲响太阳鼓,可以为民族带来吉祥[7]。
在我国傣族地区,孔雀舞极富盛名,其舞者通常为男子,傣族人利用孔雀象征民族精神。海菜腔作为当地原生态民歌,是彝族群众在长期生活与劳作中创作出的艺术,但是在我国现阶段,海菜腔即将面临失传危机,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云南映象》使人们对海菜腔产生了重新的认识,将彝族文化向全国甚至全世界进行有效的宣传。《云南映象》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独特的歌舞形式,通过艺术处理和加工,在舞台上进行重现,确保观众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认识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其文明及其对生命的态度进行重新的认识。对云南进行了有效的宣传,为传播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创造了更大的舞台,使其逐渐走向国际。
(三)民族学院传承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民族学院就针对培训民族艺术人才设置了相关专业,各民族所特有的传统艺术是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部分高校对教育内容缺乏深刻的认识,使其传统艺术教育没有实现长期坚持。在1995年,云南民族学院重新创建民族艺术系,和我国现代高等艺术教育与民间自我传习存在很大的不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是将民族大学作为实验基地,其二是将青年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三,在设置艺术课程时,普遍是将云南本土艺术作为主要内容,例如在舞蹈方面应用的教学模式和专业舞蹈完全不同[8]。其四,实验形式是引导学生进入民间,同时在课堂内引进民间艺术家,实现双向互动传习。其五,能够确保完整性培养学生基本素质。该种本土传承实验普遍为完全政府行为,不仅是通过本土教育进行民族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建设,同时还可以为民族经济和民族传统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高等人才。通常情况下,在民族艺术内设有美术、舞蹈和音乐三个专业,美术专业和舞蹈专业已经有大量学生在毕业之后走向社会。在音乐专业,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通过考虑专业课程,科学创造新型传授形式,具有较大的难度,民族性在引进本土学者和知名学者之后,对当地民族文化进行共同考察,实现新型课程模式的科学设计。
四、结语
在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非书面传承、非专业性传承和语境性传承是自然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形式,经典影视作品、舞台再现方式和民族学院传承是其传承的重要载体,可以对族人进行有效的人格教育和人文教育,该种音乐传承形式具有一定的地域性,音乐的学习动机和传承行为和校园音乐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在音乐成就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体系,可以使音乐文化代代相传,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创造新的文化传承模式,使其历史研究价值、现代文化价值和审美素质发展等方面所存在的价值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希望能够有效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使云南少数民族所特有的音乐文化走向全球,走向国际,实现其宣传范围的全面拓展。
参考文献:
[1]王文韬.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对策[J]. 中国音乐,2006(3):138-142.
[2]张燕.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入课堂现实文化传承与保护[J].中国文艺家,2017(8):P.291-291.
[3]罗树萱. 传播学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與保护[J]. 民族艺术研究,2012(1):50-55.
[4]贺湘.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音乐作品《雀跃》创作思考[J]. 民族音乐,2019(3):50-51.
[5]童欣雨. “音乐与文化”视角下的南方少数民族史诗特性研究——以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为例[J]. 音乐时空,2020(2):16-19.
[6]许珺,马铭.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状与传承分析[J]. 大众文艺,2020(7):252-253.
[7]马宝琳. 云南高校音乐学专业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路径[J]. 音乐时空,2019(7):89-92,68.
[8]路猛. 云南西南跨境少数民族节日仪式的文化创新发展探究[J].大众文艺,2019(1):23.
作者简介:邓家堃(1989-),男,河南郑州,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单簧管演奏与教学、音乐理论、高等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