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1-12-13李爽

婚育与健康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效果

李爽

【摘 要】目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的160例上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OAA/S评分、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顯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手术;临床应用效果

上肢骨折是所有骨科疾病中非常常见的类型,患者大部分为老年群体,对于老年上肢骨折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一般均可获得显著的效果,而由于手术应激较大,而患者的年龄也比较高,因此对手术的耐受性比较差,这就对手术麻醉具有更高的要求,如何选择有效的麻醉方案直接影响着手术效果[1]。本研究以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的160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的160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核磁共振或CT检查证实为单侧上肢骨折;(2)患者均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级~Ⅱ级[2];(3)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入选患者(或监护人)均了解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协议。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肾、肝、肺等重要脏器疾病;(2)恶性肿瘤者;(3)半年内存在骨折病史者;(4)对本次麻醉药物过敏者;(5)合并有精神疾病史或存在认知、沟通障碍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21岁~77岁,平均年龄(48.63±3.85)岁,其中肱骨干骨折14例,桡骨骨折16例,手部创伤15例,上肢多部位手术13例,肘关节手术22例;观察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22岁~78岁,平均年龄(47.98±3.73)岁,其中肱骨干骨折16例,桡骨骨折17例,手部创伤16例,上肢多部位手术14例,肘关节手术1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情类型等基线特征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两组患者手术前八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 h开始禁饮,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立即为其开通静脉通路,并给予吸氧等常规处理,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对照组患者采用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法为:麻醉体位选择仰卧位,患者保持头偏对侧,麻醉侧上肢保持垂直外展状态,呈行军礼状,穿刺点选择在腋窝选取腋动脉搏动最高点,常规消毒后与腋动脉呈10°~20°方向缓慢进针,当穿刺针出现异感或者穿刺针随动脉搏动而摆动的时候查看回抽是否有血,没有血液的时候可开始注射麻醉药物,本次使用的麻醉药物为浓度为2%利多卡因和罗派卡因1:1混合,剂量10ml;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措施为:麻醉体位选择仰卧位,保持头偏对侧的姿势,保持手臂与身旁紧贴,使锁骨头得以充分暴露出来,用手触摸肩胛舌骨肌、前斜角肌间沟所形成的倒三角,穿刺点选在锁骨下动脉搏动处,常规消毒后沿着垂直方向进针,当穿刺针出现异感或者穿刺针随动脉搏动而摆动的时候查看回抽是否有血,没有血液的时候可开始注射麻醉药物,麻醉药物为浓度为本次使用的麻醉药物为浓度为2%利多卡因和罗派卡因1:1混合,剂量20ml;观察组实施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体操作为先实施肌间沟阻滞,麻醉药物为浓度为本次使用的麻醉药物为浓度为2%利多卡因和罗派卡因1∶1混合,剂量15ml,观察5min后若患者没有出现异常则实施腋路阻滞,注入局部麻醉药(药物剂量相同)。

1.3 观察指标以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OAA/S评分、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药物使用剂量、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OAA/S评分、苏醒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效果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钛镍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超声诊断应用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对照研究
腹腔镜在粪石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