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实施的背景、原因及教学建议

2021-12-13王有鹏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深度学习

摘要:深度学习在我国兴起,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绝非偶然,有其实施的国际背景、课程改革背景和教学改革背景。深度学习的实施,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成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实现学生幸福生长的美好愿望。实施深度学习,要求教师实现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创新助力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聚焦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形成促进深度学习的教研共同体。

关键词:深度学习;实施背景;实施原因;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1A-0007-05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本文试对实施深度学习的背景、原因进行解析,并就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深度学习提出几点建议。

一、深度学习实施的背景分析

(一)与时代同行——深度學习实施的国际背景

近年来,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其主要原因为:一方面,数字时代需要的人才素养与以往有着极大的不同;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深度学习的发展、推进提供了可能,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广度和深度[2]。因此,我国也应重视并实施深度学习。

1.信息时代对学习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人类已经跨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大数据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改变了对未来人才素养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改变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以全新的方式和手段从事学习生活,积极探索深度学习。

2.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焦点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的发展靠人才,要想占领科技制高点,就需要拥有高科技人才。符合高科技要求的人才,应该是基础理论扎实、应用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来培养。

3.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对人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主旋律,但是战争仍会发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外,虽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但是逆全球化的潮流也在兴起,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仍然任重道远。国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国际突发事件也时有出现,对人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是能够进行深度学习的人,是能够应对复杂局势的人,是既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又具有世界胸怀的人。

(二)与课改同行——深度学习实施的课程改革背景

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20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改革成果。但是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仍然没有很好地完成,必须进一步深化,着力推进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深度学习的实施,就是为了满足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1.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并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3]130从课程改革的现实状况看,转变学习方式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仍然要在转变学习方式上下功夫。深度学习致力于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3]13深度学习力求改变单纯注重知识学习的问题,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注重学生健康人格、良好修养、优秀品德、崇高精神的培养,从而真正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3.实现课程内容的转变

本次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14深度学习努力改变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浅层学习,力求展现给学生丰富、鲜活、生动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下去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去学习,结合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去学习,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的转变。

(三)与教改同行——深度学习实施的教学改革背景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正持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也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挑战。深度学习的实施,就是为了适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1.克服课堂教学实践领域的弊端

郭元祥教授认为:“近十年来,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十分活跃,各种教学模式、课堂策略和技术层出不穷,但大多数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停留于师生教学程序简单翻转和师生教学时间粗暴分配的层次上,所谓‘有效也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占有和解题能力的有效训练,学生的变化充其量仅仅是知识量的改变。”[4]卷首语由此可见,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处于浅层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课堂教学实践领域存在的弊端仍然比较明显,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浅层学习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深度学习的实施,就是力求超越仅仅满足于有效占有书本知识的现状,超越仅仅满足于技术层面的教学改革,把教学引向深度教学,把学习引向深度学习,努力克服课堂教学实践领域的各种弊端。

2.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

郭元祥教授指出:“坚定地树立‘育人为本理念,辩证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目的与手段、时间与空间,以及知识与能力、知识与美德、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等关系,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重组课堂教学结构、再造课堂教学秩序、重构课堂教学文化,丰富课堂的教育涵养,提升课堂的发展性,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4]卷首语深度学习的实施,就是为了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通过辩证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通过重建、重组、再造、重构课堂教学的各种要素,把深度学习做细、做深、做实,实现发展性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追求。

二、深度学习实施的原因分析

实施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选择,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信息时代教学变革的结果,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举措。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深度学习的实施,就是为了落实这个根本任务。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知识,学生强化记忆学科知识,习惯死记硬背,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学习过程缺乏互动,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第二个层次是学方法,学生关注学习方法,关注学习的有效性,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对学科知识和技能掌握比较熟练,学习有些主动,能够通过活动去体验和感悟。第三个层次是学态度,学生对学习有较高兴趣,学习状态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参与课堂活动比较积极。第四个层次是学做人,学生的视野从知识学习扩大到情感体验、道德品质、精神境界、博大胸怀等方面。前两个层次,关注点还是学习成绩,还称不上是深度学习,第三、四个层次就属于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更多聚焦的是学生的兴趣态度、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高贵的灵魂、高尚的品质、崇高的精神等,可见,深度学习的实施,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

当前,基础教育追求“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成为新一轮教學转型的方向[5]。为了顺利实现教学转型,顺应核心素养培育对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就应该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首先,深度学习的目标要指向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能力目标的实现,更不仅仅是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应该充分关照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培育。只有这样,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才能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也才能落到实处。

其次,深度学习的过程要指向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要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深度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去,包括落实到学习素材的选用、教学情境的创设、有价值问题的设置、高阶思维的培养、课堂活动的开展等各个方面。

(三)实现学生的幸福生长美好愿望

从教育的角度看,知识与学生的相遇,最根本的标志是一切进入学生发展历程的知识都应赋予学生“成长意义”。此时,知识对作为知识再生产主体的学生而言,所涉及的不完全是“真理问题”,而更是“幸福问题”[4]11。赋予学生“成长意义”,关注的就是学生的生长;知识涉及的是“幸福问题”,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幸福。可见,深度学习的实施,是为了实现一个美好愿望:学生的幸福生长。

首先,深度学习重视学生幸福。重视学生的幸福,是深度学习的必然追求。其一,深度学习是和谐之旅。深度学习的过程既追求师生和谐、生生和谐,也追求学生自身生长的和谐。学生沐浴着和谐的阳光,自然是幸福的。其二,深度学习是快乐之旅。深度学习的过程追求满足学生学习的快乐需要,追求学习的趣味性、生动性。快乐萦绕在学生身边,自然是幸福的。其三,深度学习是智慧之旅。深度学习的过程是思维深度激发的过程,也是学生智慧增长的过程。学生拥有了智慧,自然是幸福的。

其次,深度学习重视学生生长。重视学生的生长,是深度学习的必然选择。其一,深度学习是智慧生长。深度学习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力求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有灵性。其二,深度学习是生命生长。深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其三,深度学习是人文生长。深度学习引导学生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关注学生人文情感的培育、人文精神的激发,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其四,深度学习是德行生长。深度学习关注德行的培养,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深度学习实施的教学建议

深度学习,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教学设计、每一节课堂、每一个教学活动之中。

(一)努力实现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教师的教学思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的理性认识与思考,具体表现为相应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智慧等方面。

第一,树立适应深度学习要求的教学观念。一是树立新的教学目的观,由旧的、停留在知识层面传授知识的教学目的,转变为新的、超越知识层面,指向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和素养全面提升的教学目的;二是树立新的教学内容观,由旧的、过于注重书本教学内容的观念,转变为新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观念,重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重视及时补充体现时代特点、反映社会现实的教学内容等;三是树立新的教学主体观,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旧的、僵化的师生、生生关系,树立真正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树立生生之间是学习密切合作者和休戚与共的学习共同体的观念;四是树立新的教学方式观,改变旧的、机械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观,树立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教学方式观。

第二,运用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改变过去单纯、单调的讲述教学方法,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教学法等各种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

第三,拥有实施深度学习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准确的判断能力。要拥有实施深度学习的教学智慧,教师就要做具有较高教学智慧水平的智慧型教师。一是摆脱狭隘、片面的教学理论认识的束缚,确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二是摆脱过分依赖固定的教学模式,过分追求教学流程的统一化、精确化的束缚,追求教无定法,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创造性,充分体现教学智慧;三是摆脱教学改革的功利性追求,着眼于教学智慧的迸发,着眼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二)创新助力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实施深度学习,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创新助力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积极实施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要着重把握两点: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的视角要从原来的关注教材内容,转变为现在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只有实现这种设计视角的转变,才能为深度学习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第二,教材的使用要从原来的关注教材内容,转变为现在的关注学生,而教材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学习资料”。只有这样使用教材,才能把教材变成“学材”,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才能把深度学习变成现实。

(三)聚焦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深度学习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努力聚焦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只有找到真实问题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诸如教学目标如何达成,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落实,教与学的方式如何改变,自主学习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开展,探究学习如何落实,高阶思维如何训练,关键能力如何培养,学科素养如何提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完成,等等,都是需要教师努力聚焦和解决的真实问题。这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课标,努力钻研教材,用心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备课,认认真真上课。

(四)形成促进深度学习的教研共同体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有效实施深度学习,要求本学科、本年级的教师组成面向课堂的教研共同体,共同研究深度学习,共同观察和研究課堂,共同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学习路径、学习障碍点、学习困惑点,共同研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等。要形成真正促进深度学习的教研共同体,就应该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并且及时进行教研工作的检查、督导、评价和奖惩,持续推进教研共同体建设。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的兴起,有其国际背景、课程改革背景和教学改革背景。深度学习的实施,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成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实现学生幸福生长的美好愿望。实施深度学习,教师应该变革教学思维方式,创新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聚焦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形成促进深度学习的教研共同体。

参考文献:

[1]王有鹏.学生深度学习的知识观阐释[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3):28.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郭元祥.深度教学研究.第一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

[5]贡和法.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新探[J].西安: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高中),2016(6):18.

责任编辑:赵赟

收稿日期:2021-08-25

作者简介:王有鹏,临沂实验中学(山东临沂,276000),山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