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设
2021-12-13王梅芳
王梅芳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组成内容,群文阅读比传统阅读教学更具特色,能够更加突出学校特色文化课程的基础建设,对提高校园整体文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良好的驱动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使用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可以合理扩展小学阅读教学方法,增加学生阅读文章的总数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塑造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5-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5.073
作者简介:王梅芳(1980.11— ),女,汉族,甘肃古浪人,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尽管群文阅读已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活动,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成果来看,具体应用效果却差强人意,严重影响了学生更好地通过群文阅读获取语文知识。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滞后
教师对群文阅读没有深刻理解,即使有些教师对群文阅读有一定的把握,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很少实施,导致理论基础研究和课堂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偏差。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束缚,以“提高成绩”作为教学活动的总体目标。然而,群文阅读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实际效果,群文阅读教学耗时长,教师必须进行长期的课程计划准备,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无形中阻碍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1]。
(二)文本选择不合理
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时,由于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没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因此对群文阅读的认识不科学,片面认为群文阅读就是把多篇文本简单综合到一起,然后再呈现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往往会缺少明确的议题,使群文阅读课堂教学逐渐趋于盲目。此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紧密结合议题,选取关联性较强的阅读文本并加以整合。但是在实际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无序随机地匹配2-3篇文章,对文章之间的关联性不加以强调,并且在选取文本时不注重合理调整文章篇幅,导致某些阅读文本过长或过短,不能协调统一,无法确保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三)教学过程单一
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执教能力。但是,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法时,普遍都会采用“提问—文本阅读—思考—交流表达”这一教学流程[2]。从长远来看,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会导致课堂教学失去生机与活力,降低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教学评价单一
现阶段群文阅读教学法逐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然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却尚未建立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还是立足于传统的小测验来实施评价,测验题目不具备良好的开放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教师在制定群文阅读教学评价的细则时并不具体,最终导致教学评价不科学、不完善。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设
(一)立足单元主题展开实践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各单元课文都会围绕一个不同的主题展开。群文阅读能在一个单元的学习过后,根据主题引导学生扩充知识,让学生站在多角度的层面研究本单元内容。立足于单元教学主题实施群文教学策略的核心流程在于:总结单元主题—大体了解文本内容—划分阅读内容—精读精彩部分—扩展阅读材料[3]。单元的课程内容学习结束后,教师收集并选择与模块主题风格相似的文章以供学生阅读。在阅读文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概念,使学生可以独立阅读并展开讨论交流。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指出阅读文章的方向,并为学生学习和讨论提供一些指导性问题。在学生阅读文章并与同学交流之后,可以邀请几名学生上台进行演讲。这个沟通交流的过程也是拓展知识的过程,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后,可以及时调整自身的阅读思路,深化认识与理解。在整個交流过程中,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阅读学习能力,因此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也不同,有的学生认知可能稍显肤浅,但这也是他们通过努力收获的果实,教师要尊重、肯定并赞扬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立足文章关联,合理选取文本
教师在给学生选取群文阅读的内容时,需选取关联性强的文本,也就是选取主题相同的文章,增强文章之间的联系,防止选择毫无关联的阅读文本。基于此,教师在选择文章内容时应格外谨慎。如何正确连接所选文章内容并生成一组群文文章,是所有教学课程的基础。在开始群文阅读之前,教师要确定课程目标并为此选择合适的文本内容,连接起各文本的同时,还要发挥其过渡作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对文章内容的主要思想、创作者和题材进行分类,结合学生的具体阅读水平和思考能力,进行文章内容的选择,确保整体阅读层次鲜明,文章联结密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语文水平。这也充分凸显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过程,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性,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选择最适宜的阅读文本,以确保学生能够彻底消化文章并取得新的收获,进一步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科学选择阅读议题
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贯穿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直接决定了群文阅读开展的质量。通俗来讲,群文阅读的议题就是“可供师生进行讨论的话题”。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议题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结合教材内容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现行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单元,确定群文阅读议题。同时,在每一个单元前面,还包含着内容丰富的导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的阅读策略,确定阅读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唯有对现行的语文教材进行全面、深度的分析,从多个角度生成、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2.依据学生需求、兴趣确定议题。群文阅读旨在服务学生。因此,教师在选择群文议题的时候,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兴趣、需求的群文阅读议题,最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群文阅读中。3.结合学校、地方特色确定议题。教师在设计群文阅读议题的时候,还要立足于学校、地方的特色文化,选择更加具有地方特色的群文阅读议题。4.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确定群文阅读议题。教师在科学设计群文阅读议题的时候,要紧紧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设计具有开放性、冲突性、议论性的群文阅读议题,促使学生在开放性的群文阅读模式下,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培养阅读能力
将群文阅读策略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本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让学生积累阅读方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阅读方法,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从实践上讲,教师应在阅读文章的全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阅读研究方法,将其熟练掌握以及应用,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首先,教师在阅读课上选择一篇文章让学生展开快速默读,然后简要分析文章内容;随后再进行扫读,通过对文章中关键词句的详细分析,提高学生句子的积累程度,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体验文章想要表达的感受。但是,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只重点讲解一篇独立存在的文本是不行的,教师需要以一组文本为单位展开重点版块的归纳研究。在此期间,教师还需带领学生展开头脑风暴,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出发展开阅读学习。
(五)建设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后,教师要致力于打造匹配度高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确保群文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首先,制定科学的评价量表。为了更好地提高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编制科学合理的评价量表,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需将学习方式、过程、状态、情感等相关指标纳入其中,确保群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客观、全面。其次,就评价形式而言,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时,要立足于多种形式,除了随堂测验外,还有学习档案、问卷调查等,针对学生的群文阅读效果给予多样化评价,提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六)群文阅读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与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知识与信息的数量每天都在攀升。学生想要掌握全部的知识信息是绝对无法实现的。此时教师身为领航者,就要将有益的、最经典的知识传递给学生。首先,一名优秀的领航者要积极勤奋地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与操作流程,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发展并完善自己。倘若不能积极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无法考虑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就会导致学生的群文阅读范围只能局限于课堂。其次,想要确保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还应广泛涉猎与语文学科有关的多种知识,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最终实现各种阅读知识的融会贯通,并有效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由于群文阅读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教学模式,并无捷径可走,眼下只能依靠小学语文教师多阅读、多思考、多研究,重视课内外教学资源的积极整合与利用,扩大实践教学范围,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學,从而迎来新局面、取得新突破、收获新成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法具备较强的实效性,能给传统阅读教学进行有效补充,为其开辟新路径,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36.
[2]刘晓菊.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54.
[3]贺军.加强群文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J].天津教育,2020(2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