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13毛红丽
摘 要:以往,教师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为了有效解决以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内容过于枯燥、氛围过于僵硬的问题,教师需要将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中,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化对于语文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文章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创设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5-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5.006
作者简介:毛红丽(1971.9— ),女,汉族,甘肃庆阳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所谓创设情境教学法,主要指的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基础能够更加稳固,同时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传输的过程中,要能够通过规范教学体制的搭建以及一些先进的资源设备,建立完善的语文知识传输体系,促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真正解放自己的思维,使自身的技能操控能力与智力等级都能得到同步提升。而根据这一思路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则能够清晰地在课堂上界定教学主体,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创设情境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关理论中不仅融入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还融入了认知流程的相关因素,非常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现愉快学习。
一、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营造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吸引
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使课堂教学效果能够真正得到保证,教师需要能够在课堂上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借助情境教学法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进行优化,实现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在实际应用情境教学法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重视突出教学内容的基础地位,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能够得到有效吸引,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优化。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中,由于这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设计来进行课堂导入,进而达到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1]。教师在实际为学生设置问题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情境中的问题需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情境,进而有效引发学生的课堂学习思考。而在学生回答完教师的问题之后,教师则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对于表象知识向理性知识的升华。高质量的课堂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相比于教師以往单纯进行知识讲解的方式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更新颖,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更加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借助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使教学方法更趋向于多样化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往往很难实现对于课文内容的完美复制,这也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创设情境教学法敬而远之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也不再需要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以及空间范围之内,教师可以尝试借助班级的多媒体设备打破课堂教学的空间以及时间限制,使课堂教学能够由课堂的范围延伸到课外,进而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改变以往课堂上单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通过想象去感受语文文本内涵的教学模式。将课本中所描绘的场景借助多媒体技术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充分发挥新的教学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投映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为学生营造一个虚拟的文本实践[2]。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观看教师所展示的材料,能够更好地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当时写作过程中,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生活经历给其思想以及情感带来的影响。如此一来,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营造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更趋于多样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学效果,实现整体教学效益的提升。
三、在教学中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所见所感都十分有限,但是他们对于自己身边的生活却有着较高的熟悉度,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尝试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呈现在课堂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减少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感到亲切,进而帮助学生集中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注意力。知识多是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而语文知识更是生活的高度升华,生活的外延与语文知识教学的外延基本可以看作是等同的,但是语文知识的内涵则要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学生现实生活的内涵,而语文知识也可以看作是对生活中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浓缩。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刚开始接触语文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对于一些他们还不够熟悉的内容来说,由于对于知识的陌生感,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而为了使这一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师就可以尝试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不仅可以被应用于常规的阅读以及写作教学中,同时对于生字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课堂上,教师可以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相关的生活场景,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他们进行想象,促使学生能够将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与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不仅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教学中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语文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而音乐同样有类似的作用,通过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果说文字艺术是有国界的艺术的话,音乐则是无国界的艺术。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更高质量的开发,还能够通过与音乐教学情境与语文文本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深化学生对于课文文本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就可以尝试根据本节课需要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在充分考量文本情感基调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背景音乐的配置,将音乐的感情与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借助音乐对于氛围的渲染,使学生能够对于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感悟,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蕴含的中心思想。通过课堂中音乐与文字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五、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故事情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想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故事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特点的影响,往往对生动有趣的知识内容更感兴趣,而故事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尝试为学生营造故事情境,借助教师在课堂中营造的故事情境,促使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到有效发展。而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自己设计的道具或是具有特殊形态的模型,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或是自主思考的方式,对故事的内涵进行分析。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认识到故事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一些成语故事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对于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能够有更加深入的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感悟成语故事的内涵,学生通过扮演成语故事中的角色人物,也能更好地走进故事内容的情境之中,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字理解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同时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有着重要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情境营造中融入各种实物资源,提升课堂情境的真实性
教师在为学生营造课堂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为了使所创设的情境能够具有更高的真实性,教师可以将各种实物资源引入到情境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回归到文本的理解中,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考量,实现学生文字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学中教师在针对某一事物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观察这一事物,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实物资源带到课堂中,方便学生结合课文描写进行观察,进而说出自己的观点。在针对风景描写有关的文本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现场拍照。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则可以借助班级的媒体设备,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风景的特点。通过实物资源营造课堂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于景点的特征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无论是在后续的文本练习环节,还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环节,乃至于在学生的写作练习环节,这样的教学方式都是非常有益的。虚拟的课堂情境难免存在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的问题,教师通过将实物资源引入到课堂情境中,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情境的真实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受到感染,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文学.创设情境打造有效课堂——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J].才智,2015(13):170.
[2]朱言刚.基于“活的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8):49.
[3]刘天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低效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7(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