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2021-12-13帕沙古丽艾呢瓦尔

医学与社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市州北疆南疆

帕沙古丽·艾呢瓦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10007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增强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协调性,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在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发展的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地域分布广泛、人口相对分散,其医疗卫生资源呈现出各地市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发展趋势,新疆的医疗卫生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乌鲁木齐等北疆大城市,而南疆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则比较匮乏[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分布的不均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医疗卫生的需求,阻碍了新疆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新疆医疗卫生事业与新疆经济、政治、文化协同发展。目前学者们对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已有较为深入的探讨,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和地理面积配置的优越性比较,医疗卫生资源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的配置情况、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但研究新疆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特征与发展趋势的文献相对有限[2]。本研究立足于新疆实际情况,将研究对象“新疆医疗卫生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空间,将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新疆14个地市州同属一个层次,在现有的文献基础上尝试静态与动态结合,在整体上评价新疆医疗卫生资源2002-2018年的均衡特征和发展情况,并发现其运行和发展过程的规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医疗卫生资源数据和人口数、地理面积数据来源于2003年至2019年的《新疆统计年鉴》及从新疆各个地市政府信息网站。本文研究对象为新疆14个地市州(不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医疗卫生资源,将新疆划分为北疆,南疆,东疆。数据说明:新疆统计年鉴更新至2019年,并对于个别缺失数据采用数据平滑的方法插值。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静态指标特征

新疆14个地市州2002-2018年平均每万人医疗卫生资源的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平均每万人医疗卫生硬件资源数量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新疆14个地市州的每万平方公里医疗卫生机构数于2002-2018年相对不均衡增长,2002年至2008年阶段呈下降趋势,2009年开始逐步增长,2016年又开始降低;而平均每万人床位数在2002-2018年期间呈逐年增长趋势,相对均衡增长。

表2 平均每万人医疗卫生软件资源数量变化情况

从医疗卫生软件资源情况表可知,2002-2018年新疆14个地市州的平均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在不断地增长,增长速度比较平稳;执业医师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执业助理医师数量逐年呈波浪式下降;注册护士数逐年增长,增长速度较快且超过了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增长速度;药剂人员、检验人员等软件资源也在逐年均衡增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新疆14个地市州的医护比例先呈上升趋势,后呈下降趋势,最终下降到2018年的1.0∶0.9,充分说明了新疆14个地市州医护资源的分配不均匀和发展不均衡。

2.2 动态指标特征

2.2.1 医疗卫生资源几何平均增长率变化情况。从表3地市州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变化看,2002-2018年在各个区域内各项医疗卫生资源增长速度较为不均衡。乌鲁木齐的各项医疗卫生资源增长速度较快,而且增长量较多,克州各项医疗卫生资源增长为不均衡增长。各地州市的医疗卫生床位数、卫生人员、技术人员、平均每万人口床位数等几何平均增长率均为正增长。

表3 医疗卫生资源几何平均增长率变化情况(%)

2.2.2 医疗卫生资源-经济均衡指数。新疆14个地市州医疗卫生资源-经济均衡指数变化情况。表4数据结果显示2002-2018年新疆14个地市州的机构数-经济均衡指数波浪式变化,均衡程度较低;床位数-经济均衡指数虽比其他医疗卫生资源高,随着时间推移指数变化幅度较大,均衡程度低;相比其他医疗卫生资源,执业助理医师的经济均衡指数均衡程度较好。比较各项卫生资源项目均衡指数发现,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的经济均衡指数普遍较低,充分说明了同期不同医疗卫生资源与经济财富之间的均衡程度较低。

表4 新疆14个地市州医疗卫生资源-经济均衡指数

2.3 均衡发展特征

2.3.1 新疆14个地市州医疗卫生资源标准差值变化情况。表5数据显示,2002-2018年新疆14个地市州医疗卫生建设成效显著。医疗卫生资源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机构数σ值逐年增加,充分说明新疆14个地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分布的均衡性差异越来越大;医疗卫生平均每万人的床位σ数值呈波浪式增长趋势,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在不断扩大。平均每万人的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指标数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增加量微乎其微。

表5 医疗卫生资源标准差值变化情况

2.3.2 2012-2018年新疆14个地市州医疗卫生资源变差系数值变化情况。表6通过对2002-2018年新疆14个地市州医疗卫生资源不同类型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相对计量(变差系数)进行比较,新疆14个地市州各项医疗卫生软件资源的变差系数值之间的差异较大,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离散程度也在不断扩大。与其他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比较,床位数变差系数值变化情况比较稳定,离散程度较小,说明新疆14个地市州床位数的配置情况较为均衡。

表6 医疗卫生资源变差系数值变化情况

2.4 医疗卫生资源的发展趋势

新疆14个地市州医疗卫生资源在2012-2018年的发展趋势。从图1可知,新疆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机构数、平均每万人床位数的σ收敛趋势图从2006年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着波浪式往下趋势,说明2006年开始各地区之间医疗卫生硬件资源趋于收敛。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的σ收敛趋势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波浪式向上的趋势,新疆14个地市州医疗卫生软件资源分布的收敛性较差,差距不断扩大,不均衡发展。

图1 2012-2018年新疆14个地市州医疗卫生资源σ收敛趋势

3 讨论

3.1 新疆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较大,但需要调整结构

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在注重质量的提升的同时也要让每位公民享有均等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2002-2018年新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日益增加,各项医疗卫生资源的绝对数量以及平均每万人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结构方面需要调整。

新疆拥有的医疗卫生资源低于我国其他省市,尤其是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注册护士等医疗卫生软件资源比较匮乏。新疆不同区域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综合发展不均衡,优质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区,南疆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在不考虑地理和人口情况下,南疆地区的机构、床位等硬件资源的拥有量相似甚至超过北疆地区;但是在考虑人口和地理分布后,北疆地区的每万人平均床位数和机构数远远超过南疆地区,政府对北疆地区硬件资源的投入高于南疆地区。作为新疆首府的乌鲁木齐市拥有全疆较多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高学历医疗人才队伍,北疆地区的医疗卫生软件资源远远高于南疆地区。

这与新疆长期形成的地区人文习俗差异、特殊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疆地理面积大,人口分散,卫生机构等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有一定难度[4]。南疆地区以维吾尔族为主,可接受的医疗教育资源稀少,医学人才缺乏;北疆地区以汉族为主,可接受的医疗卫生资源丰富,有利于吸引各民族医疗卫生人才。高等医学学府分布不均衡,北疆拥有三所高等医学学府;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交通和基础建设差距较大,南疆地区与乌鲁木齐以及内地发达城市的距离较远,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南疆地区与医疗卫生资源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交流与学习[5]。

3.2 新疆14个地市州医疗卫生资源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从时间序列数据看,随着新疆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本应有所提高,从新疆14个地市州的医疗卫生资源-经济均衡指数变化情况看,均衡指数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均衡程度较低,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新疆各地区人均GDP逐年提高,北疆地区和东疆地区的人均GDP均高于南疆地区,但其余北疆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程度远不及乌鲁木齐,以克拉玛依为例,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乌鲁木齐,但其拥有的人均医疗卫生资源远远低于乌鲁木齐。各地财政支持力度、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卫生资源与经济发展均衡发展。在各地市州经济非均衡发展基础上,医疗卫生资源的非均衡状态有一定客观合理性,但必须重视南疆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均衡发展,完善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机制,让新疆人民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医疗卫生资源,使经济财富的拥有程度和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程度相一致[6]。加强卫生系统和政府干预,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程度[7]。

3.3 经济发展不均衡是新疆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性的主要原因

结果显示,新疆各项医疗卫生资源的标准差值和变差系数值随着时间的变化日益变大,离散程度不断扩大,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均衡性日益严重。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差异成为影响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原因,新疆医疗卫生资源的存续是以各地市州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其均衡发展必须依靠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为依托[8]。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使得人们为获得医疗卫生服务付出更多的成本,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经济发展越好,意味着可能存在更强的购买力[9]。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北、东疆地区,而且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程度日益扩大,南疆地区的人们为获得相同的医疗卫生资源需要付出更高权重的成本。经济因素是造成健康不平等的根源[10]。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应致力于促进南疆地区经济更快速增长,加大中央对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导向和政策支持力度,缩小与北、东疆地区的差距,从而根本上改变新疆医疗卫生资源发展失衡。

3.4 新疆医疗卫生软件资源的不均衡程度更为严重

结果显示,新疆14个地市州医疗卫生硬件资源的σ收敛趋势波浪式下降,而软件资源分布的收敛性较差,差距不断扩大,不均衡发展。

我国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非均衡状况不断改善,硬件资源的改善速度高于软件卫生技术人员数资源[11]。根据双因素理论,由于北疆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较南疆地区具有较好的工作环境、薪酬水平、晋升条件等激励因素,医疗卫生人才引进机制完善,南疆地区的优秀医疗卫生人才更愿意在北疆地区就业,从而导致南疆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的流失[12]。建议有关部门重新审视医疗卫生资源需求的衡量标准和分配过程,加大新疆医疗卫生软件资源配置的调整力度,在南疆地区院校通过增设医学院,鼓励开办更多专门学校培养相关人才[13]。对于人口密度小的南疆地区更多地考虑按地理面积配置,北疆地区更多地考虑按人口,改善南疆和北疆间的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状况[14]。

4 结论

建议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各地市州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让政府积极参与制定医疗卫生资源相关政策,并动员各级政府部门对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实行相关政策的过程进行监督。始终坚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目标——追求效率的公平,在实现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增长的同时保证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发展。政府部门应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过程采取全民参与机制,充分了解不同居民的需求,充分征询广大民众的意见,充分尊重民族民俗习惯[15]。推动南北疆医疗卫生资源协同发展,南疆地区加强改善引进医疗卫生人才的措施,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向南疆地区倾斜。南疆地区要制定引进医疗卫生人才的优惠措施,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医疗人才队伍的布局,加强护理人才的质量培养,使护理资源能充分有力得到分配和使用,增强医疗卫生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解决南北疆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大力发展南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缩小两个地区之间医疗卫生资源发展不均衡的差距,努力实现新疆各地市州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化新疆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促进新疆医疗卫生事业与新疆经济、政治、文化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市州北疆南疆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北疆博物院建筑初探
北疆纪行
筑梦南疆
铸梦北疆
——军旅写生作品展
北疆情怀
试论市州开放大学与市州电大的联系和区别
新疆南疆一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