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文学“思政树人”功能的依据、误区及实践探索
2021-12-13朱禹函成何珍王凤英
朱禹函,成何珍,王凤英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2020年12月9日,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284号(教育类316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强调:“加强包括挫折教育在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1]这一表态不仅是对政协委员关心教育的回应,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举措。其实,政府有关部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来已久,早已统筹利用各方资源,力图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然而,仔细梳理那些实践路径,不难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集中承担了挫折教育的重任,而其他课程由于不属于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体系,所以未能充分发挥课程优势。英语文学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英语课程,具有课时多,周期长的特点,理应承担加强挫折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重任。本文以英国文学经典《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围绕挫折主题,挖掘和运用作品内部的思想内涵,详细介绍英语文学课程思政树人的依据、误区和实践路径,以期拓宽课程思政的课程范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 英语文学思政树人的依据
虽然英语文学以西方文学作品为载体,但经典文学作品即使语言形式有差异,思想内容却具有共通性,能担负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新人的重任。英语文学不仅以优美的文字、曲折的情节和多变的人物而流芳,还因其承载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和思想追求,自然而然成为挫折教育的宝库,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自觉。况且,在英语文学中进行思政树人教育看似一时兴起,实则一以贯之。
(一) 政策依据
从2004年起,有关部门连续颁布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到十九大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不离德育、智育、体育的初心使命。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而对于非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体系的课程,总书记也要求“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2016年12月30日,教育部联合原国家卫计委等22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对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和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出指导意见。2018年7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新要求,“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3],以此确立了教育最终是为立德树人服务。
这些讲话精神和政策文件,从外部为大学课程的设置、为课程内容的设计及教师个人的发展等多个方面都指明了方向。然而,把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把知识传授与心理建设相统一,把育人育心相协调,不仅是政策文件精神,还应该是课程自觉。
(二) 课程依据
自从英语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以来,教学内容不断根据时代需要而改变,其中心和重点也随之改变。清朝晚期,由于开眼看世界的需要,京师大学堂开设“英国文学门”,但教学重心却是就内容而学语言。民国时期,除了就文学作品来教授语言外,也开始探究作文技法[4]。此外,民国知识分子还寄希望于通过研究西方文学来启迪民智,批判封建专制思想文化[5]。
新中国成立后,英语专业在曲折中发展。1971年后,北京外国语大学组织人员编写基础性英语教材,供全国使用。当时,英语教育主要以应用为主,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外交人才,有效提高了外交人员的语言能力,但对英国文学等领域重视不够。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初期,为满足市场经济和国内外交流的需要,以英语为代表的外语专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学科框架得以确立,学科体系得到完善,对英语文学的重视逐渐加强。2000年,教育部批准实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制定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6]然而,无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重语轻文”的痼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深思,以蒋洪新、孙有中、仲伟合为代表的众多专家提出要让英语专业回归人文本位,在课程设置上也应突出“英美文学、语言学和英语国家研究(包括跨文化研究)的学科主导地位,并积极向人文学科的相关领域拓展”[7]。因为这些课程,尤其是文学课程“它既能激发学生的人文兴趣,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 同时能为学好语言和其他专业奠定各方面的基础”[8],在思维能力方面,文学课程也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综合思维、创新思维、批评性思维和道德情操”[9]。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10]2018年9月10日,教育部制定“高教40条”,要求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政策引领下,立足文学课程的本体优势,不少学者发现文学课程结合课程思政,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具有独特优势。蒋承勇等人指出:“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激活经典文本中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人格和健全心性。”[11]
虽然我国英语专业曲折发展,但一以贯之的是“我国外语专业是随着新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应运而生的……”[12]。因此,文学课程在国家发展新战略下,充分挖掘文学中的挫折元素,增强学生克服挫折的能力,是基于课程自身优势、践行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合理选择。
二、 英语文学思政树人的误区
政策鼓励和课程支持使许多学者在外语与课程思政的交叉融合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先行研究既有宏观思考又有微观实践,但除了王卓的《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和尹晶的《经典阅读与思政教育——英国文学课程思政体系之尝试性建构》等少数研究具体涉及英语文学课程思政方面,其他研究很少专注于这一课程。当然,关于外语课程思政方面的宏观研究能提供方向性指导,具体外语课程的思政研究也能提供参考性借鉴,但英语文学思政树人建设中特有的误区,仍需要进一步阐明。
(一) 理解误区:弱化专业知识,强调显性思政元素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元素在课程目标设定、课程活动安排、课堂组织、内容讲解和任务安排等各个环节都日益增多。然而,由于对思政元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理解的浅薄化,许多英语文学教师对如何协调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两者间关系存在误区。他们把思政元素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简单地理解为课堂讲授以思政元素为主、专业知识为辅,认为两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以至于专业课程中所承载的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地位已经主次颠倒。殊不知,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原本属性,而是要充分提炼其蕴含的价值基因,通过隐形渗透、元素融合等方式,在专业教学中开展包含精神指引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13]。如此观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并非“你退我进”的博弈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以文学翻译为例,思政内涵的考量是翻译专业性知识的创造性增值。如果只考虑专业知识,课堂内容主要围绕翻译标准、翻译技巧、翻译策略、字、词、句意等方面;如果再加上思政这一维度时,字、词、句意中的政治内涵也是课堂知识的重点或难点。以“台湾问题”的英译为例,在知识层面,Taiwan question, Taiwan issue, and Taiwan problem都可接受,但考虑政治正确,就必须使用Taiwan question,因为problem会产生台湾动乱的歧义,而issue会让人觉得台湾问题是一个可以由多方讨论解决的争议问题,这显然与我国的对台政策不符[14]。可见,思政元素是专业知识的有益增补,而非画蛇添足。
(二) 方式误区:贬西捧中
为践行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在文学课中增加思政元素,许多教师通过刻意选取揭露西方历史黑暗面的文学作品,以此肯定中国发展模式,进行思政树人。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文学真善美的理想叙事、自由平等博爱的宣传口号,消除了学生对西方的尊崇心理,有利于学生平视西方,但此方式不仅有违文学课开课宗旨,“提升学生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15],也容易引发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习近平同志曾借用作家雨果的话,“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16],呼吁世界各国对待不同文明应秉承开放包容之心。这也正是文学教师所应有的胸怀。诚然,英语文学中有很多阴暗面:中世纪的宗教审判所、文艺复兴时期的海外殖民、工业化时期的圈地运动、帝国意识,但正是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去客观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去培养批判思维。以英国复辟喜剧为例,它在英国文学史上早已因内容的男盗女娼和对话的污言秽语而声名狼藉。但这些现象不应是我们进行道德批判的标靶,而是深入探究的起点。实际上,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复辟时期的历史背景,我们会发现复辟喜剧是英国文化和喜剧精神在17世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同复辟社会和文化现实碰撞的结果,其产生与繁荣同西欧现代哲学观、喜剧式语言、对话和结构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这种探究式学习,既可在内容上对标“两性一度”,也可在方法上培养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 英语文学思政树人的实践路径——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
既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树人需要同频共振、教育部最新要求加强挫折教育,既然外国文学本身蕴藏了丰富的人文内涵,那如何走出误区、如何利用好英语文学课程进行思政教育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成为每位外语工作者亟需思考并予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节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详细阐释如何借助于文学文本进行挫折教育,把语言习得、文学常识和精神素养融为一体,实现知识、价值和能力的多元统一。
(一) 挫折主题思政树人
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由于其丰富的内涵,可以从不同主题进行阐释。这正是进行思政树人的理想切入点,由此进行主题研讨,突出对文本中挫折元素的深刻讨论,是落实对学生加强挫折教育、树立正确挫折观的重要手段。以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如果侧重于鲁滨逊的商业成功,会像亚当·斯密、蒲鲁东、马克思等经济学家一样,把他看成一个“经济人”,指出经济动机是其行为的主要驱动力[17]。如果侧重于鲁滨逊的精神成长,会像乔治·斯塔尔等人一样,把这部作品看成一位清教徒的精神自传,叙述着上帝如何引导“浪子回家”的故事[18]。不可否认,商业元素和宗教元素在鲁滨逊个人生存和事业成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从鲁滨逊青春期的叛逆——拒绝父亲“过中产生活”的建议私自出走,从而饱受挫折、历经万难,最后荣归故里的角度来看,这正是一部现代青年主动走出舒适圈的成长礼赞。从这一角度切入,会更契合大学生叛逆期和外出求学这两方面的心理和现实情境。
主题内容引入部分,可以以开放性问题“为何鲁滨逊会获得成功?”,让学生自由讨论。因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多次阅读和学习这部名著,多数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给出,“因为鲁滨逊对金钱的渴望”“他具有冒险精神”“上帝垂青他,总是救他于危急时刻”等答案。通过提问,教师不仅能了解学生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深度,还能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新视角,帮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来理解此书。比如,基于学生的回答:鲁滨逊渴望金钱、热爱冒险、蒙恩上帝,展开反问:如果鲁滨逊仅凭上帝的恩宠,一味冒进;仅仅渴望金钱,而不行动,不百折不饶;他能成功吗?进一步把答案导向鲁滨逊不屈不饶的个性特征。
正如肖明翰把亚当违背上帝禁令,偷吃“知识果”最终失去乐园视为“宗教意义上人的堕落”和“世俗意义上人的再生”(1)详见肖明翰:《〈失乐园〉中的自由意志与人的堕落和再生》,《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69-76。,鲁滨逊的“亚当式反叛”:违背父母告诫,流落荒岛最终衣锦还乡,同理象征着依附型鲁滨逊成长为独立型鲁滨逊。这一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他所经历的挫折。正是出海不顺,让他向上帝祷告,唤醒了沉睡的宗教意识;正是流落荒岛,让他自力更生,激发出无尽的个人潜能;正是镇压哗变,让他得以踏上归途,享受到财富的与日俱增。通过讲解,教师引导学生从另一侧面了解鲁滨逊的成功之源,加深对鲁滨逊性格特征的理解,也识得如果没有个人的主观行动和行动后的百折不挠,无论是内在渴望还是外在天恩,都无法使人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主题内容深化阶段,把鲁滨逊展示出的不屈品质与清教精神和宗教信仰相结合,进一步深挖这一品质的精神内涵。清教徒认为,“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19]。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稍显空洞的宗教观,可以通过我国传统经典《孟子》中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进行类比教学,让学生进行英译,在双语转化中仔细品味两种文化的相通之处。要顺利完成这一经典名言的英译,关键在于理解原文的意思和意指,体悟“苦”“劳”“饿”“空”这些词语的英文,理清这些磨难的原因和目的;其次,采用何种翻译策略,追求何种翻译效果,这都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时需要厘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比如,“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等种种磨难的原因在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这一观念不仅突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挫折观,还与西方宗教观不谋而合——挫折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最后给出英语译文:So when Heaven is about to place great responsibility upon a man, it will first temper his heart and mind, fatigue his bones and muscles with toil, starve him, reduce him to utter destitution and frustrate him in all his attempts so as to stir him up, strengthen his character and develop his capabilities(赵甄陶等译)。这种把心理健康教育嫁接到文学课程中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文学内容、翻译技巧的同时,附带了解和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观念,从而实现思政树人。
(二) 文学事件思政树人
仅树立“挫折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这一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知识的层级结构来看,它至少分为概念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照此,“挫折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仅仅为概念性知识,而且显得比较“虚”,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讲解文学事件——鲁滨逊如何在荒岛自救,来提炼鲁滨逊克服挫折的方法,用这一方法性知识来升华概念性知识。
当鲁滨逊发现自己独自一人存活在荒岛时,经过短暂绝望后,迅速开展自救活动。在他一系列的自救活动中,复式薄记思维方式起着重要作用。伊恩·瓦特认为,“克鲁梭的簿记良心已经确立了超出他的其他思想动机的实际的优先地位”[20]。他把所面临的坏处和好处一一列举出来,经过一番否定之否定后,鲁滨逊得出一教训“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可以归入账目的‘贷方金额’方面”[21]。然后,鲁滨逊再也不眼巴巴地遥望大海,而是真正地接受将要在岛上生活的事实,“我已经把这些事件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21]。由此可见,在鲁滨逊身处荒岛时,凭借商业中的簿记思维,客观理性地分析自身处境,迅速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把贫瘠蛮荒之地变成自己开疆拓土之所,从而在绝境中,不仅活了下去,而且过得挺好。积极心理学认为,只要人们身处逆境时,不沉溺于自怨自艾,而主动转变思维方式,就能柳暗花明。这也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至”等名言警句中共同传递的朴素真理。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2]鉴于此,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挫折事件,深挖事件背后所蕴藏的情节话语和人物思想,提炼思维方法,然后与中国传统智慧相融合,不仅在英语文学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成为可能,而且可行,更是在思维方法上,为学生应对挫折克服困难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由此,在英语文学中进行思政教育不是为了迎合有关政策的应付之举,而是基于课程内容的合理生发,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举措。课程与思政的关系,不是为达目的的拼贴,不是把思政内容生硬地塞入专业课程造成“油”“水”融而不合的窘境,而是“如盐化水”般使两者协调发展、相互融合。在英语文学中进行思政教育,从知识的层级结构上看是从概念性知识走向方法性知识的逐步深化,是“深度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路径。面对文学作品中丰富的内涵,我们应该合理利用,慎重挑选,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优秀成果进行有机融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把学生培养成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