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
2021-12-13张建军黄庆林张党省
张建军,黄庆林,张党省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培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高职涉农专业重要历史使命,同时也为涉农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但是,目前传统高职涉农专业教育面临严重瓶颈制约,难以满足国家和社会提出的新要求[1]。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在生产组织方式、农村产业结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对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非常迫切的改革需求[2],因而2018年8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文件提出了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即“四新”[3]。新农科要求对传统农科进行转型升级、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对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因此,新农科建设和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是农业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同步同向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的实践教育和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随着我国劳动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产业升级进入关键阶段,国内技术型人才供需面临结构性矛盾,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势在必行。
一、 新农科建设对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
新农科建设是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依托,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农科建设的有力支撑。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变革、全球竞争日趋激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一) 新农科建设要求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要与“四新”密切结合
新农科建设要求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致力于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符合人力资本市场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可见“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是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出发点,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依托。创新创业教育要深入融合“四新”,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代、新农业、新农村、新生态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 新农科建设要求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要与多学科深度融合
目前,世界正面临的第三次农业技术革命是以多学科、多门类技术的交叉运用为背景,农业与医学的关系、生命与环境的共生正越来越受到重视[4];而且,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快速兴起,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广泛渗透融合而不断涌现新学科、新产业。新农科是传统农业学科与现代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及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后形成的[5]。新农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6]。因此,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新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多学科交叉复合和交叉融合实现传统农科教育的提档升级。
(三) 新农科建设要求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要与新产业深度融合
新农科的“新”体现之一就是由农科与其他学科交叉复合、融合而催生出“新产业”;新农科建设要服务新产业、新业态和由此进行人力资源和专业的匹配。因此,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要结合新兴产业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与广泛渗透融合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新制造技术等而衍生的生物种业、食品产业、农业药物、资源利用、生物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创新升级。
二、 目前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传统农科办学思维依然存在,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全面根植于新农科建设之中
新农科建设要求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密切跟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推进传统涉农学科与生命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实现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紧密整合。但是,目前传统农科办学思维依然存在,围绕整个课程、专业、跨专业或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较为欠缺,同时缺乏反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性、拓展性实践[7];同时,目前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农林产业发展结合得不够紧密,缺乏与区域经济现状、社会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特色多方面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二)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没有全面植入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中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是在“教”中“创”,在“创”中“教”,两者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融合共赢。但是,目前一些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往往流于开展一些与专业不匹配活动,未能突出高职涉农专业特色,原因在于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深度植入高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因而与专业教育、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严重脱节。
(三)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孤立于高职涉农专业课程体系之外
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抓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以需求为导向,全面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升级改造,提升课程挑战度,突出农林特色;要结合专业特点和教材内容,将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深度融入教材,以课程教学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创新创业理念和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农林业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善,未能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未能突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未能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8],而是孤立地开设一些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和训练项目。
(四) 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手段落后单一,未能融入现代信息技术
新农科建设强调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于教育教学的课堂革命向纵深发展。但目前因高职涉农专业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相对较为匮乏,限制了现代信息技术潜力在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上的发挥,导致其教学方式、手段相对比较传统、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因而导致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
三、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专业供给侧改革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的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职涉农专业自身对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做出的回应,是对现有专业教育的延伸与补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及时把握新时代、新业态、新需求,对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主动适应农林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链、价值链对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从而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实现现代农业与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二是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提升农林职教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职业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农科建设要求围绕产业对农业生产的细分进行专业设置,着力建构面向农林行业需求的新农科知识体系。当前我国创新创业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就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开展创新创业,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创新链紧密融合;从单一强调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向全产业链提供科技支撑转变,从单一学科支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转变;推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紧密整合,与农业企业、地方政府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和“顶岗实习支农”工作点,解决专业教学设备与企业生产型设备之间的差别问题,实现教学、科研、转化、推广和培训的一体化,完成学生培养与企业用人无缝对接,以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支撑区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将行业企业的技术难题、人才瓶颈转化为高校实践育人的服务目标,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优化全域生态链,增强区域农业核心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学习、校内外协同。
三是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领农业职业教育多元化、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农村经济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多元化格局。因此,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要对接现代农林业发展新要求,顺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与多学科融合发展,要农工结合、农理结合、农医结合、农文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要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构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探索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四、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探索
(一) 探索构建融入“三创”、对接“三链”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校内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现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内植入创新创业“基因”
1. 探索构建融入“三创”、对接“三链”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要根据新时代的需要建立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一是要根据地区和行业特点开发设计新兴个性化发展课程和职业技能拓展课程,按相关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将核心技能及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三创”,把创新创业的要素和内涵贯穿在各专业课程和教学任务中,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的锻炼及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要根据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整合传统课程体系,围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与当地产业发展推进“知识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对接,按农业全产业链条构建融入“三创”、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链、创新链”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2. 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校内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要有效丰富实践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中。一是以校内专业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及实训中心为依托,着力构建覆盖校内各主要学科方向的学生创新兴趣小组、社团、科技沙龙、学术论坛等多形式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将较为零散的师生科研、双创实践、双创孵化项目等进行教学化改造与提升,建立跨学科校级学科竞赛平台,通过“赛训结合”激励和支持学生广泛参与创新实践,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的。
二是以区域产业、校企合作单位为依托,利用校企订单培养和实训实习基地,集聚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资源打造创新创业联盟,建立以导师负责制为基础的创新性实验研究支撑平台,开展“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立项资助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促进项目落地转化,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推进校内专业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实训中心与校外企业、实训基地有机结合、共建、共享、共创。
(二) 依托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和平台,采取融入“三创”的“三段六步提升”的职业技能培养方式,实行“三层对接式”分层施教,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1. 采取融入“三创”的“三段六步提升”的职业技能培养方式
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行业、产业、企业的协同模式,以“产、学、研”结合为培养平台,采用“三段式”安排实践教学,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职业技能培养各环节。第一阶段为职业基本技能培养及创业教育阶段,实践教学统一安排在校园或校内实验实训室,采取职业素养培养、创业教育和职业基础课程实训相结合的形式,经过“职业素养培养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实训创业教育”两步完成;第二阶段为职业核心技能培养及创业训练阶段,教学以安排在校内实习基地为主,校外实习基地为辅,采取职业核心课程实训创业训练的形式,经过“核心课程实训创业训练”一步完成;第三阶段为职业综合技能训练及创业实践阶段,计划在第三学年完成,将学生安排在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仿真或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采取综合生产实训、创业训练和顶岗实习创业实践形式,经过“综合生产实训创业训练→顶岗实习创业实践”两步完成。最后一步为上岗就业。因此,从第一阶段到上岗就业整个学习过程为“职业素养培养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实训创业教育→核心课程实训创业训练→综合生产实训创业训练→顶岗实习创业实践→上岗就业”,“产学结合、循环实训、三段推进、六步上岗”,层层推进,不断深化,既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又使校企合作便于实施,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
2. 创新创业教育实行“三层对接式”立体化分层施教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依托结合专业课程多层次构建的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立体化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和创新平台,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根据“基础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生产实践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递进提升逻辑关系,将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分为“创业教育层→创业培训层→创业实践层”三层,按“创业教育层→对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接职业素养”“创业培训层→对接校内实践平台→对接职业基本技能”“创业实践层→对接校外创业基地→对接职业核心技能”进行分层施教。
3. 采取“模块化教学、项目化训练、公司化管理”的创新创业实战训练方式
在创新创业教育训练方式上,根据企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技能模块,用“模块”概括知识点,用“任务驱动”提出技能项目,将每一个模块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通过若干项目训练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模块+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训练,探索以项目导出知识点的“项目化训练”方式;依托校企订单培养和实训实习基地,采取“公司化管理”方式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和技巧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 强化自主学习,以多途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抓手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围绕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的高度开放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多样性,强化自主学习,改革教学模式。一是升级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配方”。遵循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和养成规律,突出问题导向,尽可能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和问题为载体,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解决,将企业项目的生产标准和技术流程、创新思维、市场创业项目的运作流程和规则等创新“组合配方”融入课堂教学设计。
二是升级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工艺设计”。立足校园,运用“科研实验室、师生创客空间”等校园平台,开展创业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采用多元导师制等方式深化升级第二、第三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泛运用启发式、参与合作式、探究式、体验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微创新训练营”及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科普实践课堂”,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使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将专业教育与实际生产融合,打造课堂新生态,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四) 强化过程考核,以“四化”考核评价方式为导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强化过程考核,以“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手段智能化、考核过程动态化”为导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一是创新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以创新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多维成果”课程评价体系,创建涵盖专利发明、创意文案、论文、企业实践、参与竞赛等形式的评价体系,形成多元并包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二是革新“标准化”的评价方式,融合信息技术探索记录式评价、综合式评价等非标准答案评价方式,通过“创新成绩单”的方式,建立学生“创新档案”,评估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实施“多维”评价,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探索实施具有职教特色的以训、做、赛代考等考核方式;四是建立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实现教师发展与教学改革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