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林高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2021-12-13兰思仁
兰思仁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作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地方农林高校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并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努力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福建农林大学办学85年来,始终与祖国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懈探索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新路,成为新时代地方农林高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和典型代表。
一、 办学历程:地方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缩影
福建农林大学诞生于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时期,成长于新中国成立的火红年代,蓬勃于改革开放新时期,腾飞于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走过了85年风雨兼程、励精图治的光辉历程。其间,福建农林大学七易校址,八度分合,扎根八闽大地,历经风雨沧桑,在服务国家和福建发展进步中不断成长壮大,谱写了筚路蓝缕、弦歌不辍的壮丽华章。
(一) 肇基与初创时期(1936—1952年)
福建农林大学有两大前身,一个是成立于1936年的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科,这是福建高等农业教育的源头和发端。1940年,福建协和大学农科获批升格为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1951年2月,福建省政府接办福建协和大学,并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福州大学,农学院更名为福州大学农学院。另一个是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首任院长为著名昆虫学家严家显先生。1949年10月,福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福建省立农学院后更为福建农学院,并于1951年6月并入厦门大学,改称厦门大学农学院。
这一时期的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和福建省立农学院成立背景和办学体制虽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顽强生长、矢志办学、培育优才、兴农报国的情怀,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是借鉴先进办学模式,作为教会大学,协大农学院以美国大学为仿照对象,遵循以博爱、牺牲和服务精神,研究高深学问,养成高尚健全人格,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宗旨,在教学上推行学分制,允许学生跨系、跨学院选修课程,实行导师制。二是注重科学研究和农业推广。省立农学院坚持“教学科研推广并重”的办学理念,结合战时经济、提高农业生产需要,设立“本院与国内其它农业机关实行研究合作计划”和“遴派员生从事粮食增产督导计划”等研究项目,组织福建省农业考察团,建立“特约农家示范通讯网”。三是重视实践教学,协大农学院在内迁邵武后开辟了农艺试验场150亩,森林试验场1000多亩;省立农学院十分重视试验农场的设立,严家显院长强调“研究及推广之进行必须有适当之场所与对象”。
(二) 调整与探索时期(1952—1978年)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厦门大学农学院与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根据福建林业发展需要,以福建农学院林学系为基础,在南平市成立了福建林学院。1969年底,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在“文革”中被撤销。1972年,两校复办合并成立前福建农林大学。1975年,前福建农林大学又重新分设为福建农学院和福建林学院。
在这段时期,学校前后经历两次合并与分设,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省情和校情的发展道路。一是从先期成立中共福建农学院支部到成立福建农学院党委,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到实行党委领导下以院长为首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逐渐加强并确立了党对学校的领导。二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最初学习苏联办学模式,但经过实践,总结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办学途径,如实行“五边”(边教、边学、边劳动、边建设、边攻尖端),推行3个“三结合”(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学校、农村、科研单位三结合,在党的领导下教师、学生、工农三结合)等。三是积极服务国家农业建设总方针,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和形式不断拓展,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农学家、红色专家[1]。
(三) 恢复与改革时期(1976—2000年)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福建农学院、福建林学院分别复办了本科专业,本、专科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农、林两校逐步恢复研究生教育。1983年,福建农学院正式迁到福州金山办学。1994年,福建农学院更名为福建农业大学。1999年起,农、林两校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到2000年两校合并前,共有本科专业38个,在校生规模15000多人。
这一时期农、林两校虽然各自独立发展,但都紧跟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趋势,强化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的地位,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一是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和招生紧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如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率先试行单独考试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农村青年,学校培养“实践生”的成功实践获1993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二是高度重视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坚持在服务“三农”事业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建设学科,到2000年,农、林两校已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三是积极服务科教兴农,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研、推广与成果转化,在水稻新病毒研究、甘蔗品种资源鉴定和选育、杉木栽培和南方集体林区改革等取得突出成效。
(四) 合并与跨越时期(2000年至今)
2000年,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福建农林大学。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亲自为学校授牌,殷切期望学校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创新的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的攻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2003年,学校被列入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评价。2012年,先后成为原农业部、原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2014年,入选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在更高起点、以更大力度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2018年,学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启了建设农林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大学新征程。
农、林两校实质合并后,福建农林大学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发展重心从合并调整、规模扩张,逐步转向树立特色、重视内涵、提升服务、协调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了从农林单科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型,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85年来,福建农林大学坚守初心使命,扎根八闽大地,孜孜以求,潜心办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开放办学、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谢华安等为杰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6个学科进入ESI前1%,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拥有一支包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长江学者”、9名“万人计划”人才、6名国家“杰青”、8名“优青”、14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领衔的师资队伍;构建了拥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71个本科专业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工科和人文社科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
二、 使命担当:新时代福建农林大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农林大学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探索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新型学科体系、创新服务供给体系、开放办学体系和发展动力体系,走出了一条强化内涵、突出特色、系统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 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1. 实施“五育并举”攻坚计划
立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培养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的时代新人。对标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福建农林大学制定实施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力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常态化开展“先进人物教育引领”“学院周”“电影周”等14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探索免试推荐研究生担任辅导员制度,全面解决专职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标准配备问题。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细则》等配套制度,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依托课程和实施方式,开设“家国情怀、大国三农”的劳动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互联网+”美育课程建设和引进计划,并将体能测试作为本科生毕业条件。
2. 持续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要紧密结合新发展格局及时做出调整优化,构建对接和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要求,持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合并4个学院并组建2个新学院,调整2个一级学科和5个本科专业的归属设置,暂停13个本科专业招生,新增获批智慧农业等4个新农科新工科专业。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质量第一、分类培养、特色发展原则,以学科发展水平、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为主要依据,构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协调发展的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调整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结构,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规模达到7200多人,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合理调整涉农专业与非农专业结构,在涉农专业占比保持30%以上的基础上,发展新工科和新文科专业,培养更多复合应用型人才;设置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单列招生指标,依托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科技小院等载体,培养社会紧缺急需的交叉型人才。
3. 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
建设政治素质过硬、育人水平高超和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福建农林大学加快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校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一是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荣誉体系,不断完善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重点建设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搭建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实施百名教学名师培育计划。二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人才“百人引进”和“百人攀登”计划,吸引汇聚了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推动师资队伍增量提质,成为学校办学实力快速提升的重要支撑。学校先后新增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等国家级人才110多人次,其中“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均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福建省“百人计划”“特支双百计划”“闽江学者”等省级人才300多人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以及外校学缘比例分别提高到61%、50%和72%,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占比41%。
(二) 构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学科体系
1. 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
坚持“局部创优势,整体上水平”思路,按照“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要求,分层分类推进高峰、高原和培育学科建设,构建对接国家战略和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林学科体系,以高质量学科建设持续引领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一是实施优势学科率先突破行动。重点建设植物保护、林学、作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6个高峰学科,推动优势特色学科进入国际和国内主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二是实施国计民生急需学科加快发展行动。聚焦福建省“六四五”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加强学科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重点打造兽医学、风景园林等12个高原学科;围绕特色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有发展潜力和特色的高原培育学科。三是实施学科“标杆管理”和“目标管理”。推行“一学科一建设方案”,要求每个学科确定一个对标学科,科学合理定位发展目标;创新学科建设经费投入模式,建立投入与绩效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以来,学校的学科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先后有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6个学科进入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2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50名。
2. 培育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坚持“统筹布局、一流牵引、交叉驱动、协同创新”原则,以聚焦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技术难题为导向,重点培植和优先发展社会急需的新兴交叉学科。实施学科交叉融合发展“3+N”行动,即多学科支撑特色产业链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多学科协同创新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多学科协同培养交叉人才三大主线,以及围绕“高、精、尖、新、缺”导向,精准建设N个跨学科创新团队。聚焦布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设立先导资金,率先启动了海洋科技、智慧农业、菌草技术、绿色土木水利4个交叉学科项目。聚焦交叉学科平台和团队建设,组建了农林健康生产中心,围绕农林绿色生产、农林生物安全两个研究方向建设创新团队,重点建设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公共平台。
(三) 构建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创新服务供给体系
1. 坚持“四个面向”开展高水平科研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研坚持“四个面向”的要求,学校深入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在农林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攻关能力得到有力提升。改革科研成果评价,修订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奖励办法,建立更加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大力推进科研育人工作,将校内优质科研平台资源转化为教学、育人资源,全力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 “十三五”期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项,其中国家“杰青”2项、国家“优青”3项,在国际上率先完成甘蔗基因组、四倍体花生栽培种基因组、高质量菠萝基因组及睡莲基因组的破译工作,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含合作1项),获部省级科技奖励87项,其中一等奖19项(含合作4项)。
2.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立足闽台区位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面向现代产业体系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研究,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实现了国家级科技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一是建立“学术特区”,借鉴国际高端科研平台管理方式,组建海峡联合研究院,建设基因组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基础林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园艺植物生物学与代谢组学研究中心、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植物免疫研究中心、媒介病毒研究中心等6大创新平台,在植物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二是开展科研平台优化整合,自然科学类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由122个优化成84个协同运行,社会科学类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由33个优化成27个协同运行,并建成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入网共享仪器621台(套),仪器设备总原值突破5亿元。学校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明显,获批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建校以来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4个,为促进学校科研高质量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创新农林高校社会服务模式
学校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平台建设到基层、专家服务到基层、成果推广到基层、学生实践到基层,在服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树立了品牌,做出了新贡献。一是成立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成4个综合示范基地、17个特色产业基地和一批分布式服务站,构建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教科推一体的大学科技服务新模式,学校被遴选为国家开展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工作的承担单位。二是实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围绕福建省十个超千亿元产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升级、精准脱贫攻坚、乡村人才培育、乡村生态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闽台农业合作、乡村文化振兴、特色智库建设等八大服务工程,形成了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培育人才和推广示范“四位一体”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经验。三是树立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品牌,学校组织专家团队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打造形成了一批以科技助力宁夏固原“四个一”工程、甘肃定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项目等服务品牌,创新的生态扶贫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林草局、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生态扶贫工作方案》采纳,并向全国推广。福州定西生态扶贫合作案例被世界银行等评为2019年首届110个“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四) 构建服务国家工作大局的开放办学体系
1. 打造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高校品牌
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合作,拓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渠道,不断提高国际知名度。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平台,获批成立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亚热带作物害虫生态防控创新引智基地,以创始成员加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和“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创立了“一带一路”茶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南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获批成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学校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荣获“2017年全球先进孔院”称号。创新技术援外工作机制,与大型企业建立协同援外机制,做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菌草技术被列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重点项目,在13个国家建立菌草技术示范基地或中心,为105个国家培训学员近万人。
2. 深化推动闽台教育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学校全面贯彻党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服务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持续巩固深化对台交流合作成果,积极探索海峡两岸科教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学校与台湾中兴大学、台湾海洋大学、东华大学、亚洲大学举办6个“3+1”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福建省高校与台湾“一流顶尖大学计划”高校合作办学的第一家,每年都成批选派学生到台湾高校学习交流。学校面向台湾农业行业协会会员开办了函授大专班,累计招收14届418位台湾函授学生。高起点共建两岸合作科研平台,成立省部共建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7个创新平台,有力推动闽台科技深度合作。与台湾中兴大学等高校和企业共建“海峡创业育成中心”,在福建省历年“6·18”项目签订对接中表现突出,先后入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星创天地”。联合开展海峡两岸重大、关键科研技术研究,先后承担“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项目13项,累计获得资助基金资助1800 万元,持续深化与台湾高校的科研合作。
(五) 构建充分激发办学活力的发展动力体系
1. 全面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率先在福建省高校中全面深化二级学院“放管服”改革,落实学院办学主体责任,全面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出台学院日常运行规定,明确学院的主要任务、主要职权、组织运行、基本制度、经费管理、监督机制、考核评价等内容,构建关系明晰、职责明确的校院两级权责关系。制订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经费分配和拨款实施办法,赋予二级学院更大的财务管理自主权,二级学院可以自主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实施细则,打破了按人头分配、吃大锅饭的老办法,构建了多样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深度释放学院办学活力,充分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积极性。同时,二级学院还被赋予较大的学科资源使用自主权,如“双一流”建设经费执行资金支出负面清单办法,进一步扩大项目建设的自主性和经费使用的灵活性;海峡联合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被赋予较大的管理自主权,在研究院内采取“松绑+激励”模式,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打造“学术特区”,对高端人才实行“一人一策”,实施项目学术团队制度(PI制),科研人员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2. 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一是改革学院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院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两次修订《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更加凸显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将立德树人要求贯穿所有约束性考核指标,学院目标考核中教育教学指标、绩效分配占比分别达到60%以上。二是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引导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绩效分配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修订《教师系列职务任职条件规定》,取消“五唯”限制性前置条件。完善教学业绩奖励办法,设立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教育教学研究贡献及教学成果、教师教学评价等四类奖项,突出优师优酬、优课优酬和高显示度、高贡献度。三是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评价导向。出台实施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系列制度,构建以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为主的科研评价新导向,积极引导科研人员回归科研初心,潜心从事学术研究。
三、 经验启示:福建农林大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结与展望
福建农林大学85年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农林大人艰苦创业、愈挫弥坚的奋斗史,是一部农林大人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业史。回顾学校办学历程,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深刻思考并回答好如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农林教育的关键之问,努力谱写地方农林院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是坚持理念变革,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理念变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方式和成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时刻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牢记“国之大者”,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决扭转不科学的办学导向,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不断激发出创新创造活力[2]。要坚持“四个服务”根本要求,紧跟时代需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与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这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必须以理念变革为指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聚焦各自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力,探索追求“有质量的速度”和“有效益的规模”。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不断深化对高质量发展理念的认识,全面重塑发展目标和价值排序,凝聚起全校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共识,努力推动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有效形成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新格局,学校成为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忠实实践者和最大受益者。
二是坚持质量变革,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质量变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质量水平高低决定了效率和动力的提升潜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的全方位提升,充分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农林教育的期待和需求。要推动更高质量立德树人,把牢人才培养方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构建新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新发展格局需求的优秀人才。要推动更高水平创新转化,聚焦“四个面向”增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既能把论文发表到国际顶级期刊,也能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把强化办学特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坚持“农林特色不动摇”,在植物病毒、杉木、菌草、甘蔗、蜂学等领域培育凝练独特的学科特色、研究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努力打造特色品牌。这也是学校破解办学资源瓶颈、持续获得各方支持、推动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是坚持效率变革,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效率变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核心在于提升效率层次和追求效益优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破除制约效率提升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以既定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要坚定走改革创新之路, 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找准能够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破解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3]。在对标方面,要坚持拉高标杆,对标一流,分别选择国内和境外的同类型高水平大学作为对标高校,明确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扎实推动创新发展,大幅度提升发展效率,才能进一步缩小发展差距并实现赶超。在改革方面,要坚持全校一盘棋,系统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聚焦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管理体制、评价体系等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用好办学自主权和政策资源,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改革新红利,持续增强学校高质量发展活力。
四是坚持动力变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引擎。动力变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前提条件。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有效激发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着力培育发展新引擎,形成发展新动能[4]。激发学校内在发展动力的关键在人,推动学校改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人才队伍。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一以贯之地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建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以才引才、以才聚才”模式,充分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要坚持国际化带动战略,以放眼世界的发展视野,大力推进新时代开放办学,建立辐射广泛的对外开放办学体系,将办学、贡献与人类命运相联系,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中国方案和福农方案,在推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中实现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坚持信息化驱动战略,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条件下育人方式的创新性探索、信息资源的智能化联通、师生信息素养的适应性发展和核心管理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
其实,福建农林大学走过的历程,就是中国农林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回望历史,学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正是因为走过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的节拍上。今天,我国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高质量农林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高水平农林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农林院校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福建农林大学将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格局,奋力谱写建设农林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大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