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随陈云闹革命为国奉献三代人
——专访革命后代陆恺悌

2021-12-13沈大钧

上海农村经济 2021年7期
关键词:青浦三代人陈云

■ 沈大钧

在练塘这一块红土地上,到处可寻觅到老一辈革命家为实现民族解放而奋斗的足迹和印记。小蒸社区三官桥路86弄,静卧着一座普通而又特殊的小楼。它已有近百年历史,青砖黛瓦,三楼三底,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份——90年前震惊上海的小蒸暴动的指挥所。陈云和他的战友们曾在这里打出了“犁尽天下不平地”的大旗,掀起了推翻旧制度的冲天大浪。它深情地铭记着小楼的主人,陆家三代人追随陈云闹革命的故事。

去年秋天,我在上海新疆路一所普通的敬老院里,采访了这幢楼的主人,91岁的陆恺悌老先生。

他的祖父陆少泉是有名的中医,又是个革命的支持者,一生散尽家产为革命。他乐善好施,有忧国忧民之心。当时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他深表赞同。

当他的独生子陆铨生投身农民运动时,尽管他知道有掉脑袋的风险,仍全力支持。1927年9月,陈云、吴志喜等人为组织农民暴动,来到小蒸。以他的家为落脚点,联络贫苦农民发展党员,成立青浦西乡第一个党支部,组建青浦西乡第一支农民军,许多大事就在这栋小楼决定的。他腾出房间,热情接待。为了筹备暴动之事,常有许多农民聚集在他家,每天有三四桌人吃饭,他将家庭积蓄倾囊奉献,一时拿不出钱,还典当衣物。

抗战爆发后,他父亲出狱,赴延安参加革命,20年无音讯。他祖父、祖母和母亲曹秀凤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岁寒方知松柏健,在那最黑暗的年代里,他祖父从没向敌伪、汉奸乞求,始终保持了中国人的傲然正气、凛凛铁骨。

他父亲陆铨生是祖父的独生儿子,自小随祖父学中医,并练得一手好字,更学得了父亲正直助人的品德。1926年1月,在嘉善迎接北伐军时,经黄麟书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小蒸组织一个“晨光墨社”,以习练书法为名,传播革命思想,发动农民,成立农民协会,拧成一股劲与财主斗。

1927年3月,北伐军到达青浦。29日那天,青浦体育场召开庆祝大会,他父亲带领小蒸农协会员,将侵占农民荡田的大地主徐福如父子押到青浦开大会批判,还捣毁了城厢五大豪绅的宅院。当时江苏省委为了执行“八七会议”精神,组织了150名工作成员和特派员到农村准备搞暴动。吴志喜、陈云等人先后来到小蒸。

他父亲见上级来人了,喜出望外,让他们住在自己家里,并召集农民协会骨干与陈云他们见面。按照党的“八七会议”要求,小蒸暴动指挥部决定于1928年1月3日,打响暴动的第一枪。

他母亲曹秀凤当时才20岁,担任小蒸妇女解放协会会长。当时陈云要求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母亲想到订婚时男方的聘礼,一些金银首饰,就变卖了300多银元,悉数交给陈云作为购枪费用。

1949年5月,一直牵挂着家乡人民的陈云同志在练塘解放的第一时间,写信给表弟廖霓云,询问小蒸陆家可有后人在,情况如何?当他得知消息时,禁不住热泪盈眶,立即动笔给陈云同志写了一封信,述说了家庭的困境,父亲20年了无音讯,三代人生活的艰辛,自己求学无门……

陈云同志接到他的来信,在百忙中写了回信,这封信充盈了革命长辈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既有谆谆的叮嘱,又有殷殷的期望。这封信35年后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信中陈云同志说:“我和你父亲都顾不上子弟入学和生活,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如果只顾一个人的家庭子弟,就无法努力于改造整个社会,我们就这样决定了弃家奔走。”告诫他:“千万不可以革命功臣子弟自居,不要在群众面前有架子或者有越轨违法行为,这是决不允许的。”陈云把他接到北京,在组织部办的干部子弟中学读书。陈云对他倍加关怀,节假日叫他到家里过,一有空就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他谈心。他没有辜负陈云同志的期望,1955年赴莫斯科鲍曼工学院学习,1961年以优秀成绩学成回国,分配在国防部第5研究院从事航天事业的研究。他和他的团队悉心科研,有两项课题获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奖。改革开放后,他曾任上海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浦东新区技术贸易公司董事长等职,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梦想。

猜你喜欢

青浦三代人陈云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三代人的回家路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以“绿色青浦,上善之城”打造城市新形象
三代人的高考
上海青浦社队企业发展的特殊环境与特征探析
三代人的建议
陈云贵:你是泥土你是光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