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2021-12-13李进儒
■ 李进儒
从1921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辉煌历史。这一百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总结党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继承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助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写下新的胜利篇章。
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最大优势,是我们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必须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一百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才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漫漫征途上克服艰难险阻,在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转危为安。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面临国内工农业生产萎缩、商品流通不畅、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的经济烂摊子,国外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在严峻形势面前,党用三年时间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打击投机、稳定市场、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而1976年前后,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错误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纠正“左”倾错误,冲破教条主义束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性转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经济、科技、政治力量格局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兴起,单边主义、贸易保护等逆全球化思维迭起,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形势,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对疫情突袭,党中央果断决策,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和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
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崭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拥有14亿人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进。这一路取得胜利的关键就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党的战略部署和统筹协调下,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巨大力量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奋进路上的不竭动力。
二、在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立足中国国情,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刷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解决时代发展的命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百年的理论与实践的伟大创造,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有关经济建设和改革领域的理论成果极为丰富:包括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理论;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与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等。一系列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指导中国经济,是因为它来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还是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都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安徽小岗村“包干到户”寻得农村改革的秘钥、由点到线到面探索逐步扩大开放的路径、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深化市场化改革,中国共产党人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不断把来自基层的实践升华为科学理论再用于指导实践,从试点到调整修正再到全面推广,摸索总结出经济前行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直在继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之中。
三、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经济理论发展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党领导经济发展,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宗旨意识和价值追求贯穿于党领导经济发展的始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党中央从人民立场出发,准确研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研判揭示了当时已经建立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据此,中央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历史证明当时这一决策正确且具有深远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我国理论界对改革开放姓“资”还是姓“社”存在争议,改革实践上放不开手脚。中国共产党人再次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进行探索,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其中一条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衡量改革发展工作决策提供了价值准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如果没有这样的宗旨意识和价值追求,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会夭折,甚至会犯改旗易帜的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经济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新常态下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出更高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决心和魄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党中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意味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正逐步靠近,路径也愈发明晰,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人民朝着这一目标继续奋进。
在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上,很多国家容易从工具理性出发思考“怎么才能发展更快”,往往忽视对价值理性的追问,即“为什么要发展”。从短期来看,这样的发展确实能够解决物质性需要,但是如果作为终极目的,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遵从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性,确保了发展方向的正确。
四、注重批判性吸收借鉴国外经济理论和发展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思想理论,除了来源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也注重辩证分析、吸收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社会已有的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发展经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为我所用。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立,毛泽东同志号召“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当时取得了很大成效。而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也不断从苏联建设的失误中汲取教训,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以苏联为鉴:“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如要避免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等问题,批判性吸收借鉴苏联模式为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建设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学习苏联一路走来的得与失进行了更加集中深刻的反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也更加全面。计划经济低效僵化的弊端暴露明显,而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场凯恩斯革命使得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得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修正,社会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劳资对立。从我国的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对比可见,市场是明显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将计划和市场分别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规定中分离出来,将市场作为经济手段的一般来进行讨论,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有了这一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制度得以创造和发展。它包含了西方经济学思想中的先进成分:借助市场手段,运用商品价值、资本运动规律调节经济,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和超越:以公有制为主体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的固有矛盾;以西方经济学的市场失灵为理论基础,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统筹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克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来矫正市场运行中的贫富悬殊、环境危机、结构失衡、公平正义等问题。
认真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文明成果,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相当长时期内,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必须同生产力更发达的资本主义长期合作和斗争”。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出发,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从西方经济学及其各个分支学科的理论中汲取有益观点和研究方法,借鉴西方市场经济的宏观政策、经济立法、企业管理、现代金融等有效经验,更好地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放和包容性发展。
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稳中求进”于199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是党在风险危难中把控航向,确保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关键,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工作方法。“稳”和“进”是互为条件、辩证统一的整体,揭示了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稳”就是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保持政策、制度和环境的相对延续和稳定,使经济社会总体上处于平稳运行状态。“进”就是要推进关键领域的工作取得突破,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稳中求进”来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只有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各项改革建设工作才能取得突破性成效。如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制定了稳妥切实的改造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多途径地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得到了人民拥护,在保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完成了复杂、困难和深刻的变革。反之,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冒险激进和面对风险挑战的保守消极,都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动荡甚至是灾难。如“大跃进”运动就是没有尊重客观规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浮夸瞎指挥,致使经济严重困难,侵害人民和国家财产。在稳中求进方针的指引下,我们有效应对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总体稳健的增长势头。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把“稳中求进”明确为工作总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性问题加剧,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增速换挡、产业结构调整和前期政策的消化带来的阵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并在改革措施设计上力求胆子大、步子稳。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同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一重要论断,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提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它的内涵,把我们党对治国理政的规律性认识、把握和运用提升到新高度。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论述了十八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并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作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内容,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中。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它明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凸显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征程上,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就是要保持理论的清醒和政治上的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一百年来,党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积累的基本经验,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统一,包容借鉴,稳中求进,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带领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为世界更多发展中国家探寻本国的强国富民路径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国际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只有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爬坡过坎、克难攻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