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13

黑龙江粮食 2021年11期
关键词:耕地粮食农产品

□ 贺 欢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0)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和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些与保护土地资源有关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也多次修订,加强了土地管理。应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土地保护政策,尤其是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要把耕地的保有量提升到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的面积也不能低于15.6亿亩。

一、粮食安全的定义和内涵

关于“粮食安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定义。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也是动态的。1974年的粮食安全定义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的粮食安全定义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要保证所有人能够随时都买得到也买得起需要的基本食品。从粮食安全的定义来看,要满足三个具体目标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第一,要保证能够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第二,要最大限度保证粮食供给的稳定性;第三,要保证需要粮食的人都能得到粮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粮食安全不仅要满足人们数量上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对粮食质量的需求。如今,在我国,粮食安全的定义是粮安天下,要让老百姓手中有粮,这样人们才会心里不慌。

二、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

(一)耕地资源减少或质量下降

自然土壤经过发育形成耕地,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耕地要能够为农作物提供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如果耕地资源质量下降,作物质量和食品安全都会受到影响,也就无法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是土地过于零散,这就加大了规模化生产的难度。如果强占耕地,就需要进行补偿,但实际补偿有一定的难度。就耕地保护而言,存在的问题是重数量、轻质量。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在城镇周围或者是交通沿线附近有一些良田沃土被占用,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减少,导致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资源质量下降,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新补充的耕地资源处于一些耕地条件不好的区域,高产量的耕地资源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有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问题。长期重复使用耕地资源,会导致土壤的耐水和耐肥性能减弱,营养比例不平衡,耕地资源污染情况严重等。随着耕地质量水平整体下降,耕地的生产力会越来越弱。

(二)人口因素直接影响粮食安全

人口因素会对粮食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人口增加,意味着粮食需求增加,同时也会加大粮食供应的压力。人口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有多方面的表现,比如人口因素会导致粮食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容易导致土地恶化,也容易导致其他生产要素恶化。粮食分配与消费需求严重不平衡,就需要升级消费结构,而这也给粮食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生产都是“靠天吃饭”,近代随着农业技术发展进步,这种情况开始得到改善。但是生态环境对粮食生产的制约作用仍然非常明显。从当前的生态环境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重金属污染,导致污染加剧的同时,全球气候也开始变暖,生物入侵及频繁出现灾害性天气,都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不稳定的降水量会导致粮食种植结构发生变化。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在今后的20年到50年的时间里,气候的频繁变化会深刻影响农业生产,而这意味着全球粮食安全水平将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会降低[1]。

(四)世界贸易金融因素

自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开始逐渐对外开放粮食市场,粮食国际贸易活动开始变得频繁,国际市场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目前我国的粮食供给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而粮食贸易会受到国际汇率变化的影响,也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国际贸易存在不平等的问题,由此会产生不平衡的产销分布结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小农经济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包括赢得关税配额、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符合动植物检疫标准、技术壁垒协定,等等。粮食安全会受到金融因素的深刻影响,这些金融因素包括人民币汇率、国家为农业提供的补贴、进出口贸易、国际期货的价格等。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在粮食安全方面坚持自我保护主义,通过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来实现对自我的保护,而这会增加粮食出口以及粮食流通的难度。

三、国际贸易视角下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一)强力保护耕地资源

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实现对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抑制耕地资源减少。针对耕地资源,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做好耕地资源保护工作,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对于一些非农业建设活动占用农用地的情况要严格禁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各种类型各个区域的用地情况应统筹安排,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从而切实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注重开发复垦耕地,实现与占用耕地之间的平衡状态。对于占用耕地的问题,国家实行补偿制度,如果是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在经过批准后需遵循“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占用耕地的单位要开垦耕地,数量和质量都要保证相当。如果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或者是没有条件进行开垦,就需要缴纳开垦耕地的费用,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缴纳。在此条件下,实现专款专用。通过上述办法,抑制耕地减少的势头,同时将复种指数变化因素考虑在内,有效维持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2]。

(二)重视发展农业科技

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应重视发展农业科技,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种子工程”应持续抓,使得科技能够在农业生产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面向粮食主产区应进一步增强扶持力度,有效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来说,应长期坚持这些措施,坚定不移地坚持,才能体现成效,使得耕地的产量能够有所提高,同时也能有效优化粮食的品质。就粮食高产而言,应扩大这类活动的实施范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千亿斤粮食规划活动,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资金投入,在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域,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由于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不够充足,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的价值,研发质量高的粮食种子,实现对中低产田的科学改造,推广和普及重大栽培技术。

(三)加强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应重视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完善农产品的安全检测体系,构建完整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加大管理力度,这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如建设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在建设完成之后,应保证有效运行,充分发挥检测中心的作用。可定期抽查农产品的质量情况,从而真正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也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信度。在农产品集中的区域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活动,这些区域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除此之外,还需要建设安全制度,方便对农产品质量进行例行检查。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检测工作,可面向生产中的农产品,也要面向流通中的农产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对农产品的质量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保证安全检测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优化储备粮食的调控机制

国家在保证粮食安全方面,采用储备粮食的方法,国家通过各级粮食储备,能够起到有效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确定各级粮食的储备规模时,应对粮食的供求情况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加强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改善管理手段,进行这项工作要注意以《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为依据。储备的粮食要保证在国家有需要时能调得动,能发挥价值。对各地政府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要求各地政府能够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落实地方粮食的储备工作,并抓紧时间完成。另外,地方政府在调控地方粮食市场时,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在保证地方粮食安全时不遗余力,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有一定的预测,并制定应对策略,保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3]。

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耕地资源减少或质量下降;人口因素;生态环境恶化;世界贸易金融因素。为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确定的首要政策目标是必须保护耕地资源,从而起到保证粮食安全的作用。此外,应重视发展农业科技,并加强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耕地粮食农产品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