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推广农业托管服务新模式 促进现代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12-13王长海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农办
□ 王长海(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农办)
齐齐哈尔市始终坚持把农业生产托管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作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融合器,作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助推器。市农村合作经济服务站精心组织,强化管理,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服务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服务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探索推广服务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进程
按照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归纳出6种具有代表性的托管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含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1192.8万亩,其中全程托管面积231.33万亩,服务小农户4万余户,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加快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村集体主导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动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如依安县中心镇采取“小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形式,2个村实现整村全程托管,连片种植。在种子化肥采购上,主动对接经销商,订购种子200吨、化肥800吨、农药21吨,节省资金达670余万元,不仅能节约成本、保障服务对象的土地基本收益,而且能为村集体创收、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是合作社、企业主导模式。利用现有合作社,发挥农机、技术优势,从生产主体向服务主体转变,开展托管服务;引导部分农资企业从前端服务向农业生产的直接服务转变。如龙江县超越合作社,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4000万元的大型农机装备合作社,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的一体化服务,2021年全程托管服务面积31万亩。拜泉县金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原做农资供应,近两年逐步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今年全程托管面积4万亩。三是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模式。农户被“内化”为服务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将农户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和综合利用,解决托管农户自家机械闲置的问题,成为服务主体的资产所有者,更能调动农户积极性。农户在托管中增加收益的同时,作为服务主体,还可以申请项目资金,发展壮大股份制合作社规模。四是种养融合模式。针对农民托管土地后不知还能干什么的问题,甘南县采用种养融合服务模式,保证农民在土地全程托管增收的前提下,带领农民养殖湖羊,由农时农业公司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以“两亩地,一只羊”为一个养殖单元操作,实现“二次增收”。五是“4+X”综合服务模式。搭建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联合体,推行“4+x”(龙头企业+服务组织+生产托管+种植农户+农资、农机、农技、保险、金融、科研、收储)综合服务模式。逐步统一农资采购、统一耕种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金融保险、统一产品收购的方式,补齐各类服务组织在资金、技术、机械、物资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六是“托管服务+脱贫攻坚”模式。建立脱贫户增收示范田,采取以串地、置换等形式,整合建档立卡户的承包田,实行“托管+保险”模式,提升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生产托管和巩固脱贫成效“双促进”,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也能向土地要产量、要收益,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今年全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带动脱贫户1.3万余户。
二、建立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农业托管服务有序运行
为保证农业托管服务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建立了“六大运行机制”。一是完善组织保障机制。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局、粮食局、银保监局、财政局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县(市)区、乡、村三级书记作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牵头抓总、亲自部署、专班推进。二是完善项目引领机制。2021年,推进建设省级生产托管服务示范县3个、试点县4个,示范乡镇13个。通过试点示范,打造一批典型模式、形成一批工作抓手,助推农业生产托管工作高质量发展。待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实施县的项目方案、组织实施、验收情况、绩效完成情况、资金兑付、档案资料存档等方面开展绩效评价。三是完善行业管理机制。建立市县两级服务组织名录库,强化服务合同监管,指导各县(市)区出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管理制度》《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遴选及服务规范指引》等相关制度。四是完善金融支持机制。积极推广建行“托管贷”及信用社“托管时贷”系列产品,解决服务组织资金难题;引导投保农业保险、合同履约险、大灾保险等险种,满足农业生产托管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实现“有灾赔付、无灾防损、利益共享”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服务组织抵御风险的能力。五是完善宣传推广机制。组织12家服务主体在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直播宣传,解答了托管费用、合同签订、兜底保障、农业保险等农民关心的问题,收看参与人次达到2.2万人。积极向各类媒体供稿,齐齐哈尔电视台以《农业生产托管开启“农田保姆”新模式》为题对全市农业生产托管工作进行了报道,齐齐哈尔日报刊登《齐齐哈尔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一文宣传了托管经验做法,激发了广大农户参与农业托管服务的积极性。六是完善指导服务机制。积极抢抓农时,成立3个指导组深入基层一线指导托管工作,重点对宣传培训、服务主体确立、服务关系确立、规范服务、金融扶持、风险防控等情况开展服务。指导各县(市)区生产托管服务组织主动对接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小农户,签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
三、加快服务模式拓展,农业托管服务实现多方共赢
锁定6种服务模式,加大模式推广力度,促使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开始逐渐显现。一是促进了节本增效、推进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托管逐渐推动规模经营的形成,从而提高农机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解放农村劳动力,给农民带来的增收不仅仅是耕地的直接产出,还有劳动力工资性收入明显增加。与农户自种相比即便收入相同,但农户的幸福感会大幅提高,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实现绿色发展、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生产托管特别是全程托管的开展,选择优良种植品种并在一定程度内得到统一,化肥、农药施用更加科学合理,加之规模经营的逐渐形成,推动了农业的绿色发展和优质农产品生产。三是发展集体经济和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村集体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易获得农户信任,有利于提升村两委干部的公信力,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托管农户利益双赢。随着生产托管的开展,规模经营的逐渐形成,服务组织服务能力也会不断提升,专业化、规模化的服务组织会越来越多。
从实践看,农业生产托管取得了一定性成效。下一步,将持续加强规范管理、创新举措、完善机制,推动全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为农民增收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