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辅助治疗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 水平的影响
2021-12-13黄婷陈翔
黄婷,陈翔
上饶市立医院,江西 上饶 334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最主要病因[1]。CHD 心衰患者多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咳痰咯血、头晕疲乏、运动耐量降低,还会引起患者肝肾功能损害。临床多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 受体阻断剂及利尿剂联合治疗CHD心衰,但治疗效果一般,患者预后较差,极易复发心衰[2]。有学者指出,沙库巴曲缬沙坦对CHD 心衰患者心功能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3]。基于此,选取60 例CHD 心衰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CHD 心衰的辅助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CHD 心衰提供更有效的方案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饶市立医院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收治的CHD 心衰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4.95±4.32)岁,年龄范围52~77 岁,CHD 病程(4.85±1.25)年,病程范围1~8 年;观察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63.57±4.17)岁,年龄范围50~77 岁,CHD 病程(4.67±1.18)年,病程范围1~6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要求。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均符合CHD 及心衰的诊断标准[4];②心功能分级[5]为Ⅱ~Ⅳ级;③患者及近亲属同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期<6 个月;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③非CHD 引起的心衰;④合并意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史;⑤合并其他严重的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⑥对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即予以两组患者强心、利尿、扩血管以及抗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规格:25 mg)口服,初始计量为25 mg/次,1 次/d,根据患者耐药程度调整剂量,最高不超过95 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Novartis Pharma Stein AG,国药准字J20190001,规格:以沙库巴曲缬沙坦计50 mg)口服,初始计量为50 mg/次,2 次/d,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耐药程度调整用量,最高不超过20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 个月。
1.4 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5],依据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判定患者疗效。显效: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1 级;无效:症状及心功能均无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2)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通过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患者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maximum early diastolic filling velocity,E 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maximum filling velocity in late diastole,A 峰)及E/A。(3)血清指标: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应用ELISA 法测定患者hs-CRP 及NTproBNP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例(%)]
2.2 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者E 峰、LVEF 及E/A较治疗前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 峰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
2.3 血清指标对比
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 浓度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对比()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2 例,嗜睡1 例,对照组患者出现低血压3 例,发热2 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HD 是因脂质代谢异常,脂类物质大量堆积于动脉内膜,导致管腔狭窄,心肌血流受阻,心功能受到损害,且极易诱发心衰,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损伤其他重要脏器,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都产生严重影响[6-7]。
沙库巴曲缬沙坦作用模式独特,能有效提高心脏保护性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8]。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E 峰、LVEF 及E/A 均高于对照组,且A 峰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沙库巴曲缬沙辅助治疗CHD 心衰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心功能水平,这一结果可与夏勇等[9]的临床研究相印证。这是因为沙库巴曲缬沙可抑制脑啡肽酶活性,提升利钠肽水平,同时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释放,降低机体醛固酮水平,有效增强机体排钠利尿的功能,减轻心脏负荷[10]。沙库巴曲缬沙与美托洛尔合共同作用,达到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的功效,进一步缓解心肌负担,改善心脏功能[11]。
心室重塑是CHD 心衰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12]。NT-proBNP 主要由心肌细胞分泌,是临床评价心室重塑及心衰程度的主要指标[13]。同时在心肌重塑的过程中,hs-CRP 等炎性因子的表达也起着重要作用[14]。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 及hs-CRP 均远低于对照组,提示沙库巴曲缬沙能有效降低CHD 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 水平,抑制心肌重塑,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沙库巴曲缬沙能阻碍炎性因子与细胞粘附因子的相互作用,阻碍心室重塑进程,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心肌的损害,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15]。本次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沙库巴曲缬沙的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导致结果有部分偏差,需后续扩大研究样本进行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辅助治疗CHD心衰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修复心肌损伤,抑制心室重塑进程,降低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