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股骨骨折术后对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探讨

2021-12-13郑绿林

人人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股骨血栓静脉

郑绿林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骨科 甘肃金昌 737100)

在骨科常见并发症类型中,深静脉血栓十分常见,一般发生在股骨骨折术后,若处理不及时,易出现较多不良后果,比如脑栓塞、肺栓塞、远期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故此,如何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为护理关键。但研究发现,以往传统的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护理需求,而通过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其作为一种新型护理理念,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股骨骨折术后对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此次研究的试验对象为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收治时间在2018 年5 月至2020 年10 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1)经CT 或X 线确诊为股骨骨折;(2)符合手术适应症;(3)研究前,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排除智力障碍;(2)排除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和月经期女性;(3)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观察组年龄30 岁~66 岁,年龄平均值(49.21±1.32)岁,其中男26 例、女14 例。对照组年龄31 岁~66 岁,年龄平均值(49.65±1.87)岁,其中男25 例、女15 例。两组性别、年龄等各项基本资料的比较中,P>0.05 则提示此次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有关疾病相关知识,并加强患者用药指导,告知其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等。

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

①在实施手术前,加强护理人员有关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培训,并执行查漏补缺制度,寻找护理缺陷、改进,并定期考核护理质量。

②结合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并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有关深静脉血栓的知识,共同制定护理方案。

③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给予其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比如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发症的处理对策等等,并给每位患者发放健康安全手册,保证人手一份,使患者能够解除疑惑,积极配合治疗。

④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于术后1 周指导其进行肌肉舒缩运动,并定期更换体位,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术后2 周指导患者进行屈膝和坐位练习,结合每位患者骨折具体情况,对屈膝的角度进行合理安排[3],应在90°以内;术后3~4 周,结合患者骨折恢复情况,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用助行器辅助行走,再逐渐独立行走。在患者住院期间,需结合患者需求给予其足底静脉泵、下肢静脉泵,每日2 次,30min/次。

⑤加强患者疼痛干预,告知其有关多模式镇痛的概念,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缓解疼痛,以转移注意力、播放轻柔音乐等为主,同时病房内减少人员走动和探视,必要情况下给予其镇痛泵和止痛药止痛[4]。

1.3 观察指标

比较2 组护理效果、术后不同时间段FIM 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采用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5]评估两组术前、术后2 周、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康复情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总分分别为35 分、126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独立性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2 组护理效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5.25±1.02)d 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2.25±1.25)分低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如表1。

表1 护理效果的对比

2.2 分析不同时间段FIM 评分

观察组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术后2 周、术后1 个月、术后3个月FIM 评分分别为63.25±1.52 分、75.52±1.45 分、92.63±1.45 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分析不同时间段FIM 评分(,分)

表2 分析不同时间段FIM 评分(,分)

组别 例数(n) 术前 术后2 周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观察组 40 35.21±1.02 63.25±1.52 75.52±1.45 92.63±1.45对照组 40 35.22±1.21 46.21±1.45 62.22±1.41 80.21±1.01 T - 0.040 51.302 41.590 44.452 P - 0.968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3。

表3 分析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股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其主要是由于直接、强大的暴力伤所引起,常见诱因包括机械损伤、高处坠落、汽车撞击、重物砸伤等,多数患者在发生骨折后,易出现下肢活动受限情况,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肿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6]。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手术方式治疗为主,而在手术期间,辅以高渗葡萄糖溶液、抗生素治疗,虽然疗效显著,但由于骨折本身可出现感染性损伤和机械性损伤,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对患者康复十分不利。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骨折常见并发症类型,一旦出现血栓脱落现象,易增加肺栓塞风险,威胁患者生命健康[7-8]。在临床护理中,一般以常规护理模式为主,虽然能够满足护理基本需求,但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对于护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快速康复护理作为临床新型护理理念,其关注重点在于早期康复和患者本身,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能够使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并在术后加强康复锻炼,能够提高肌肉强度,同时通过加强疼痛干预,能够使机体不适感得以减轻,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9-10]。在本次结果中,观察组住院时间(5.25±1.02)d 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2.25±1.25)分低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术后2 周、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FIM 评分,分别为63.25±1.52分、75.52±1.45 分、92.63±1.45 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快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功能早期恢复,并且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利于疾病的转归。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股骨骨折术后疗效显著,在预防深静脉血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猜你喜欢

股骨血栓静脉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