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数据库的我国快易网球教学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1-12-12林进清
林进清
摘 要: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快易网球教学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关键词、关键词共现及发文作者等可视化结果中得知,关于快易网球教学的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快易网球教学中的实验与应用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针对文献而言,存在发文质量不高、缺乏领军人物、研究领域较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加强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发挥网球领域领军人物的带头作用等建议。旨在加强网球项目的科研成果,全面推动网球事业纵深发展。
关键词:快易网球;教学;文献计量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9-0032-04
随着时代发展,运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网球作为集力量、美感、爆发于一身的高雅运动项目,凭借快、变、转、狠、久、活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爱好者,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二大运动项目。但网球对场地、器材、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始终制约着该项目在全世界的普及和发展,由国际网球联合会(简称IFT)在2007年推出的快易网球教法理念在极大程度上为全面促进网球项目的普及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1]。
快易网球即“Tennis Play and Stay”,是国际联合会根据近几十年的网球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而研究出的一套先进教学方法,它是目前最适用网球初学者和儿童学习的新型网球教学方法[2]。通过“快易+乐享”的教学理念将传统网球改为三色球,可通过不同气压的球来解决不同技术水平练习者对球的控制能力;将传统大场地改为多块小场地,既解决了场地不足的问题,又增加了练习者之间的对拉回合等。快易网球以简单有趣的方式让初学者们尽快掌握基本的技术技巧,更容易地体验到网球的乐趣,从而实现网球运动更快更好的普及[3]。
自2008年中国网球协会将快易网球引入我国以来,我国网球项目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发展。各中小学、大学、社团等都开展快易网球的学习,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增加学习人群,丰富网球项目的新型教学方法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针对教学方面的研究更为广泛。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运用高级检索,输入主题“网球”并含“快易网球”的文献检索结果为186篇,主题“快易网球”“教学”的文献为152篇。可见,快易网球中有关于教学研究的占整个快易网球研究文献的82%左右,因此,本文将从发文量、关键词、关键词共现及发文作者等方面对快易网球中的教学研究做文献计量学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研究的数据都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通过高级检索,输入主题“快易网球”并含“教学”的文献共152篇。由于快易网球在2008年正式进入我国,因此在年份上没有多加设置,有关于快易网球的文献资料大多集中在2009—2021年。
(二)分析方法
将高级检索出的152篇文献全记录并将其参考文献下载保存为文本格式,最后以Refworks的格式导出。导出后的数据采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中Date选项进行转换,再将转换后的数据通过Citespace进行设定,本研究将时间区间设定为2009—2021年,时间分区为1年,分别将关键词、作者、研究热点等设定不同的阈值,得到可视化数据,通过软件的处理,生成科学的知识图谱,将发文量、关键词、关键词共现及发文作者等问题进行直观明了的可视化分析。
二、研究概况和图文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
文献时间与数量分布可以反映出这一研究主题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而了解研究领域的演变过程与现状。本文将中国知网(CNKI)收集到的152篇有效文献进行文献年度发文量统计,初步判断该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在2009—2021年間,研究快易网球的文献达到整个快易网球样本文献的80%,硕博士论文占19%,会议期刊仅有1%,整个发表类别中,期刊为该类研究的主要载体。如表1所示,由于快易网球在2008年进入我国,所以相关的研究从2009年开始至2021年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快易网球的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略有下降,或因2021年的统计尚未结束所导致。2009—2014年,中国网球协会推出快易网球、中国选手李娜在2011年和2014年两次获得大满贯、我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推动了我国网球事业的发展,有关网球的研究也愈发增多。2015—2021年,有关快易网球的研究达到了近年来的高峰,2019年尤其突出,达到了22篇文献,是整个发文周期中文献数量最多的一年。这一时间段文献研究量的上升与我国国策也密不可分。全民健身纵深推进、学校体育蓬勃发展,这与快易网球改变教学方法,增加网球学习人群的理念相契合,因此,在此阶段有关快易网球教学的研究也不断增加。
(二)研究热点分析
关于研究热点的分析可从关键词与关键词的共现进行分析。关键词作为一篇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常以较少的篇幅出现,但却是整个论文围绕的中心。通过对关键词的检索可以了解到论文的研究领域,方便读者快速查找与筛选。由图2可看出,研究样本中共出现了快易网球、网球教学、高校网球教学、实验研究、应用研究、教学理念、快易网球教学法等25个关键词,其中,快易网球的中心度最高可达到1.20,网球教学的中心度达到了0.1以上,这与主题检索快易网球教学有必然关系。对于关键词——高校、快易网球教学法、应用等的中心度分析可看出,快易网球在高校的应用中,实验研究比较多,其原因可能为教育部启动校园网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新要求以及高校开展网球教学的便利性和较好操作性等有关。有关文献指出,快易网球在高校的开展确实做到了游戏导向的兴趣性、开放式技能学习的实践性,新的网球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增加了练习网球的人口,推动了网球项目的发展。关键词的贡献是节点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过会有一根连线,线条越多代表联系越紧密,而圆圈的大小则代表关键词的频数,圆圈越大则频数越大,但却不能代表其相关性。由图3可知,本研究的节点N为25,线段为65,密度为0.2167,线段与线段之间的联系也较为紧密。可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快易网球中教学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快易网球相关概念上,而是深入研究其实践性、理论性和理论实践的相结合性。
(三)聚类分析
Citespace通过算法聚类关系紧密的关键词,给每一个关键词一个值,同一聚类中值最大的则为该类代表。由图4所示,我国快易网球中教学的研究主题为教学模式、应用研究、教学、应用与实验研究五类,结合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可将上述五大类归为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应用研究三大类。
聚类1:网球作为观赏性、竞技性极强的一项贵族运动风靡全球,吸引着各界人士的参与和关注。传统网球技术作为一种复杂的综合性技术,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高技术,还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思维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为最后的竞技比赛做铺垫。较高的要求让大多数初学者望而却步,尤其是传统的网球技能教学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缺少趣味性,不符合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娱乐或强身健体初衷,从学习行为上,出现了抵触态度,进而难以坚持下去,网球项目也就难以开展。快易网球以新理念、新方法、新规则、新要求的方式进入到体育运动项目中,它简单易学,轻松易懂,技术门槛的要求也较低,使大多数初学者能够快速进入网球运动的角色中,使其感受到网球项目的魅力,既满足了大众参与体育运动项目是为了锻炼身体,而非竞技的目的,又很好地激发了大多数人的兴趣,提高了网球项目的普及性。因此,大多数研究学者在对传统网球教学模式、快易网球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与快易网球结合模式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与快易网球模式的延伸等教学模式上都做了大量研究。例如分析传统网球教学的优劣势、快易网球教学的优劣势、两种教学模式之间可结合的部分等方面,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该运动项目。
聚类2:快易网球作为针对网球初学者和儿童学习网球的新型教学方法,由国际联合会推出并引入中国,虽然是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一套教学方法,但其能否在我国大中小学、俱乐部等推广和实施还需要实验证实,学习训练效果也有待考究,因此有关我国快易网球中实验研究的文献也不少。从文献来看,大多数的实验研究都来自高校,高校采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对照组实验,例如分组分班对照,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首先,在网球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均衡的抽样前提下进行分组分班,一组或一班进行传统常规的网球教学,另一组或一班采用快易网球教法实施教学;其次,在实验过程中对样本人员的运动、饮食、睡眠等进行监控,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两组测试数据的对比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此种方法能直观了解快易网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快易网球改变的三色球、场地尺寸、练习设备等方面都需要做实验才可知其实效性。因此,实验研究也是希望能够得到快易网球所体现的效果,并将它应用到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习者兴趣,从而扩大网球爱好者人群。
聚类3:学习过程采用趣味游戏中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战术学习来激发学习者对网球技术的兴趣,除此之外,快易网球对球拍和场地的改良是最显著的特点。针对快易网球以游戏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开放式的技能运动、以学生需求、运动背景、参与动力等一系列新理念的背景下最主要的是要应用在实际教学中[4]。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目的都是希望能推广并应用快易网球,让快易网球得以在各大中小学、俱乐部的教学中开展。文献显示,大多数的应用实施都是在学校里产生,学校开展项目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其实,在快易网球在应用中所产生的价值远不止于此,相关研究涉及对快易网球丰富了网球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了网球教学的质量;运用多元化的手段有利于培育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渐进性的科学训练更有利于强身健体[5];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更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教学与比赛的协同发展促进了网球与健身的共生等,因此,快易网球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献也取得较为突出效果。
(四)发文作者分析
核心作者是推动学术创新与学科发展的中心力量,根据作者的发文量可以了解该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6]。但目前我国缺乏快易网球中教学研究的核心作者。从发文量上看,目前湖南科技学院卢丹旭4篇,发文量最大;东北石油大学王浩、吕春双3篇;中国矿业大学邵安伟、张松奎2篇;云南师范大学韩正飞2篇;盐城师范学院徐磊2篇;山西大学梁帅2篇。研究人员年轻化,发表的论文大都以省级期刊或硕士论文的方式呈现。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快易网球教学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分别从发文量、关键詞、关键词共现、发文量作者等展开分析。研究发现:1. 从整体的发文量趋势来看,相关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发文形式主要以期刊为主,发文量尤为突出的2015年、2016年、2019年,是受国内外政策的影响和我国网球国际地位的提升所呈现的高峰期,整体研究文献还不够丰富,文献质量还不高。2. 关于快易网球教学中的研究热点主要来自教学实验和实际应用方面,虽都以客观数据呈现,但相对来讲,研究的维度和宽度都不够全面,文献之间的重复研究较多,对教学理念、课程与方法、人口与推广等方面的研究较少。3. 从聚类分析中的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应用研究中可看出,我国对快易网球的适用与推广是契合快易网球本身的,从实验和应用的效果来看,快易网球确实推动了我国网球项目的发展,增加了网球爱好者人数。4. 目前研究领域缺少领军人物,可视化分析中的相关文献作者大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研究目的多是为完成一篇硕士论文,因此,对该研究领域的长期性和深入性还不够,文献发表机构的质量也不高。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 除实践研究以外,理论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探寻多种理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也是目前研究尚缺乏的一部分。2. 在快易网球推广的过程中,应结合理论与技术的指导。加强理论人员的技术学习,加强技术人员的理论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深入基层队伍中,扩大多维度、多深度的研究领域。3. 发挥我国网球队伍中领军人物的带头作用,加大研究力度,拓展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
总体来说,我国快易网球中关于教学的研究降低了网球学习的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并投身其中,促进了我国网球项目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清源.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高校网球研究(1989-2018)知识图谱分析与展望[D].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9.
[2] 彭业仁,陈惠娜. “快易网球”教学理念和方法对高校网球课的启示[J]. 广西教育,2011(12):104-105.
[3] 崔晋帅. 十步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中的应用研究[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9.
[4] 刘朝辉. 高校网球教学理念的转变与实证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12(03):105-107.
[5] 宋琳. 青少年“快易网球”推广价值研究[D]. 长春:吉林体育学院,2018.
[6] 任浩然. 基于NSCT的数字图书馆图像资源检索技术研究[D]. 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8.
(荐稿人:余江舟,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