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1-12-12李赞萍马甜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李赞萍 马甜

摘  要:“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实施亟须大批高质量的跨文化人才作为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此时代背景下,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探讨了培养跨文化人才的意义以及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现状,并尝试构建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要始终与时俱进,更新人才理念,抓住当前契机,积极从课程设置、多文化教学、人文素养、教学统一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培养出能够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播的跨文化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8-0008-03

当前,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这也意味着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然而,由于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不同,这就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文明对话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所以当前,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高质量的跨文化人才作为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需求,才能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之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重在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包含有文化建设。因为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可以加速或延缓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虽无形,却能“制造”有形。正如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汉森 (Valerie Hansen) 所言,丝绸之路之所以改变了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像其带往远方的异国香料种子一样沿途撒播。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所以文化先行应当贯穿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始终,尤其在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学习尤其是跨文化学习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该成为所有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学习既涉及个人,也涵括文化间的相互学习。前者关乎个人能否在受全球化趋势间接影响到的个人生活世界中立足,后者则关乎文化能否在多元化的全球环境下始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跨文化学习能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顺利进行。首先,跨文化学习可以增加学习者对本文化以及异文化历史传统知识和现状的了解;其次,跨文化学习需要学习者在了解异文化的基础上,本着宽容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去理解异文化当中所蕴含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基本思想、伦理;再次,跨文化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在理解异文化的过程中加深对本文化的再理解;最后,跨文化学习可以让学习者以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方式来审视和分析本、异文化,让异文化理解本文化,并借此加速本文化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进程,进而顺利进行跨文化交往活动[1]。当前,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只有与时俱进地培育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才能不断完善文化交流机制,增强对沿线国家的文化理解,进而在求同存异、互学互鉴中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现状

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培养跨文化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部分高校在跨文化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上仍显不足,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多文化模式教学;缺乏高水平师资队伍;理论知识大于实践认知,学生缺乏社会实践平台;跨文化特色教材建设滞后;学科发展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失衡等。高校是我国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教学管理者所持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应与时俱进,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建设为契机,更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构建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特征、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能够积极推动跨文化交流的人才模式,这对高校本身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具有跨文化特色的国际人才为目标,但据调查,当前我国只有少数高校,多是专业外语院校将跨文化教育纳入课程设置体系内,其他大部分高校都未设置跨文化相关课程,或是较少有与跨文化教育相关的课程,又或只是将其设为选修类非核心课程,仅仅是激发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的兴趣。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普遍缺乏跨文化意识及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缺乏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2]。不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因此,作为课程设置的决策者或是参与课程设置的一线教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加强跨文化学科建设,制订出既能够相互关联融合,又能兼顾通识性与专业性的跨文化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跨文化能力与学科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角度来看,要能制订出既具有整体文化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又能兼顾具有跨文化特色教学的课程体系,并且能够逐步有序地在教学过程中推进,不能为了课程体系的完整全面,而让“文化”成为形式主义的过客,只有将课程设置认真落到实处,才能达到更好地培养跨文化人才的目的,才能满足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需求。

(二)构建多文化教学模式

多文化模式强调文化多元化的现象,尤其在当今国际化的世界,多元文化和多种语言并存几乎是每个国家的普遍现象,所以培养优秀的跨文化人才,不能仅将目光局限于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英语语言上,而应遵循多语种、多文化培养的路线,增设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通用语言专业或课程。学者沈清松认为,多元文化即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认同的追求和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他认为,在此基础上多元文化应强调不同的文化传统借由其文化差异彼此相互丰富,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那就是从各美其美发展到美人之美再发展到美美与共;面对多元文化世界,应不懈地寻求共同可普化、可分享的文化元素,既能保持文化差异,又能在一个文化多样性的文明圈里和谐相处。所以高校要构建多文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坚持跨文化育人理念,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理念,改变传统单一的文化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多文化能力的培养,加强多元文化交流意识,从而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目的文化和本族文化,也能让学生认识到目的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存在和特点,以及世界其他主要文化群体的存在和特点,最终实践文化生态教育,实现文化生态回归,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三)提高人文素养

针对什么是人文,古今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种解读。《辞海》对人文的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在谈及“人文”的概念时讲道,“跟人有关的、人类社会、人身本身、人类前提本身的都可以称为人文,包括人的思想、感情、爱好、意愿、信仰。”素养即个人修养和涵养[3]。北京师范大学学者车凤认为,“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

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愈来愈需要人文素养的提升,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撑。有学者认为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学者认为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本身即巨大退步、巨大灾难,与“发展”根本无关。跨文化人才的培养应以人的建设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这不仅是自我精神的充盈,更是国与国之间文明的对话,共同进步的客观要求。

(四)教与学的统一

1. 教学方面

教师队伍是跨文化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狭义的观点认为外语教师应承担着跨文化人才培养的任务,这种看法显然有失偏颇,因为跨文化交流是多层次的,不只是掌握语言的能力;跨文化人才要有专业的技能,还应该掌握目的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有在跨文化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宽容开放的心态,具有全面、复合型的特点。语言学科只是在跨文化人才培养中占有相对的认知方面的语言交流优势。因此,对跨文化人才的培养应是所有专业教师的責任与担当。

当前,高校有很多教师会讲外语,也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但大多了解的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语言文化和社会制度,而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了解甚少。所以,要想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完善师资队伍,优化教师知识结构,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打造出一批具有多元文化知识结构,具有跨文化视野的、国际化理念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鼓励教师由单一的专业知识传授者向“一带一路”的文化大使转变,为跨文化教育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4]。

2. 学习方面

英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拜拉姆(Michael Byram)认为,教室、国外和自主学习是培养跨文化特色人才的三个重要场所。教室,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一个可以让师生近距离亲切交流的地方;国外,一个可以真正实践的平台,一个让跨文化人才尽快成长起来的地方;自主学习则是成为真正的跨文化人才过程中自我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部分[5]。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式传播文化,助推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教促学,教学相长。作为学生,应改变过去单纯以知识记忆为主的学习模式,在教师的帮助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当今世界是一个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从多种途径获得无限的文化理论知识,也可以借助现代化设备融入真实的跨文化环境中,但这些都只是辅助自主学习的手段抑或是学习的部分内容。真正的跨文化特色人才必须具备实践能力,要有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步入国际社会去进行真正锻炼的机会。但当前我国的跨文化人才缺少国际实践锻炼学习的机会,所以要与世界接轨,就要建立一套以实践为导向的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体系,要给跨文化人才真正实践学习的平台,要让教育培养和实践相结合,并以此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培养他们对文化现象的解读能力。

四、结语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要始终与时俱进,更新人才理念,抓住当前契机,培养具有“立足中国情怀、放眼国际视野、勇担社会责任”的跨文化人才[6]。只有这样,才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够完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重任。

参考文献:

[1] 孙有中. 跨文化研究前沿[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教育出版社,2010:55-58.

[2] 吕璀璀,宋英杰. 高校培养跨文化人才助力“一带一路”建设[J]. 人民论坛,2019(21):133-135.

[3] 车凤. 时代呼唤人文素养[DB/OL]. (2021-07-15)[2021-08-10]. http://www.chinareform.net/index.php?a=show&c=index&catid =48&id=25586&m=content.

[4] 陈猛. 培养跨文化人才 助推“一带一路”建设[J]. 人民论坛,2018(16):244-245.

[5] Gallagher,H.C..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L2 Communication and Acculturative Stress As Transac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2013(01):53-73.

[6] 文君,蒋先玲. 用系统思维创新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05):153-160.

(荐稿人:景小涛,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