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乡镇初中生厌学的原因和对策

2021-12-12黄凤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1期
关键词:厌学乡镇初中生

黄凤英

【摘要】学生厌学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拦路虎”,特别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或许因为学习压力大,或许因为在学校没有归属感,厌学现象尤为普遍。本文结合笔者在乡镇初中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分析乡镇初中生厌学的原因,阐述了厌学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厌学的对策。

【关键词】乡镇;初中生;厌学;厌学的原因;厌学的对策

厌学是一个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最大挑战。据调查半数以上的乡镇初中学生,或轻或重地存在厌学情绪。厌学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所有与学习有关的事情都采取消极的态度,比如,上学经常迟到、请假甚至无故旷课;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参与度不高;作业拖拖拉拉,迟交甚至缺交;没有学习目标,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严重者考试时连试卷都不答,等等。每个学生厌学都是有诱因的,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读书无用论”观念的影响;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学生很难抵挡得住不良网站的诱惑;物质条件优越导致的攀比心理等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第二,来自家庭的原因。很多乡镇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使学生不想甚至不敢和父母分享心事。同时,隔代教育和缺乏沟通令很多家长在孩子厌学初未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而个别父母的一些言语严重打击了孩子学习的信心。对于抱有“读书无用论”的家长来说,往往认为“孩子成绩差不如去打工挣钱”来得实际。像那样的思想给学生幼小心灵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所带来的后果更是无法弥补的。

第三,来自学校的原因。虽说现在实行素质教育,但很多学校还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优秀与否,经常给学生施加压力,致使学习成绩中上的学生学习压力增大,而中下的学生却觉得读书无望。而且很多教师教法陈旧,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课堂死板,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无聊,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第四,来自学生个人的原因。很多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差,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能够坚定信心,始终认为学习是一件困难的事,自己很难取得成功,于是自暴自弃。而且,很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内在的学习动力、意志力薄弱等,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不管学生厌学的原因是什么,其所带来的危害都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厌学产生的消极情绪会严重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其次,长期的消极情绪会抑制身体的发展;最后,厌学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初中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一旦周围有同学厌学就很容易受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班级会有很多学生同时厌学的原因,这样严重地影响了班级管理。

厌学的危害性如此严重,防治厌学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而做好这项工作要从多方面入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和努力,并且缺一不可。作为大环境的社会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多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大执法力度,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顿工作,净化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而学生个人因为心智不成熟等原因,面对厌学往往不知所措,这就要求家庭和学校做到更多。

父母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一个充满爱的温暖氛围;父母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时刻关心、理解和鼓励自己的孩子。当学生面对困难时,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指导学生如何迎难而上。平时多与学校进行沟通,一旦发现学生厌学,家长要注意其心理变化,必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心里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家庭的支持。

学校在防治学生厌学工作中起着主体作用。学校首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不能将成绩看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这样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就容易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其次,注重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加强教师队伍的道德修养,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能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要有“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考高分,但是要学有所成”的心态。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可以说是学生在学校的“父母”,对学生影响深远。因此,在防治厌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加强班风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班级团结向上、积极进取,让每个班级成员都能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其次,利用好班会课,通过班会课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也可多开展挫折教育、前途理想教育等,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再次,重视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沟通,特别是发现学生厌学时要积极地与家长一起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反馈信息,还应积极地协调科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能放任自流;还有,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重视赏识教育,积极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给学生一种受重视的存在感;最后,在班主任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六心”——爱心、细心、信心、诚心、恒心和初心,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学生爱的教育,对于厌学的学生,要增加感情的投入,给学生予信任、好感。在评价时多些肯定的话语,使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关心、爱心和苦心。众所周知,初二是整个初中阶段厌学最严重的年级,也是流失生最多的年级。上到初二之后,很多学生迫于各种压力,厌学情绪严重,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在班级里面形成了一个小团体。面对这个小团体,笔者会从心理上进行理解、生活上进行关心、思想上进行疏导、行为上进行指正,逐个成员进行分析,给他们提供不同的引导方法,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经过努力,班里的厌学风气明显好转,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以拼搏的精神来迎接初三的学习生活。

厌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对家长来说是一个沉痛的事实,对班主任来说是一项沉重的工作。要真正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即使成绩不理想,依然有过人之处。而义务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一个都不能少。

参考文献:

[1]莫雷,张卫.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2]郑雪.中学生心理品质教育[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

[3]曹梅静.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M].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

責任编辑  吴华娣

猜你喜欢

厌学乡镇初中生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