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

2021-12-12吕红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7期
关键词:实务专业课程会计专业

吕红美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中,再结合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初级会计实务的特点,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结合起来,不断强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初级会计实务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7-0080-02

近几年来,课程思政元素不断被添加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本文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

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建设课程思政是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将课程思政元素,如爱国、职业操守等潜移默化地加入课程中,把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完美结合。初级会计实务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相应的教学模式,在培训学生专业能力以外,更加侧重于学生的职业操守、诚实守信以及会计专业的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最终,学生既学到专业知识,又提升了综合素质。比如,教师通过日常授课过程中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正直、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充分发挥会计专业特色,把学生培养成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这是高职院校最终要实现的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塑型之才。

二、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为增强教师的积极参与感,开展了课程思政竞赛,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为实现立德树人做准备,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专业实践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然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在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普遍较弱,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在价值观、消费观、职业道德等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一些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教学应由专业思想政治教师承担。但是在专业课的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将会计专业学生严谨、专业的特点与思想政治课的特点相结合,思想政治教学就能全面融入初级会计实务课堂,这将迅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综合素养。

(二)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融合方式僵化

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上存在问题,涉及的职业素养和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初级会计实务的专业性较强,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就要侧重于法律道德素养等方面。但是,传统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知识的构建能力较为薄弱。大多数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过度添加课程思政,忽视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内在联系,无法真正将思想政治知识融入专业知识中,无法实现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的整合,难以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理念的有机结合。

(三)价值观的引导不足

在课堂上,学生接受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教授和实践凭证的填写。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态度得到了增强。然而大部分学生还是存在基础较为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自律性较弱的问题。此外,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个性,追求独立自主。由于学生过于注重个性的表现,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专业课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方法,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渗透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学习会计知识的基础上,要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在做账的时候要有会计人员的谨慎感,从而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全方位的高度统一和有效融合。

三、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教育具体措施的探索与实践

(一)转变思想,加强课程思政教育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会计专业课程,需要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提醒学生,会计人员做任何账目必须有真实的凭证,不能毫无根据、捏造。更要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想政治融入课堂。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从内到外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意识。只有完善思想体系,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专业课程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与思政理论课的互补关系,更应该注重言传身教,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始终,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思政教育要素,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最终实现三全育人的模式(见图1)。

(二)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树立思想教学的重要目标

首先,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专业渗透体现在基本的职业素质上,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联合修订课程标准,将课程思政教育纳入课程标准。例如,会计专业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是:培养爱国、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发展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诚信精神和创新创造精神、会计专业素质高、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其次,教学内容体现了基本的专业素质。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最终方向。初级会计实务这门课程主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比如,通过日常的授课,在应付账款等知识的讲解中,提醒学生纠正自身的消费观。专业教师应不断学习寻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想政治要素,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并在课程设计中在各个环节加入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找到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的契合点,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教学实践,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价值引领学生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转为“自觉”的渗透与整合,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能力教育相结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并延伸知识背后的精神动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授课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存在。

(三)改变教学模式,增加多维度协同育人

在初级会计实务课程设计中,专业教师应从多个角度总结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等结合起来,将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不断增强爱国意识和职业素质。因此,在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改革的同时,一方面注重课程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在授课形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对于每个任务的学习,都要从对学生价值导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个维度展开教学(见图2)。

总之,将课程思政融入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课程思政元素,将符合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的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每位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等。高质量的课程教育应该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得到提高。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充分利用思政元素,探索如何更好地将其融入会计专业课程中,建设高质量的會计专业课程,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郑永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11.

[3]刘凤姣.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下),2018(6):266.

[4]章雁.关于本科“中级财务会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J].商业会计,2020(7):103-105.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实务专业课程会计专业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居住权登记 实务分析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