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势能:党的全面领导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一个分析框架

2021-12-12贺东航高佳红

治理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治理效能党的领导社会治理

贺东航 高佳红

摘要:“政治势能”作为中国共产党核心理念的政治表达,是对党的全面领导下能量机制发挥的特色学理性回应。这套能量机制在社会治理领域以价值性政治势能、规范性政治势能、身份性政治势能的形式作用于社会治理系统的不同层次和维度,产生治理效能。通过对政治势能的生成机制、政治势能发生作用的路径机制以及政治势能作用机制的空间拓展等方面展开分析,可以构建具有本土化解释效力的分析框架,以揭示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推进社会治理效能的内部机理与优化路径。

关键词:党的领导;政治势能;社会治理;治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號:1007-9092(2021)05-0079-007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社会治理问题的讨论(尤其是海外的中国研究)多以西方治理理论中的国家-社会二分的分析框架为经典研究范式,主体内容围绕政府、社会、公民之间的多维立体关系展开。虽然基于这一范式的进阶框架和演化模式颇为丰富,但社会治理研究领域的西方话语主导性使站位于国家与社会的唯二主体地位框架下的治理研究重心刻意回避或忽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治理的主导力量,或者是将党和国家等量齐观。结果,导致学界长期围绕着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相对关系、力量博弈、协同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社会治理的研究。这使中国社会治理研究领域中政党力量的理论缺位与其在治理实践中的强势效应之间存在严重的现实断裂。在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过程和本土社会情景中,离开中国的制度背景,回避党在国家——社会互动过程中关系格局走向的事实引领与价值导向能力,只单向度地把国家与社会进行孤立关联,很难对许多社会治理议题、公共政策议题,尤其是突发性、危机性治理事件做出准确的解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因而学术界开始不断发出“把党带回来”的学术呼喊。

中国共产党既是长期执政的党,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而在理解党和国家关系上,需要既抽离又辩证地看待。林尚立对于党和国家关系的解读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的力量,也是领导的力量,作为执政的力量,是政治制度的实际操作者,作为领导的力量,可以不依赖政治制度,即国家制度,而拥有实际的政治力量。所以在中国,党的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虽有部分重叠,但两者之间还是相对独立的。”林尚立:《集权与分权:党、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及其变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1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54页。在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关系内部,党的力量处于决策中心,而行政系统又承担着政策执行者的角色,在意志取向和行动策略上本质地内含着统一性;在这种关系外部,中国共产党又具有庞大的组织系统与整个社会发生紧密联结。尤其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但“社会管理”的传统提法被“社会治理”所取代,还明确提出“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解决社会各种问题,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94页。把党的领导与社会治理的关联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揭示了时代命题下的治理需求和治理导向。

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页。,党在全域范围内至高的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党的全面领导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必然进一步贯彻并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政治权变是关系到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重要的变量因素,因而在研究社会治理问题时,客观地正视政党、国家、社会在社会治理维度上的相互关系,尝试依照现实国情和客观经验把国家-社会框架与政党相结合,适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解释效力的本土话语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近几年,学界逐步突破了惯常的西方思维路径,开始以政党视角切入社会治理问题,以政党-国家-社会的研究范式进行中国问题分析的研究热度日益提高、显性成果也日渐丰盛。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第一,对制度优势及合理性的探讨。祝灵君从党的革命历史、党的革命品质、党群同心圆的社会结构特征、当下应对个体化趋势和挑战的四重逻辑论证了把党的领导纳入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祝灵君:《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周庆智从社会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政社互嵌特征入手,指出党政统合体系的治理意义在于:执政党通过政党组织系统将其政治意图贯彻于各级行政治理体系当中,将党的实质性领导这一原则嵌入政府治理模式之中。并把党政统合的精髓理解为使政治控制成为完整行政机器的一部分。周庆智:《政社互嵌结构与基层社会治理变革》,《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第二,对关系类型及关系构建的讨论。沈永东、郁建兴等基于三分法的分析框架对执政党、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政治互动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背景下,政府在社会组织管理领域适度后撤而强化党在这一领域的主导作用的折中方式是党在新时期寻求政治关系上新的动态平衡的战略方针。Yongdong Shen, Jiangxing Yu & Jun Zhou,“The Administrations Retreat and the Partys Advance in the New Era of Xi Jingping: the Politics of the Ruling Party, the Government, and Associa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vol.25,No.2(January 2020),pp71-88.王智针对政党、政府、社会的结构变迁及三元关系建构上的思路悖论,提出以汲取三项资源,平衡三种权威,健全理性化意识形态系统,健全法治化政权分野系统,健全制度化党内民主系统,健全有限化政府系统,健全规范化市场系统等行动取向作为构建良性三元关系的立足点。王智:《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与社会的历史与逻辑——以“党—政府—社会”三元关系为中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2期。张荣臣认为必须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即党政关系、党法关系、党群关系、党际关系、党内关系,因为这五大关系是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的根本方面。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证》,《理论学刊》,2020年第2期。

第三,对具体领导方式的研究。陈文针对社会变迁和基层社会治理转型所面临的矛盾冲突,提出通过“党组嵌入”“党员(公职人员)嵌入”和“规则性嵌入”等多形式的政治资源嵌入社会与采取“代议性吸纳”“商议性吸纳”“机构性吸纳”和“精英性吸纳”等方式集结有效的社会治理资源两条通路双管齐下的治理路径。陈文:《政党嵌入与体制吸纳——执政党引领群众自治的双向路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第41期。齐卫平从中国社会政党、政府、社会的同质性特点出发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性角色,并着重提出了党的领导方式科学化和大力培育社会力量两条完善多元社会治理结构的重要路径。齐卫平:《论党的领导与多元社会治理结构》,《探索与争鸣》,2012第12期。孙柏瑛,邓顺平通过引入“嵌入性理论”“吸纳理论”和“文化领导权理论”三大理论视角, 构建出“组织嵌入——体制吸纳——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整合治理机制以探讨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绩效的提升路径。孙柏瑛、邓顺平:《以执政党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研究》,《教学与研究》,2015第1期。黄俊尧、魏泽吉则从“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向度上探讨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重塑,认为基层党组织体系需要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并实现多元主体“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黄俊尧、魏泽吉:《“党建”与“共建”:形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双重逻辑———基于杭州市D区的考察》,《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3期。

总的来说,学界开始不断地正视中国的特殊制度能力、不断地增强社会治理的本土经验关照,对党的领导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确认性指认持续增加,他们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上述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价值维度、关系维度、微观实践的讨论或只泛泛地停留在社会治理中党的领导理论、领导方式的讨论,却并没有回答在党的全面领导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情势背景下,党的领导究竟以什么样的“情势”和“能量”形式呈现于社会治理领域?通过怎样的“情势”与“能量”机制作用于社会治理过程、效能如何?以及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中国社会治理政策以避免陷入空泛的形式主义研究?因而我们有必要更加客观地构建一个以政治势能为研究客体的社会治理分析框架,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二、政治势能:一个更具本土化解释效力的分析框架

“政治势能”衍生于中国农村林权改革的政策执行领域,贺东航、孔繁斌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能量在公共政策执行领域的作用发挥而提出“政治势能”一词,用以学术性地表达公共政策中的“高位推动”概念。而作为中国制度安排下的一种结构性存在,政治势能可以更广义地理解为“对执政党政治能量机制发挥的特色学理性回应” ,贺东航、吕鸿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势能》,《东南学术》,2019年第6期。因而它是一种来自于执政党的能量形式,同时也是一种能量机制,可供讨论于政治力量参与的更广泛的社会治理领域。党的全面领导在社会治理领域的作用发挥是抽象而全面的,并不单纯只表现为“组织嵌入”“体制吸纳”等机体性的介入,而是综合政治地位、政治权威、政治资源、价值理念等形成的超然的治理能量,这种能量依赖党组织内部或外部的治理通道和治理机制弥散并作用于整个治理系统,构建形成社会治理领域的政治势能作用机制。

因而本文以政治势能在社会治理系统内的生成机制、作用机制、效果机制为逻辑分析路径搭建具有本土化解释效力的分析框架,以此揭示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推进社会治理效能的内部机理。

(一)政治势能生成的结构性基础分析

政治势能的核心特征是“党的领导在场”,因而在能量形式上通常表现为社会制度、公共政策发文的“不同位阶所展示出不同强弱的政治信号”贺东航、孔繁斌:《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治势能———基于近20年农村林改政策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或特定政治话语、政治理念、特殊表述在文本文件、口头表达上的引用和导入,还可以是依赖“党的身份属性”领导、负责、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释放出的政治信号。在生成逻辑上,政治势能作为一种可变的能量结构,需要依赖势差和能量传动途径将党的意志转化为势能实现自上而下的能量输送。

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系统由党的组织系统、政府的科层系统主导,辅之以市场体系及社会组织协同构建,而以领导小组形式所呈现的亚正式治理机制也不断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常设化轨道,成为社会治理结构的重要机体部分。集中统一的党政治理结构是当下社会治理的典型特征,在体制结构上体现为“执政党与政府体系的‘一体双轨,在功能运行上是政治与行政的‘双轨一体”,王浦劬、汤彬:《当代中国治理的党政结构与功能机制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而这种结构基础为政治势能的生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首先,共产党组织依赖革命建国时期打下的组织基础结合组织嵌入和体制吸纳的双重路径,总体上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基层层级分明、条块分布、意志传输畅通的组织网络;其次,行政系统内的科层体制一方面保持着规范化的上下级关系和条块关系,另一方面在党的领导制度下与党组织配合形成互嵌结构;另外,进入社会治理领域的领导小组分化成型,位属中央层级的领导小组代表政党“对部分重要工作起着宏观掌控和间接指导的作用” ,原超:《“政治势能”视阈下新时代议事协调机构的制度逻辑及职能优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或以党对政府运作的重要监督机制或党的行政担当机构存在;另一部分领导小组作为地方治理工具而存在,依托行政体系发挥作用。由于领导小组多由来自条块上的党政机关领导人汇集组建,更容易在平行部门和上下级机关间打通形成具备水平关系和垂直关联的内部构造。因而,当前的治理结構既能够充分体现党的治理主体地位,构建治理权威,又能够满足政治势能对位差条件和路径条件的要求,从而供给政治势能现成的生成机制。

(二)政治势能的类型及作用路径分析

社会治理领域的政治势能可以性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划分为宣传性政治势能、结构性政治势能和身份性政治势能三大类型。

1.宣传性政治势能

在社会治理领域中,宣传性政治势能的使用是很经常的事。因为社会是连接国家与个人的纽带,既延伸了国家的权力和意志,也是个人融入社会,参与政治的主要形式。因此,基层社会作为国家与民众的接点,为了使社会治理有效进行,得到民众的回应,党需要以其强大的思想动员能力和统合能力与当前的社会治理相结合,以压倒性的宣传推进治理的“运动式”展开。宣传性政治势能包括观念展示、价值输出、舆论引导、交流互通、宣讲、学习和交流等精神、意志的信息传递过程,以期产生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从而实现社会治理领域的思想动员和行动整合。

例如,在“扫黑除恶”社会治理中,为营造浓厚的扫黑除恶氛围,由党委牵头、党员带头发动社会向村民、商户、摊贩、居民群众讲解开展扫黑除恶的意义。宣传性政治势能通常以悬挂宣传标语、宣传展板、设立举报信箱、在党务政务公开栏张贴通告等形式,向群众进行信息传导、争取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以某地在“扫黑除恶”社会专项治理中宣传性政治势能的出场为例。第一,通过信息网络平台的及时性和广泛性,实时向社会发布扫黑除恶的举措、思路、成效和战果。第二,通过抓典型案例的方式,由党媒对相关案例进行整理跟进,并形成集图组、音频、视频于一体的深度报道。第三,加大新媒体产品创作力度,创意制作微电影、微视频、动漫作品等,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对专项斗争中的先进个人进行重点表彰,面向社会公众大力宣扬。

总的来说,宣传性政治势能在前期是氛围渲染,营造“趋势”,随后权威强势跟进,彰显“权势”;在中期,则形成情境化响应,推动“声势”;最终在建立思想、行动共识的基础上“借势做事”达成治理目标。宣传性政治势能贯穿社会治理的过程,既是广大民众浸淫其中,受环境情势熏陶,将“宣传性势能”内化为统一思想意志和行动策略的过程,也是社会治理系统对党组织展开的一次集中动员能力的考验。

2.结构性政治勢能

结构性政治势能是面对社会治理的专案,成立党的领导小组统筹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领导小组一般由各司其职的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垃圾分类为例,共涉及农林、财经、保险、宣传、档案等多个部门。这样的“高位推动”是我国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党是社会治理的政策创制者、利益表达、执行者与监督者,各级党委在社会治理中均承担上述几种角色,党委的态度是影响到社会治理成功的关键因素和组织保障。在社会治理中,如果各级党委将某些治理问题重点抓取,用心组织、跟踪监督,则社会治理绩效就能得到明显提升。这里需要启用“工作领导小组”这一结构性机制。“党的领导小组”一般属于任务性小组的编组,主要是为了使社会治理事务能更加具体周延、更高效推进而设。“在中国,党内的地位比在政府的地位显得重要。党的行政担当机构的负责人相较于行政机构的负责人,不论是在党内或政府内,其地位均较高。”贺东航、孔繁斌:《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这显示了党的行政担当机构领导这些机关的事实。因为党的行政机构负有协调行政机关的任务,为了顺利地推进任务执行,将地位高的领导人任命为党的行政担当机关的负责人是较为有效的做法。

从社会治理的实践看,通过领导小组的结构性组织设置形成的结构性政治势能主要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社会治理是一项需要基层政府各部门配合参与的行动。然而由于基层部门存在着一些本位上的不同观点和利益,要协调和整合,需由党委出面,发挥党的全面领导功能和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而领导小组就具备这方面的优势。在小组中,成员不管是否在政府部门任职,均是党的成员,要听党委的话。在社会治理中,有一些方案和政策往往涉到多个部门的利益,牵头部门往往无法一家解决。如果呈送到小组,就可以在小组会上取舍解决。

第二,对于专项的社会治理来说,一个部门牵头、多个职能部门介入是寻求资源协同、行动一体化的必然配置。但各职能部门职能不同,表现在政府序列中的重要性也不一样, “配合部门”所处的现实地位低于“牵头部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并且部门之间由于处境不同,各有各的利益取向和专业壁垒,执行过程中产生协同障碍甚至行动摩擦也是常事。这时,通过成立 “以党委为核心”的领导小组方式,不仅有益于促进党政各部门彼此之间的互动和非正式的意见交换,形成集体政策,而且一旦形成决策,全体行动主体都必须遵守。

第三,在中国的制度特色下,各个职能部门,不论职责分工如何、权力威望如何,都是党统一领导之下的部门,受到党的引领与监督,因而党委与政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任何职能部门都不可能超然于党的制度与政策之外任意行事。

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央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紧急成立,组长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领导小组临危受命指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不定期向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常委会汇报进展。疫情领导小组的工作重点不仅在疫情信息公开、医疗物资供应、人员流动管控等防控工作上,而且关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生活物资保障、开学时间等民生问题,它须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而各地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均由书记主抓,如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蔡奇担任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下设医疗保障、交通保障、商品供应、重大活动服务保障、舆情应对、社会稳定、高校工作等七个小组。在基层,各城市街道积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基本由街道书记任组长,下设社区工作组、宣传工作组、医疗工作组,并由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与。小组的设置使地方政府能够集中行使指挥权、决策权、协调权、监督权等领导权力,充分展现党的指挥决策能力、社会动员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凸显了强大的结构性政治势能。

总而言之,在中国,力量的中心就是中国共产党,这个权力的中心是在历史中形成而且是写入宪法的。“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更具体的表述是,“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这段话表明,党的领导权就是抓大事的权力,也就是核心政治权力。

3.身份性政治势能

社会身份是内化了思想觉悟、政治信仰、职位权责、行为准则等元素而形塑成的特定身份标识,对外界而言,特定的社会身份指示出相应的类别特征及社会的认知共识,社会身份的同类聚合则能够获取具有“队伍意识”的集体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其政治地位天然地与权力相绑定。因而身份性政治势能正是以党员这样具有势能的身份标识进入到社会治理场域,对社会治理效能产生影响。

在中国语境下,共产党员往往在社会认知中,被视为代表着先进性、纯洁性,有思想觉悟和行动能力的人员,因而当个体或群体携带着这样的身份进入社会治理系统和治理环节,身份性政治势能便会基于其内含的政治威信和民众认同而对社会治理场域中的民众形成行为引导和思想引领,触发民众的行动向心力。

一般来说,身份性政治势能嵌入社会治理,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身份的彰显以实现符号化嵌入,二是通过党员亮牌的方式,实现身份性政治势能在基层治理中和基层场域的叠加,特别是优秀党员进入社会治理系统担任或兼任重要职位,在重点治理项目和治理任务中通过身份特征对其他行动主体和协同者施加影响,实现统领和指挥。

例如,在2020年全民抗疫的社会治理期间,当社会心理濒临崩溃、社会秩序陷入混乱的危难时机,身份性政治势能充分发挥了作用。党员干部走到抗疫的前线,从高速路口、省、市、县等边界检查站、国道、省道检查站到各个社区、单位、村落的检查站的值守和管理,从医院、社区大大小小发热门诊的协同帮扶到社区村落的生活供给服务、心理疏导服务,从各类人员的排查、摸底到每一个检测点的蹲点监测,都首先由党员进行身份带领。为了向民众传播常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简化红白喜事等基础防疫要求,也通常由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进行榜样示范,从而引发更多人的效仿和跟随。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党员大数量下沉基层,通过亮明身份的方式,携带着不同的身份信息和身份资源进入到恰当的抗疫环节。

因此,身份性政治势能由于能营造出“讲政治”的潜在治理氛围和治理规则,一般情况下有利于统合治理资源、把控治理方向。当然,如果过度依赖政治势能则可能导致治理行为的评价机制也跟着“政治化”的单一标准转向,诱发形式主义风气和压缩专业性意见空间。

三、新时代社会治理中政治势能空间拓展的进一步思考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作为国家治理的核心领域,社会治理面临着更迫切的转型需求,政治势能必然成为治理革新的驱动力和引领力,因此,需进一步激活和发挥政治势能在社会治理中的正向效能。

社会治理的主体结构主要分布于基层社会,乡村村落社区和城市居民社区是基层社会的主要组织单元。从主客观角度看,基层社会治理中政治势能作用的空间在不断地扩展。首先,“党的领导下没有放任自治的公民社会的发展”,自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的领导全方位向社会下沉,政治势能在基层社区自治中便获取了条件依赖,同时,“中国共产党还调整了社会组织的管理战略,在适度减少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领域行政限制的同时着力于加强政治思想的引导,通过增强党的适应性来克服基层领导力式微。” Yongdong Shen, Jiangxing Yu & Jun Zhou,“The Administrations Retreat and the Partys Advance in the New Era of Xi Jingping: the Politics of the Ruling Party, the Government, and Associations in China”,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vol.25,No.2(January 2020),pp71-88.“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新时代的根本价值指示,是社会治理领域最大的政治势能源流,因而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在社会治理中的制度性存在便是在源头上把握住了政治势能的合理结构和正确流向。針对具有全局性、关键性、特殊性或紧急性的社会治理问题,需要适度主动地增强其出场时的政治势能,如以结构性政治势能成立“党的工作领导小组”,来“上升党的议题” 并构筑权威性;以宣传性政治势能让民众知晓其重大意义,赋以强大的氛围动能;以身份性政治势能来展现“党员在场”。

其次,强化党在治理过程中的领导能力。要对获具“工作领导小组”权限的组织机体进行准入把关和精准授权;积极探索不同社会治理系统间的结构性融合模式,尝试嵌入式思维与融合式思维的实践性结合,并适度鼓励、引导基层社会治理中“第一书记”“一肩挑”等制度安排。

特别是随着2020年后全民抗疫时代的来临,维稳与防控的要求进一步向基层转移,因而政治势能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有必要进行持续强化。党中央需更加注重基层组织内部的政治忠诚和大局意识的培养,并通过组织内部的制度完善和机制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应变处置能力,营造出社会协同、共建共享的氛围;对外需要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把政绩的考核标准由“经济导向”逐渐向“服务导向”转变,使基层政府更加向“服务公众”的角色过渡,打造更稳固的组织网络和构筑更好的群众动员基础。通过内外同频互动拓展政治势能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释放空间。

另外,“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群众既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也是社会治理的对象、更是治理结果的最终承载,要通过密切联系群众构建治理系统,内外联动的反馈渠道与反向作用机制有利于政治势能的效能优化。当广大群众在政治势能所营造的强大氛围中被动完成价值性输入的同时,若通过开放信息机制、扩充参与平台等方式,把治理理念、治理方略、制度政策背后所呈现的政治势能的性质、能力的强弱真实、直观地呈现给社会大众,社会大众便可结合主体经验、现实诉求形成有效的判断、表达及反馈,营造舆论声势反作用于社会治理系统。如此不但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反向激活政治参与,还能够以此作为社会治理与社会需求之间磨合、衔接与适配的桥梁,用以牵引政治势能的力度与方向,提高治理效率、扭转治理偏失。

(责任编辑:张 震)

猜你喜欢

治理效能党的领导社会治理
科技看百年
后税费时代乡村“权力文化网络”的选择与发展研究(上)
政府社会治理效能建设若干问题探析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大学治理文化:阐释与建构
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中国政府的网络认知自觉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