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1-12-12张扬康小明

现代语文 2021年9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

张扬 康小明

摘  要:以2000—2020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所刊发的1382篇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1.这二十年的发文量以2014年为分界点,呈现先增长后回落的态势;2.主要发文机构均在北京地区,主要发文作者呈现“单打独斗”的局面,互相之间鲜有合作;3.在十大高被引论文中,教材研究占据重要分量;4.排名前三位的高频关键词为“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正式拉开帷幕。1983年,“对外汉语教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2007年,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2012年,“对外汉语”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需要说明的是,汉语国际教育这一术语可作为“对外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国际汉语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的统称[1]。本文亦是如此。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既能追溯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脉络,描述当前研究现状,又能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有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以2000—2020年汉语国际教育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从不同角度总结该领域现有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热点,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包括CSSCI、SCI和北大核心)数据库,主题为“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检索时间跨度为2000至2020年(截止于2020年11月30日),剔除重复和会议通告等无效样本,共检索到1382条有效文献。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应用于Java环境下的一款可视化分析科学文献以发现新兴趋势和模式的软件包[2](P300)。本文以CiteSpace(5.6.R5版本)作为研究工具,以CNKI检索到的1382篇文献为数据信息,将其转换为CiteSpace可识别的Refworks格式。从年度发文量、主要发文机构、主要发文作者、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现六个方面,对2000—2020年CNKI发表的汉语国际教育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可视化结果分析

(一)年度发文量

文献的年代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某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以及发展速度[3]。我们通过Excel对二十年来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的发文量进行了统计,具体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研究发文量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稳步增长阶段和回落阶段。其中,2000至2014年为稳步增长阶段,发文量逐年增长,并在2012-2014年达到顶峰,中间虽然偶有起伏,但整体发文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在稳步增长期内,发文量从2000年的35篇增加到2013年的95篇,这14年占总发文量的77.57%。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研究热点逐渐出现并形成。2015年至2020年为回落阶段,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22.43%,从2014年的94篇下降到2020年的31篇,虽然时间只有6年,但发文量呈逐步下降趋势。

(二)主要发文机构和作者

对主要发文机构和作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领域的重要研究阵地和核心作者的分布情况,为今后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提供参考。这里设定发文机构阈值为10,主要作者阈值为3,其中,节点越大,代表该机构或作者发文量越多。我们对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文献的主要发文机构和作者进行了统计,并通过CiteSpace绘制成知识图谱,具体如图2、图3所示:

发文机构的发文数量往往和研究机构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能力成正比,发文量越多,说明该机构在相应领域的影响力越大[4]。从图2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发文量最多,说明该机构在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影响力较大,其次是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发文量前10名的研究机构都在北京地区,除以上三所机构外,还有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由此可见,北京区域的高校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取得了颇为可观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从图3可以看出,发文量位居前5的作者为李泉、孙德金、刘颂浩、崔希亮、吴应辉。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者具有明显合作关系的只有两组,分别是吴应辉、陆俭明、孙德金和崔希亮、张宝林、李宇明,其他研究者则呈现出“单打独斗”的局面。

(三)高被引文献

文章被引量是衡量一篇学术论文水平的重要指标[5],高被引论文一般是具有奠基性作用的重要论文[6](P135)。我们对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位居前10位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见下页):

通过对这10篇高被引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从发表时间来看,这10篇高被引文献均发表于发文量稳步增长阶段(2014年以前),说明这一时期的相关论著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有些论文已成为相关研究方向中的经典。第二,从发表期刊来看,在这10篇高被引文献中,有6篇发表在《语

言教学与研究》,有2篇发表在《世界汉语教学》。其中,《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刊物,该刊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成果的发表重镇,亦是在情理之中。第三,从研究内容来看,在这10篇高被引文献中,有5篇都是以教材为主,在《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一文中,教材研究也占了重要篇幅。这表明教材研究是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的重点,同时,教材研究的切入点也各不相同。

在这10篇高被引文献中,被引量最高的是《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该文结合编写《汉语教程》的实践,从语法结构、语境设计、课文安排、词语选择、练习题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初级汉语教材编写需要遵循的重要规则,涵盖了教材编写的主要内容,为今后教材的编撰与研究指引了方向,起到了总领性的作用。《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述评》一文,从总体框架、内容設计、形式设计等方面,全面梳理了对外汉语教材在这10年的发展状况,并指出了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建设》《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分别从文化和实用性角度出发,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充实了教材研究的内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则从汉语自身特点出发,提出了符合汉语实际的教学法,启发教师从新的视角开展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任务式大纲与汉语交际任务》一文,对交际任务的特点、汉语交际任务在教学应用中的分类和分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立以汉语交际任务为教学组织单位的新的教学模式的设想。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教材和教法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问题,其中,教师更是“三教”问题的核心[7]。不过,在这10篇高被引文献中,与教材相关的有5篇,与教法相关的有2篇,却未见与教师相关的文献。这说明在“三教”问题中,学界更加注重教材的研究,教材研究也由此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相比而言,教法和教师受到的关注较少,这也是今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四)研究热点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高度概括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主题,通过关键词可以对某领域的研究内容、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进行把握[3]。本文选取了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文献中的前11位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共产生了807个关键词节点和1291个连线。节点越大,表明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关键词研究的热度。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为弥补图4的不足,我们又将相关数据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具体如表2所示:

从图4、表2可以看出,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出现频次最高,为574次,即出现该关键词的论文有574篇,约占总篇数的41.53%,这说明“对外汉语教学”是研究的核心与热点。其次是对外汉语,频次为279;再次是汉语国际教育,频次为162;其他高频关键词则包括汉语国际推广、来华留学生、对外汉语教材、国际汉语教师等。以上关键词基本代表了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从连线来看,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几乎与图4中每个关键词都有联系,其他关键词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一般认为,在网络结构中,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节点代表它的位置比较重要[8]。如表2所示,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有对外汉语教学(0.61)、对外汉语(0.38)、汉语国际教育(0.26)等,同时,这些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均比较高。高频次和高中心性的结合,体现出上述关键词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所在,并且这些关键词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今后的研究方向。

2.突变词分析

突变度体现一个关键词在一定时期内研究的热度[9]。我们对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文献的突变词进行了统计,具体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在这二十年中,2009年出现突变词最多,分别是“对外汉语专业”“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2011、2012、2014和2015年均出现了两个突变词。2010年未出现突变词,这说明该年未出现新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内容。这二十年来,热度最高的关键词是“汉语国际教育”,其强度最为突出,为29.367;它首次出现时间为2014年,其热度一直持续至2020年。突变时间出现较晚的关键词有“汉语国际教育”“一带一路”“文化传播”“茶文化”,它们的热度一直持续不断。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是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汉语国际教育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的。2011年,第六届孔子学院大会在京举行,标志着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进入了第二个历史阶段。在第一个历史阶段中,对外汉语教学顺利转型为汉语国际教育;在第二个历史阶段中,则从单纯的汉语教学转变为全面的文化交流[10]。自此之后,文化交流在漢语国际教育中的主题地位日益得以凸显。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2015年是我国开始“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年份[11]。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播”“一带一路”等遂成为近些年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热点。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高被引文献以教材研究为中心,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发表重镇,并且均发表于发文量稳步增长阶段;发文机构和核心作者呈现出以北京为中心的分布特点;以“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为研究热点;出现时间较晚的突变词大都与文化有关,如“文化传播”“茶文化”等,可以预测,文化交流与合作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术合作交流亟待加强。发文机构之间交流较少,主要作者之间鲜有合作,没有形成稳定的学术研究团体。二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高被引文献中有5篇都是关于教材的研究,同时,有些论文是基于语言事实的举例说明,而没有借助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实证/实验研究。三是北京区域的相关高校已形成稳定发展模式,具有绝对的优势和影响力,但各个地区的学术研究并未均衡发展。

三、启示与展望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关系紧密。因此,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既要突出专业化、特色化,也要体现出丰富化、多元化。

第一,研究方法多样化。随着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兴起,人们不仅关注语言本身,更关注语言学习者的认知。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汉语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过程进行探讨,也逐渐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

第二,研究内容丰富化。从关键词分析角度来看,除了那些频次较高的热点关键词之外,其他像“词汇教学”“汉语教师”“文化传播”等,仍然有可开拓的研究空间。尤其是在面临本土教师匮乏的情况下,教师研究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

第三,进一步加强跨机构、跨部门的协同合作及各领域、各区域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我们认为,可以以北京区域的相关高校和学术机构为中心,充分发挥其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带动其他城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

第四,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开放、更包容的新阶段,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已经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的新热点、新趋势。

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传统线下课堂转变为线上网络课堂,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步走向常态化,这一教学模式的转变给汉语国际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认为,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线上中文师资队伍,是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这也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教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杨.汉语国际教育学术话语权构建[J].世界汉语教学, 2019,(4).

[2][美]陈超美.科学前沿图谱:知识可视化探索(第二版)[M].陈悦,王贤文,胡志刚,侯海燕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蔡武,郑通涛.我国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研究现状与热点透视——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7,(3).

[4]沈索超,包亮.近60年来华文教育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 2019,(3).

[5]杜秀杰,赵大良,葛赵青,苗凌.学术论文的下载频率与被引频率的相关性分析[J].编辑学报,2009,(6).

[6]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王贤文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7]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

[8]吴悦,李朝旭.中国空间隐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心理学探新, 2020,(4).

[9]李田心.近五年“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的前沿与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文教资料,2020,(27).

[10]许嘉璐.繼往开来,迎接汉语国际教育的新阶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1]施瑞.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比较——基于WOS和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8).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Studies Based on CiteSpace

Zhang Yang1,Kang Xiaoming2

(1.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2.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Abastract: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 a bibliometric visualization software, totally 1382 core journal literatures on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CSOL) included in CNKI database from 2000 to 2020 are used as data sources to make visual maps analysis.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CSOL from four angles: the main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and authors, highly cited literatures and the co-occurrence of keywords.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in 2000-2020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lined with 2014 as the cut-off point; 2. The main publishing organizations are located in Beijing, and the main publishing authors are “fighting alone”, with littl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m; 3. The research of teaching material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top ten highly cited papers; 4. The top three high-frequency keywords ar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TCSOL”.

Key words: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CiteSpace;visual analysis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