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主题的“课程思政”日语会话教学实践探索

2021-12-12

福建茶叶 2021年5期
关键词:日语茶文化课程思政

张 艳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 海宁 314408)

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第一条就是“课程育人”,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日语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初级日语会话》的“课程育人”情况如何?“课程思政”成效如何?

1 现状

1.1 课程“痛点”问题

第一,教材更新滞后,虽现有教材能根据不同的话题或会话场景编排章节,但具体设计仍然局限于词汇和句型的操练以及朗读背诵等。机械性的练习,学生参与热情低,不愿开口说日语,很难培养其日语思维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此外,“日语教育因学科的特殊性易受到外来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渗透或侵蚀”,日语专业学生长期学习日本语言和文化,更易让日语语言所承载的意识形态隐藏在语言“工具性”的表象下,渗透并侵蚀进日语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从而对日语专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潜移默化,导致学生日语水平的提高与我国主导的价值体系的认同出现失衡。

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初级日语会话》重在口语实践,口语实践中的个体既是表达者也是倾听者。表达时从思考到表述的转换技巧,倾听时从理解到应对的反应能力,双向沟通时表达意图与表达方式的衔接能力等是目前倾向于日语语言知识传授以及词汇句型简单操练的课堂教学方法所不能满足的。这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差距,对于学生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异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不利。

第三,教学内容,在将“课程思政”元素溶盐如水的基础上,如何在课程中持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以及会话参与热情,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作为实践性极强的语言类课程,课程模式应满足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权衡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教学进度和课堂活动安排、应用能力培养及主流价值引领和语言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是教学内容及方式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四,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素质。专业课教师熟悉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但对课程体系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挖掘动力不足(王振雷 2019)。可是据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陈宝生 2018)。因此,日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和日语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密不可分。“课程思政”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接收和内化。

1.2 学情分析

第一,班级整体日语水平(约N3)及自主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思维稍定式。

第二,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对专业自信度较低,没有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日语口语能力较弱,不愿开口说日语。

第三,务实且有专业危机感,实践动手能力较强。除专业外各有特长,不喜欢知识灌输式课堂,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所表现和发挥。

2 教学实践目标:

2.1 知识

掌握并熟练运用课程中出现的新单词和重点句型,能了解课堂会话信息。

2.2 能力

①能理解课堂教师的日语表达。

②能用日语长句即兴回答课堂提问。

③能用日语进行汇报发表并角色扮演及主题表演。

2.3 课程思政

培育“爱国”“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3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任务,并从中发展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理论指导下,本次教学实践采用课前的任务驱动法,提前布置3个合作性的任务“查阅中国茶道是如何传到日本的;中日茶文化的特征;中日有关茶的谚语成语并通过这些谚语成语推测中日两国思维的异同”。

最近发展区理论(ZPD)则认为:学生通过个人学习能达到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学生通过团队活动后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存在差距空间,这个差距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以此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指导,课程中布置了合作汇报或者合作发表合作角色扮演的任务。

综上并结合实际学情,课前发布主题学习内容并布置主题汇报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调查制作ppt或者撰写小报告进行发表,或者编写茶文化相关主题的日语剧本,自导自演,课上用日语进行主题汇报表演。

4 创新举措

4.1 改变教学手段,改革局限于词汇和句型操练以及朗读背诵的课程设计编排

首先,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体系,整体规划教学计划。教材有一定的滞后性,作为课堂延伸,教师需根据时代变化适时补充拓展教材之外的、并且贴近现实社会的新主题新内容。特别是针对学生思想意识、三观树立以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育人目标方面的潜移默化,要在补充材料中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融入并实践。金兰兰(2020)指出“中日茶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决定了茶文化对比教育在日语教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应用价值”。本此日语会话教学实践以“茶文化”为主题,以“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禅僧”为切入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及文化自信。

4.2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主动学习策略

以下从日语客观语言知识的讲授和学生知识拓展与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客观语言知识的讲授层面: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角色模拟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以角色模拟法为例,教师在简单设定好情景后,可不让学生看教材,而让他们听录音,让学生想像整体的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这样既能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又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

学生知识拓展与能力培养方面: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合作学习、调查学习、LTD沟通学习(Learning Through Discussion)、PBL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行业的IBL教学(Industry Based Learning)、BLP(Bisiness Leadership Program)等方法,可以统称为主动学习。因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主动学习可涉及多种教学法的并用或轮流使用。

而在本课“茶文化”采用的教学方法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如下:

课前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让学生查阅中国茶道是如何传到日本的;中日茶文化的特征;中日有关茶的谚语成语并通过这些谚语成语推测中日两国思维的异同;学生在完成以上任务的过程中,有合作分工,也有调查讨论。

课中采用“情境---探究”、“抛锚式”和“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从实际学情出发,创设最合适的教学情境(如茶道教室的使用、中日茶道的实际体验等),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前提出的3个问题进行汇报发表。

课后布置开放式作业,让学生分组总结茶道中蕴含的美学价值与人文精神,用日语录制好小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写好为自己团队视频打call的日语广告文本,由班级同学和教师同时进行点评。

4.3 以学生兴趣驱动为导向的参与式学习以及形成性评价,建立评价档案袋

本课程区别于普通理论和实验教学的特点在于:第一,通过实际的口语交流活动来奠定学习要点、文化和语言基础,应用日语语言知识和文化基础拓展深化日语综合应用能力;第二,课程的生命力在于既要保证学生说日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又须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三,口语交流活动的瞬间性以及相互性决定了本课程不可能用传统的纸笔测验,应该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作出评价。本课中,针对“发表内容与主题的契合度”、“语法准确度”、“表现能力”、“日语语音语调”“情感价值体现”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建立评价档案。除了教师对学生评价之外,学生各组相互之间就下图所示进行记录并装入档案袋。

5 教学效果及反思

5.1 学生对《初级日语会话(2)》实践活动的反馈总结如下

①不知道的单词句型队友会提醒,不会太害怕。(团队合作)

②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必须完成得出色点,否则会给团队抹黑。(责任感)

③能听懂,但自己想说的用日语表达需要点时间。(日语沟通交流能力和思维转化能力)

④大家一起完成任务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期待下次的会话课。(参与感,兴趣导向)

⑤发现自己能听懂也能表达,虽然不熟练,但很开心,自信心逐步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综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团队的合作帮助下,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并展现自己,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课前做准备,课中进行汇报发表或者角色扮演,课后合作完成任务,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

5.2 教学反思

首先,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师引导式课堂,知识和能力的达标更明显。而且在专业知识与能力之外,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其他领域的特长和才能。

但是,“课程思政”目标是对学生思想意识和三观的考察,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一两次授课或实践无法真实评价。但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生历来是意识形态斗争争夺的对象。因此,专业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协同思政工作者,做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最后,课堂是教书育人的载体,教师需把控好“教和学”的质量。如在本课中,教师如果没有把握好授课重点并切实履行,容易导致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开心的发表,课堂气氛也活跃,但实际重点不明确,目标模糊,将课堂流于表面的“表演式”课堂,导致无法达标无法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日语专业教师在专业课上实践“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决不能主观盲目,否则可能造成对专业课知识体系的破坏。

猜你喜欢

日语茶文化课程思政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日语国字的意义特征分类
从德昂族茶文化的现状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发展困境
看漫画,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