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影响
2021-12-12李夏
李 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能逐步向服务社会贴近大众。各单位定期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公布各项财务数据,让社会大众来监督单位的职能运行。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实施,满足了日益庞大的财务数据需求,同时对事业单位人员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状况矛盾凸显
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殊性,大部分单位会计人员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老龄化严重、观念落后、专业技术水平滞后、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会计记账涵盖内容增加
做账的基础方式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单笔分录改为双分录,报告报表的产生也是依据同样的财务数据。新会计制度规定,会计凭证使用“双分录”做账,要求会计人员在每项业务中既要结合权利义务的发生来使用会计科目,同时又要考虑现实经济利益的流入支出来登账,即“平行记账”,二者既相互联系,又各自为据。这对会计人员产生了新的挑战,做账时既要考虑两边分录的对应关系,又要考虑同笔业务在两种不同原理下做账的差异性。有些会计人员因以前工作的单一性,不习惯新的记账方法,就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工作中许多会计专业技术角度的问题不过关,由此产生单位账与外部提供的对账明细单存有差异,明细账之间勾稽关系不清。
(二)会计机构人员偏老龄化
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有很多是非科班出身,财务岗位是凭领导个人安排,因其本身的会计理论知识底子薄,因此做账时遭遇掣肘无所适从。传统的会计核算简单,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这就使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低,会计人员仅会运用“收入-支出=结余”,就能完成工作。新会计制度要求“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同步操作,由于登记凭证的内容增多,致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更为复杂。原记账模式主要是强调预算会计的收付实现制,改革后的“双会计兼并”模式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会计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人无法理清两种不同模式下的会计原理,不会利用新做账系统提供的各种便利应对各式各样财务数据的需求。现在社会日新月异,会计信息化加快,财务工作的范围不断拓展延伸,一些老会计人员无法适应《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基础的改变。
二、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对新制度变革的策略
(一)深度研究会计制度变革后的账务内涵
会计人员需要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容进行研读,不断学习理解,从全局角度出发来分析政府会计制度,通过比较新旧制度来确保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入新理念、新思维,最终让新制度得到贯彻执行。财务人员可以参照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方式,理解权责发生制的意义。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培训,培训途径多渠道,内容多方位,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从新会计制度内容了解到,涉及的平行记账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财务会计、预算会计。记账方式不同,其要素也存在差异,财务会计总共包括五个要素,即负债、收入、资产、净资产以及费用;而对于预算会计来讲,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以及预算收入。各要素设置了不同科目,账务处理相对繁琐。每做一张凭证首先要在会计要素下选择一级分类科目,然后根据开支来源输入支出功能科目。选择会计科目,有时还要根据两边数据差额选择差异原因。如每月工资发放,财务会计这边登记应发工资明细,同时代扣社保金;预算会计只登记实际发放金额,两边会出现日常业务支付产生的差异。又如某笔业务在两种模式下体现得不一样,往来业务、资产折旧,财务会计需要记账,预算会计不需要。这就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虽然跟以前的单式记账相比复杂许多,但是它也为财务工作提供了方便。如年终决算可以根据预算会计中的功能科目余额表填报,与以往凑对数字填列相比,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更切合实际。政府财务报告、资产年报等要根据财务会计数据填报,报告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为确保报告的正确性,必须做好对账及校验。所以,财务人员必须充分理解新制度的内涵所在。
(二)为财务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丰富,为尽快适应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具备一批优秀的、专业素养高的财务人员,推动新政府会计制度有效实施。要提高财务人员的准入门槛,引进中高级财会专业人员增加事业单位的力量。同时要出资送有关人员去专门的机构参加业务知识培训,针对工作内容开展专门学习,这样才能使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得到解决。领导要安排会计人员系统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以及相关准则,提高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等。为调动财务人员尽快适应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挑战工作难度,单位可以为其提高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让大家在繁重的工作中得到欣慰。基于领导视角,加强对财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完善更深层次的专业会计方面的发展与建设,让财务核算水平得到提高,以此来适应新制度的相关要求。
(三)提升信息系统处理水平
信息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为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升会计核算质量,会计人员要增强信息系统使用的敏感度,不断适应不同信息系统的操作流程,多摸索、多操作、多请教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快速上手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要顺应时代潮流,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核算系统,从而强化其系统性、科学性。财务负责人要重视人员在信息系统操作的培训,另外,注重对相关软件的实际运用,由此使工作质量、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从而使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准确。让新制度与财务信息化实现高度融合。当代会计人员的职责已不仅仅限于过去的专业范畴,还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如内部控制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互联网+监督”网络平台等,都是会计职能的拓展。内部控制是一个综合工作,需要很多部门配合共同参与。但是实际过程中,内部控制系统的填报是由财务人员一手完成。拟定各种内部控制程序,设定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制作单位重大事项的会议议程等,这些内容其实已超出会计的专业领域,但确实又是会计需要承担的工作。因此,财务人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丰富提升自己。随着新的会计制度施行,其变化逐渐渗透到财务核算管理中。以前事业单位会计不需要计提折旧,对单位资产管理也不严格。但是实行新制度后,资产清查要求在单位得到执行,很多单位没有专设资产管理人员,这一重担又落在了财务人员身上。在财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第三方服务,对单位资产进行“地毯式”搜索,不单是做监督,还要对单位购入资产进行登记、存放、报废等一系列流程把关,以免资产漏记,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财务人员身兼多职,熟悉掌握跟会计相关的业务,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核算基础的正确性。因此财务人员要转变思维,多查看、多学习企业会计方面的书籍,新的会计制度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并行做账,实际上是向市场经济会计转型的过程,财务人员的监督管理职能也要向企业财务人员看齐。
三、结语
总之,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来讲,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财务工作者要抓住契机,尽快转变思想,提升专业素养,做一名符合新时代事业单位要求的合格财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