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温室火龙果栽培技术研究

2021-12-12王培玉田佩耕吴伟刚曹婷婷沈凤英

农业与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火龙果温室栽培

王培玉 田佩耕 吴伟刚 曹婷婷 沈凤英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Haw.)Britt.et Rose)是仙人掌科(Cactaceae)量天尺属(Hylocereus)植物,又称红龙果、龙珠果、青龙果、玉龙果、情人果、仙蜜果等,原产于北美洲、中美洲,属热带、亚热带果树,分布于热带雨林及沙漠地带。火龙果外观奇异独特,果皮颜色艳丽,果实营养丰富,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白蛋白及花青素,除富含糖、有机酸、粗脂肪、粗蛋白、膳食纤维,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质、且富含维生素C以及钙、铁、磷等矿质元素,具有高营养、低脂肪,低热量等特点[1]。

火龙果在美国、马来西亚、巴拿马、泰国、越南、墨西哥等国家广泛种植,美国与荷兰火龙果栽培历史悠久,积极发展火龙果温室栽培与机械化栽培等特色栽培技术,在荷兰、日本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智能设施园艺技术更是被广泛应用于火龙果栽培。我国南方普遍采用露天柱式栽培方式,南方光照强、降雨量较大,适宜火龙果露天栽培,但北方气候干旱寒冷,因此火龙果南种北引一般采用温室栽培方式,封闭的温室环境中,可以人工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影响因素,但在火龙果温室栽培上存在着栽培技术管理等问题,对北方温室火龙果的产量有重大影响。

近几年通过在北方保护地温室栽培火龙果发现,其在温室条件下表现出适应性较强、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等特性,果品外观鲜红亮丽,果质细腻甜爽,商品性与食用性较好,尤其是火龙果挂果后储藏期较长,且不易破损,适宜中、长距离的运输,所以在北方温室栽培火龙果可带来极高经济效益。

1 火龙果生长习性

火龙果为浅根性果树,无明显主根,须根发达,根系多分布于3~16cm的表层土中,主要吸收表层土壤中的水分及无机盐,并具支持植株形态、繁殖、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火龙果还具有许多气生根,有助于植株攀爬生长。由于长时间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干旱地区,其叶片退化呈刺状,光合作用主要依赖于茎,茎内部具有含大量粘稠液体的薄壁细胞,有助于更好地保存水分,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火龙果果实成熟时呈长圆筒形,果皮鲜红且有光泽,果肉呈红色,细腻多汁,果肉内含有黑芝麻状细小种子,较软可食用。

火龙果为喜光植物,耐热耐旱,日光温室栽培可以表现出很好适应性,且在低温条件下,只要温室内无结冰现象仍可正常生长,而达到40℃高温时,同时满足生长所需水肥条件,就能正常开花结果[3]。但是长期干旱,容易引起大量落花落蕾现象,导致果实发育不良,产量降低。火龙果的病虫害较少,主要病害为叶斑病、灰霉病和软腐病等,在湿度过大或者温度过低的条件下易发生。火龙果生长期面临的害虫主要是花蕾期蚜虫、棉蚧和绿盲蝽等,其在火龙果花期和成熟期大量发生,此外幼苗期需要防治蝼蛄、蛴螬等地下虫害。

2 温室大棚的建造

北方地区跨越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其1月平均气温在-18.3~0.9℃,火龙果需保温性良好的栽培条件,所以北方地区以温室种植为主。日光温室作为我国特色温室之一,保温性能良好,最大可使室温提高30℃左右,且投入较低。由于温度和降雨等气候因素,日光温室常见于我国北方地区,其可为植物提供良好生育条件。

日光温室白天可以吸收太阳光能蓄热,一定条件下,当墙体越厚时,其保温能力越强。本研究采用后墙基部宽度为3.5~4.0m、后墙上部为2m的日光温室大棚。选择温室材料时需结合当地气候特性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合理的温室结构及材料,天津市、辽宁省大连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的火龙果种植温室构造为后墙体宽度为2m左右[2],河北等地温室墙体厚度构造一般为后墙基部宽度为4.0~4.5m,后墙上部为2m,山墙宽度为1m左右。另外,在温室周围可以覆盖方便拆卸的保温材料,可以调节昼夜温差较大地区温室内的温度,覆盖物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以及温室需要来选择,一般为草帘、防寒帘、保温被等。

3 种植条件

3.1 温度条件

火龙果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耐旱耐高温,适宜在温度高、湿度低和光照强的环境下生长。火龙果适宜生育温度为24~35℃。当气温低于9℃时或高于37℃时,火龙果开始休眠,细胞分裂缓慢,原生质活性降低,脯氨酸大量积累,植株逐渐停止生长;在温度高于12℃或低于35℃时,火龙果打破休眠,再次开始生长发育。南种北引时应在温室内栽培,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8℃,夏季不高于38℃,并且需要加强通风[4]。

3.2 湿度条件

火龙果抗旱能力较强,应严格控制浇水量,在保证火龙果生长的前提下使土壤湿润便可,可在其根茎处覆盖防草布进行保湿,同时还可以防止杂草丛生,避免杂草与火龙果争夺养分[5]。在阴雨天气时,要注意控制火龙果根部土壤含水量,防止根系腐烂。一般栽培火龙果要求土壤含水量为60%~80%,不能低于50%,生产上一般采用滴灌技术,在节约用水的同时严格控制土壤含水量,确保火龙果根系发育良好,能够有效利用土壤养分。

4 土质选择

4.1 火龙果栽培土质选择

火龙果对土壤类型和土壤环境适应性较广,喜肥耐瘠,耐旱忌涝,在山地、平地,在黄壤、红壤、紫色土、冲击土以及壤土、砂壤土、黏壤土上均能生长,但以疏松透气、含腐殖质较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或者弱酸性壤土和沙壤土为宜[6]。土壤pH值最适宜范围在6.0~7.5,即在微酸至中性土壤适宜生长。酸度过大可直接诱发根系群的死亡;碱性过大造成土壤板结不渗水,作物根系不容易下扎,影响养分吸收利用,导致僵苗、生理性干旱、死亡。研究表明,在温室栽培过程中,火龙果插条在砂质土壤上生根出芽最多,在黏壤土中生长速度最快。

4.2 我国南北方土质现状

北方降水量偏低,蒸发量偏高,土壤中Na2CO3含量较高,水解显碱性且为盐基饱和状态,地下水被蒸发,盐分留在土壤中,久而久之造成大部分土壤偏盐碱性。南方降水量偏高,雨水本身含有大量CO2而呈现酸性;在土壤淋溶作用下,Ca2+、Mg2+流失后水解显酸性;南方的温度高,腐殖质分解产生大量的腐植酸等酸性物质,上述原因导致南方土壤多偏弱酸性。从土壤类型上,北方多为壤土,南方多为砂壤土。

土壤的全磷含量由南向北依次增加,北方土壤中无机磷以磷酸钙盐形式存在,南方土壤中无机磷以磷酸铁、磷酸铁铝形式存在;全钾含量也是南方低、北方高。

我国土壤湿度情况主要是南湿北干,这与南北方气候特点紧密相关,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在800mm以上,湿热同季,适合火龙果生长。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在400~800mm,气候温和干燥,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导致土壤较为干旱,不利于火龙果露天栽培,因此北方常见火龙果为温室栽培。

4.3 火龙果栽培土壤的改良

基于火龙果喜肥耐瘠,耐旱忌涝的生长习性,北方温室栽培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少量土壤用水浸出土壤浸出液,测定pH值,再根据结果来调节土壤pH值。

火龙果果实采收期长,每年都要重施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要同时均衡长期施用,且火龙果根多为须根,主要分布在表土层,应采用撒施法施肥,忌开沟深施,以免伤根。对北方偏盐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降低土壤pH值,使火龙果生长在中性或微偏酸性的土壤中。灌溉方式在生产中最为常见且成本较低是灌溉,盐碱地可以通过合理灌溉来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通过对土壤的改良,提高火龙果的适应性,以此达到提高火龙果产量,增高经济效益。

5 栽植方式

火龙果栽植方式有直栽和移栽2种方式。栽植前对栽培床进行设计整理,通过施肥对土质进行改善,起高搂平,铺上滴水管,然后埋水泥柱,绑横杆。直栽是取成熟饱满健壮的剑条直接栽植于畦床上,选择生长健壮剑条,按株距25~30cm、埋深5~8cm栽植,固定、回填土、浇水定苗,移栽后定时滴灌保持畦面湿润。移栽需要先培植扦插苗,再用培育好的扦插苗栽于畦床上,选择生长饱满剑条,割成12~15cm的小段,按5cm株行距插入沙床,入土深度5~7cm,15d后地下段发生新根,根长到7~10cm后移栽。移栽时距垄边侧15cm,按株距30cm挖栽植穴,深5cm,每穴放入1株移栽苗,竹竿竖直固定,细土填埋,栽完后浇水定苗,约间隔3~4d滴灌1次,保持栽植穴湿润[6]。

6 田间管理

6.1 浇水与施肥

火龙果具有耐旱特性,但在种植初期应保持土壤潮湿,促进枝条的生长发育。水分不足或缺水,枝条生长速度缓慢,枝条细小不健壮,开花结果会延迟。浇水过多,容易积水,使得根系腐烂,因此需要控制棚内湿度在60%~80%左右[7]。火龙果果实采收期较长,因此在种植期间要合理追肥,施肥主要以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为主,旨在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定植后确定植株已成活即可施肥。施肥主要分为2个阶段:苗期以水肥为好,薄肥勤施,并逐步增加施肥量;开花结果期间要增施氮、磷、钾等复合肥,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品质。

6.2 修剪

火龙果移栽后需要在不同生育期合理修剪植株地上部分,利用短截、摘心、刻芽以及环剥等方式协调植株营养枝组和结果枝组的生长发育,以保证火龙果持续高产稳产。当枝条长到1.3~1.4m时摘心,抑制顶端生长并促进分枝,使枝条自然下垂,控制徒长,将其培育成结果枝组。

6.3 授粉与疏花

间种10%~15%不同品种的火龙果,可以达到品种之间相互授粉,目的在于显著提高结实率。若遇阴雨天气,可在清晨花开或傍晚花未闭合前进行人工授粉,用毛笔将花粉涂到雌花柱头上,在花朵完全张开时采用赤霉素进行花朵基部涂抹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7]。每年花期火龙果花蕾数目较多,为确保更多的果实能够获取更多的养分,将不必要的花蕾去掉,仅仅保留2~3个比较强壮的花蕾即可。火龙果果实发育时间较短,一般是在花谢后10d左右套袋,套袋材料可选用透明的白色或黑色尼龙网袋,可以有效帮助火龙果均匀着色,也可以防止阳光暴晒造成的裂果现象,在采收时可以不摘袋采收,也可摘袋再采收。

6.4 病虫害防治

火龙果果皮覆盖蜡质层,病虫害危害相对较少。

常见的病害为溃疡病、茎腐病、疮痂病、炭疽病,其中溃疡病和炭疽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春夏季节。防治措施主要是保持果园通风良好,使病菌孢子无法利用茎表皮残留的水分发芽;做好果园土壤清洁管理,避免剪下的枝条成为传染源;使用广谱杀菌剂,如噻菌铜和咪鲜胺等,喷施保护切口,防止感染。

常见虫害有果蝇、金龟子、红蜘蛛、蜗牛等,一般采用药物及生物防治。在冬季或者早春松翻园土,减少虫口基数;黑光灯诱杀;树盘周围撒石灰粉等人工捕杀[8]。

6.5 采收

授粉成功的花朵在授粉后的30~40d,外表皮开始变红,出现光泽即可采收。采收时选择在温度较低的晴天或早晨露水干后进行。雨天或露水未干采收,果面水分过多,易使病虫滋生;晴天烈日下采收,火龙果呼吸作用旺盛,降低贮运品质;特别注意风雨天气后应隔3~4d采收。火龙果采收原则是适时采收,过早过晚,对火龙果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7 讨论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温室农业是多种农业技术的集合体,能够人为控制温室内作物生育所需的水、肥、气、热与光照等环境因子,带来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弥补传统农业的不足,本研究通过在北方地区温室火龙果栽培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详细阐述了温室火龙果栽培土质的选择与改良,以及水、肥、气、热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调控,在休闲农业方面开拓了北方地区温室火龙果栽培的局面,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助力点。

猜你喜欢

火龙果温室栽培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油麦菜栽培要点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自然栽培的味道
火龙果
夏季苦瓜栽培
美味的火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