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背景下童话创编之我见

2021-12-11谭海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木偶幻想逻辑

谭海明

童话是最受儿童喜欢的文体。童话充满神奇的幻想,童话的内涵是“真、善、美”。童话阅读教学中,说童话、写童话是常见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创编童话,能学习童话的语言,感受童话的内涵,体验童话的乐趣。因此在不少童话阅读教学中,教师都会设计创编童话的语言实践活动。但是学生的创编内容往往不尽如人意。

一、缺失幻想逻辑,创编格格不入

童话教学时,在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学习相关范式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创编的童话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缺少思维逻辑、创编格格不入等现象。学生在创编童话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幻想逻辑,应与童话的文体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应与童话形象相匹配

【创编一】

小木偶来找小白兔玩。小白兔看见他脸上一副生气可怕的表情。小白兔想:小木偶这么凶,是不是要打我。我可能跑不过小木偶,还是想其他办法。于是小白兔说了一声:“飞!”身体上长出了翅膀,飞上了天空。小木偶又来找小松鼠玩,可是小松鼠也逃走了。小木偶来到一棵大树下哭了起来,蓝鼻子女巫又来了,她对小木偶说:“小木偶,你虽然会人类所有的表情,但你也不能把笑忘记,你要学会这些表情。”

这段童话创编中,小白兔身上长出翅膀,飞向蓝天的画面让人难以接受。像这样与童话形象不匹配的创编,在不少学生的创编中经常会读到,或童话形象过于夸张,或本领无所不能。童话形象的塑造是否没有任何边界?

(二)应与童话线索相连接

【创编二】

巨人推倒围墙后,小朋友跑了进来。他们跟巨人玩捉迷藏、猜谜语、讲笑话、说故事,还把巨人的手臂当作滑梯玩……花园里的景色也发生了变化:大树长出了小嫩叶,小草探出了自己的脑袋,小鸟飞了进来,开始高声歌唱。可是晚上,小朋友要回家了,小花小草又不高兴了,他们又钻回了土里。花园到了晚上,又被冰雪覆盖了。

《巨人的花园》一文线索很明显,前文写的是巨人赶走了孩子,花园变得荒凉。后文写的是巨人明白了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于是拆除围墙,花园又变得美丽。从这段创编来看,学生没有联系下文读懂童话,所以创编偏离了童话的线索轨道。

(三)应与童话背景相融合

【创编三】

卖火柴的小女孩又点燃了一根火柴。眼前出现了一台大电视机,电视机里正播放着联欢晚会。联欢晚会里充满了歌声、笑声。小女孩不禁看呆了。她从来没有在家里看过电视。表现魔术的小丑上场时,火柴熄灭了。

这是学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课堂学习中的一段创编。大家都知道这是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那时候没有电视机。学生没有考虑到时代因素,在创编中加入了现代元素。可是这样的创编使得童话故事有一种中不中、洋不洋、古不古、今不今的“四不像”的感觉。

面对以上童话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创编问题,很多教师的引导比较苍白,所以使得这些创编在课堂上如鲠在喉。好的童话,往往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幻想是儿童文学魅力的核心。童话的幻想也离不开逻辑,否则就是胡思乱想,胡编乱造。不符合幻想逻辑的童话作品会给人牵强附会的感觉。

二、透析幻想逻辑,明确创编依据

不少儿童文学学者有这样的共识:在文学创作中,童话的创作是最难的。童话看似荒诞,无所不能,但作家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作出来的。童话的幻想逻辑是有一定的依据的,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一)设立一个逻辑起点

童话的幻想往往要设立一个逻辑起点。比如《稻草人》和《绿野仙踪》里都塑造了一个稻草人的形象。前者的假设条件是,稻草人是插在木棍上不能动弹的,而后者的假设条件则是,稻草人是用稻草制作的,所以脑袋空空。这一逻辑的设定是符合人们的认知的。童话的幻想要符合情理,它有不可超越的认知底线。

(二)遵守真实生活的规律

童话的逻辑性还要求在安排人物思想活动、角色之间相互关系、事件发展变化等方面,必须遵循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比如夜晚过了还是白天,这是自然规律。任劳任怨的善良的灰姑娘一定会得好报,这是事情发展的规律。童话描述的虽然是超脱现实的幻想世界,但其中的人物、现象却仍然要严格地遵守真实生活的逻辑性。唯有幻想与真实之间有似是而非的逻辑联系,幻想情境才能给人以触动。

(三)调和科学元素的融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孩子的童话里也会出现许多现代科技元素。殊不知,在编写童话时,也要注意科学逻辑与幻想逻辑和谐共舞。科学童话尤其既要注意童话的逻辑性,更要符合科学逻辑性,不能违背科学规律和科学实际。

三、培养幻想逻辑,优化设计引导

在童话的阅读课上,创编童话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还需要与幻想逻辑思维的培养相结合,才能使创编合宜、合情、合理。在创编童话的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向学生幻想思维的成长?童话作家周锐认为,一篇好童话至少要包含四个文体特点:需要合适的童话表现手法,来体现童话的意料之外;需要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小读者;需要富有特点的人物形象;需要符合童话的幻想逻辑。看似并列的四点,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清楚看出幻想逻辑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体现在前三个文体特点之中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创编活动和进行创编引导时,可以考虑从童话的前三个文体特点出发形成相关策略。

(一)反复和变化的融合

有的童话研究者认为,“简单、重复”是儿童语言的一大特点,所以不少童话作家在创作童话时,也会运用这一创作方法。的确,不论是民间童话还是创作童话,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些段落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是段内的构段顺序具有相似性。如《去年的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童话“重复”的段式特点符合语文学科的中段以段式教学为重点的教学特点。在启发学生幻想的同时,可以训练有条理的段落表达,从而让学生感受童话重复有序的逻辑思维。

【案例一】

师:我们看一看六个矮儿子说自己靠什么生活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生:脚越来越少,按照越来越少的顺序写的,都是先说养几只脚,然后再说这种东西的特点。

师:是的,每个儿子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说了一段话。

生:最后他们都说了他们养的东西,让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错。

师:六个矮儿子和老爷爷、老奶奶团聚后,又要回到自己的家里去了。你们看老爷爷、老奶奶又要问他们了:“老爺爷、老奶奶乐呵呵地问:‘你们打算靠几只脚回去呀?’”六个矮儿子会和老爷爷、老奶奶怎么说呢?

(生模仿课文创编一段童话)

《六个矮儿子》这篇童话中有六段话。虽然内容不一样,但是六段的段式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形成了六个重复。教师通过设计比较相同之处的练习,使学生发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了新情境,继续启发学生编童话。学生运用这一段式写作顺序进行创编,使得幻想的内容有一定的章法可循。

(二)线索和内涵的融合

不少童话故事都包含着一个有益的启示。童话故事的情节不像寓言那么简单,童话故事的内涵是随着事情发展水到渠成的。因此童话内涵的感悟可与事情的发展顺序的把握相结合。根据年段教学目标,高段童话阅读教学,可以关注故事的布局谋篇。教师可以抓住童话故事的情节线索,通过补白的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在幻想中做出合理推测,从而感悟童话故事的内涵。

【案例二】

师:国王不能吃,不能喝。可是到这里故事还没有结束,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国王的什么动作,会让什么变成金的,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猜一猜情节里的关键词。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在你们的作业纸上学着上面的样子写一写关键的情节词。

(生四人小组讨论)

师:(展示学生的作业纸)你们觉得从故事的发展来看谁的关键词更合理一些?

(生交流)

《点金术》这篇童话故事中,神灵为了惩罚贪婪的国王,让国王经历了一次比一次更严厉的惩罚。随着国王心情的变化,对金子的认识也慢慢发生了改变。从事情发展的顺序上来看,接下来的惩罚应该是最严厉的,国王的心情会更糟糕。学生顺着事情的发展往下思考,很多人都写下了“亲人、朋友”这些关键词。也许学生的关键词可能会有不同,但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性思辨,故事的内涵就显现出来了。在思辨的基础上,学生再进行童话创编,童话故事也就合情合理了。

童话的幻想逻辑决定了幻想也具有不可逾越的心理底线。在童话阅读教学中,关注文体特点,也就是在关注童话句、段、篇的写法。在此基础上,设计童话创编训练,再加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就能在语言实践和运用中,加快幻想逻辑思维的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华维文澜小学)

责任编辑 杨 伟

猜你喜欢

木偶幻想逻辑
逻辑
木偶奇遇记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小木偶找智慧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锁不住的幻想
木偶的眼泪(一)
木偶复活记!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