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中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范例

2021-12-11汪洁飞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白求恩助学研学

汪洁飞

红色经典课文具有很强的年代感,学生学习红色经典课文时呈现出对内容无味、对历史无知、对情感无觉、对内涵无感等问题。为此,我们工作室团队进行了教学范例的研究,旨在情趣中学习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

一、三字法

“三字法”是指红色经典课文教学中“读、讲、议”三法。

“读”是课文教学中的多种形式读。“初读”,读通文本,认识字词,理解大意;“品读”,品味关键语句,感受文本传达出的人物精神和高贵品质,体会文本背后的革命艰苦岁月;“诵读”,入情入境地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讲”是学生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即在了解故事背景、掌握故事线索的基础上,自主复述课文故事。从简要复述到详细复述,同时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语感。

“议”是对文本传递的价值取向进行思辨。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议论和探讨,比如“红色经典在现代是否需要传承”“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等等。在思辨中,学生加深对红色经典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从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归于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

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课始,讲述故事发生的背景,引领学生阅读故事,提取关键信息,了解课文围绕“朱德的扁担”写了储备粮食、带头挑粮、偷藏扁担、扁担写字四件事。接着创设语境:同学们,直到今天这根朱德的扁担还珍藏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如果你是博物馆的讲解员,会怎样向游客介绍这根扁担的来历呢?学生借助“穿着草鞋”“戴着斗笠”“山高路远”等关键词语来讲述朱德挑粮的感人画面。最后师生进行思辨:如果你就是那位小战士,你还会继续把扁担藏起来吗?如果你见到朱德同志,你会对他说些什么?通过讨论,学生深刻感受到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品质,从而产生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意。

二、三步法

“三步法”是指在红色经典课文教学中“梳”(梳理课文)、“品”(品读语段)、“展”(拓展延伸)三步。

“梳理课文”板块,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扫清文中疑难字词的识记及书写指导,借助学习支架梳理全文。

“品读文本”板块,基于学情,创建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聚焦语文要素,关注语用,习得语文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拓展延伸”板块,联读课外资源,补充故事发生的背景知识、历史文化和特殊名词,以及人物的相关事迹,充分感受人物形象,加深对红色经典的价值认同。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始,创设“白求恩的名片”学习活动,整体感知,梳理全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1939年春,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不顾个人安危,拒绝撤离,坚守手术台阵地,争分夺秒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接着品读描写白求恩大夫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白求恩大夫不畏牺牲、坚守岗位的高尚品质;最后拓展资料(见“联读拓展资料”),阅读白求恩的其他故事,观看关于白求恩的影视作品。学生感受了白求恩丰满立体的形象后,为之感动,久久沉浸其中。

联读拓展资料

①连环画《白求恩的故事》(浙江人民出版社)

②读故事学英雄文学丛书《白求恩的故事》(花山文艺出版社)

③影视欣赏(选择一部观看)

电影《白求恩大夫》(1965年,中国)、电影《白求恩大夫》(1977年,加拿大)、电影《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

三、串珠式

“串珠式”单元整组教学是在“大单元”的概念下展开的。根据单元主题确定一个合适的话题,再设计每课时的学习活动,要求体现广度的多样性,话题就像一根线将活动串联起来,达成单元目标。

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编排的学习内容富有时间积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所学内容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及国人气节息息相关,勾勒出多位具有獨特印记的人物形象,共同传递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本单元的各篇文章以及助学系统形成了一个整体系统。为此,教学中,以感知课(2课时)、品读课(2课时)和表达课(2课时)串珠式活动进行学习,达成“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单元要素。

感知课:分两课时完成。第1课时:整体感知诗歌,读通读顺,熟读成诵;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边塞诗和怀古诗的特点。第2课时:整体感知,学习字词;借助表格,根据时间地点归纳课文讲述周恩来的三件事;借助时间轴,提炼四件事的小标题,并简要复述梅兰芳抗演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品读课:分两课时完成。第1课时:借助诗中的意象,品读感悟,背诵积累,体会戍边战士建立军功、保家卫国的情怀以及对延安精神的追忆与呼唤。第2课时:通过品读人物言行的语句,及补充资料拓展阅读,理解感受少年周恩来伟大的形象;结合资料,深入了解梅兰芳,并感受他的民族气节。

表达课:分两课时完成。第1课时: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文中周恩来和梅兰芳最为感动的一件事,借助学习支架,抓住关键语句,自由练讲故事,小组内轮流讲故事。第2课时:举办班级“周恩来故事会”和“梅兰芳故事会”,各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展示。

四、加法式

“加法式”单元整组教学,即“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助学系统”,是以专题化的学习活动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的(见图1)。

统编语文教材的亮点之一是开发出了一套清晰的助学系统,这一助学系统分布于教材的各个部分。教材中暗含语文要素的课后习题,课文中出现的学生视角的批注,略读课文和策略单元中出现的学习提示,带有启发性的泡泡,具有明显告知性的小贴士等,这些助学内容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有效的抓手。

在此理念观照下,教师可以采取“加法式”单元整组教学策略,即“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助学系统”,以精读课文为主轴,带动略读课文,再以助学系统辅之。精读课文是方法的示范和习得,略读课文是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助学系统是方法的落实与迁移。依照制定的单元层级目标,有步骤、有设计地安排单元学习进程,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运用—迁移”的过程,把读、写、听、说、综合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听说、以读带知的良好效果。

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古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挑山工》四篇课文,虽然文体不同,但是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沐浴人性光辉,涵养性情,启迪成长。

本单元中,有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有熠熠生辉的精神品格。“交流平台”则采用自主交流的方式,梳理总结自己感受到人物美好品质的方法。这样安排有一定的梯度,有利于学生由易到难地学习与感受人物品质,掌握阅读要领,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基于单元统整教学理念,教学《黄继光》时,若只学这一篇,学生会单纯地认为这是一个“特例”,是一个“非常之人”,进而降低对英雄的认可度,或者觉得英雄遥不可及。编者在学习提示中就告诉学生“再读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课后还设置了“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聚焦单元要素,把课文、阅读链接及身边的事例进行统整,让学生从学习一篇文章、一个人物到学习一类文章、一群人物,将学生的认知延伸至更为广阔的世界。

当学完《黄继光》时,教师追问:像这种为了人民利益奋不顾身的英雄只有在战争年代才有吗?联读“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找出描写钱学森言行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阅读批注;接着复现《“诺曼底号”遇难记》中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神态的句子;然后链接交流平台,梳理、提炼描写英雄形象的表达方法;最后联结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图片,配乐播放,学生选择一个最为感动的画面,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写话。

学习红色经典,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认识、理解、感受文本中蕴含的精神,还要求学生对其核心价值的认同和传承,这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编排意图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

五、研学式

学生在课堂上体会了红色历史的厚重,感受了红色人物的风骨,表达了对红色文化的见解,课堂外的红色研学实践也不能落下。因此,我们工作室对课内红色经典的教学进行补白,在课外开发了“红色书籍读后感 ”“红色景点研学行”“红色电影观后感”“红色故事我来讲”“红色主题手抄报”等五大研学项目。精心设计研学方案,尽心开展研学活动,专心收集研学资料。

“研学式”活动,旨在教学实践中将习得的阅读红色经典的方法加以运用、复现和巩固,提高学生的红色经典阅读力。参加一个个走心的研学活动,犹如聆听一首首精神的赞歌,带领学生重温光辉的岁月,感受浓浓的家国情怀。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滨海学校)

責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白求恩助学研学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封二:English Corner·英语角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语文阅读教学正方向:“教”“练”“考”统一——以《纪念白求恩》例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用白求恩精神培养白求恩式的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