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六上)难点字词形义解析
2021-12-11许双
许双
课文《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讲述了当伯牙想着高山、流水鼓琴时,锺子期总会相应地从伯牙的琴声中想到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流水,二人在乐理方面相知相近。当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只因为不再有真正的知音。作者用短短的83个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伯牙和子期心心相印、志念相投的高洁情怀和真挚情意,成为“知音”的经典
代表。
这则文言文的一些难点字词解析如下:
1.“伯牙鼓琴”
鼓——会意字,从壴,从攴(pū)。“壴”读音zhù,甲骨文写如“”,像下有架子上有饰物的一面鼓形;“攴”读音pū,篆文写如“”,像手持鼓槌形。本义即击鼓。词语如:一鼓作气。由手持鼓槌击鼓的动作又引申泛指敲击、弹奏,如本文“伯牙鼓琴”的“鼓”即敲击、弹奏的意思。后又用作名词,如:锣鼓、打鼓。
2. “锺子期听之”
锺——形声字,《说文》:“锺,酒器也。从金,重声。”本义为盛酒的器皿,后写作“盅”,词语如“千锺不醉”。引申指古代量器,如“书中自有千锺粟”。由把谷物装入量器“锺”里又引申指集中、专注,如:一见锺情、锺灵毓秀。还用作姓氏,如课文中的“锺子期”。另一同音字“鐘”从金,童声,《说文》析义为“鐘,乐钟也”,本义为乐器钟。又引申指寺庙悬挂的鐘,如“夜半鐘声到客船”;寺庙悬挂的鐘有报时作用,故又引申指现代计时的鐘表,如:时鐘、挂鐘。“锺”与“鐘”原是两个读音相同而形义相异的形声字,现代简化字均用“钟”来替代,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乱,特别是把姓氏的“锺”改成表示钟表的“钟”造成了姓氏宗族上的“断代”。教育部于2009年8月12日在当年的第12次新闻发布会上进行说明,恢复表示姓氏的“锺”,所以,之前教材写的是“钟子期”,统编本教材现改成“锺子期”。
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是“小”的分化字,在甲骨文中都是细小的沙粒形,故古时“少、小”通用。《说文》:“少,不多也。从小,丿声。”本义当为细小沙粒,从“小”分化出来,专用以表示数量少。教学时也可以灵活识记为:本来就“小”,又一撇往下就更小更少了。表此义的“少”读shǎo。引申指时间短、不久,如在古汉语中,“少时”就是一会儿;“少候”就是稍等片刻的意思。课文“少选之间”的“选”一般可理解为无实意的词尾,与表实意的“少”(shǎo)合成“少选”一词,表示时间不久,只是一会儿。“少选”有时又写成“少旋”,都是表示时间短暂的意思。由时间短又引申指年纪轻,表此义的“少”读音shào,词语如:少年、少爷、少妇等。
4.“汤汤乎若流水”
汤——形声字,《说文》:“湯,热水也。从水,昜声。”本义为热水,读音为tānɡ。词语如:赴汤蹈火、扬汤止沸、落汤鸡。还引申指食物药物等熬煮后的汁液等,词语如:菜汤、米汤、药汤等。用作叠词“汤汤”时读“shānɡ”,表示水盛大,如:流水汤汤、洪水汤汤。文中的“汤汤”就是形容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5.“伯牙破琴绝弦”
琴——篆文“”像琴形,隶变后写成“琴”,上“”是古“”字的省形,像琴弦和琴柱,与两个“玉”字组成的“珏”(jué)不同;下用“今”表读音,成了形声字。本义为古琴,一种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文中的“琴”即是这类“古琴”。后作某些乐器的统称,如: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
绝——甲骨文字形為“”,会意字,像刀截断丝形。篆文写如“”,形声字,从糸,从刀,卩声。隶变后楷书写如“绝”,“糸”与“刀”()还明显可见,但声旁“卩”已讹变成“巴”。《说文》析义为:“绝,断丝也。”本义为截断。文中“绝弦”即将琴弦断绝的意思。
6.“终身不复鼓琴”
终——形声字,《说文》:“终,絿(qiú)丝也。从糸,冬声。”本义为纺线结束后将线头打结,以此引申表示到头、结束等意。“冬”为一年末季,也表终结的意思,既作声旁也兼表义。在文中的“终”即从此到最后的意思。“身”的古文字像一个怀孕的女人形,突出其隆起的肚子,引申泛指躯体、本身等义。课文中的“终身不复鼓琴”的“终身”是从“破琴绝弦”开始到生命最后的意思。再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终身”也是从拜师学习开始到生命的终结,而非从出生开始到死亡。还可引出“终身保修(投保开始到最后)、终身总统(任总统开始到逝世)、终身不嫁(从到了婚嫁年龄开始到最后)、奋斗终身(从宣誓开始到死亡)”。通过这些词语帮助学生理解“终身”与表示人的整个一生的“终生”不同。
本则文言文可翻译为: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作者单位:吉林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