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初中学校德育教育中的实践思考

2021-12-11陈贤能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1期
关键词:实践意义开展策略初中教育

陈贤能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针对初中阶段学校德育教学工作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展开实践性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教育;传统文化;实践意义;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这五千年的历史中拥有十分灿烂的文化瑰宝。这些文化瑰宝之中蕴含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思想道德观念,时至今日仍然在广大华夏儿女的思想中作为核心价值观存在着。在我国现代化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德育品质的培养,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得以有效传承。只有深入贯彻落实传统文化在初中阶段的德育培养,才能实现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根本需求。

一、良好的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教育的思想前提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先贤的为人处世之道。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够在思想意识层面形成一套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思想体系。将其运用到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便能有效实现初中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我国传统文化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思想前提。

(二)促进初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纵观初中阶段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我国儒家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孔子所提出的许多道德观念以及伦理思想对每一代中国人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初中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1]。《论语》将“君子”的概念深入贯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指导着人们的言行举止的方方面面。通过对《论语》的学习,对初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促进初中學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对于参与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的心理素质是一个考验。只有积极向上的性格,用于争取,不怕困难,才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之中永立潮头,不被淘汰。而良好的抗压能力,积极进取的性格品质都得益于在校阶段的思想道德培育。而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锲而不舍、积极向上的名人轶事,如精卫填海、铁杵成针等故事。

(四)培养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而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强不息、忠君爱国的历史文化实例比比皆是,如花木兰替父从军,岳飞抗金,戚继光抗倭等[2]。这些历史故事的学习,能够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将学生代入到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之中,并且培养学生树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实现初中阶段德育教育工作中爱国主义品质的培养。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策略

我国传统文化是开展初中德育教学工作的思想源泉。因此,注重我国传统文化中核心思想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德育教学工作中:

(一)注重与学科知识的联系

以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应该独立出整个初中教学体系,反而应该更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充分利用各个学科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以实现学生德育道德水平的提升[3]。

比如,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有对《论语》节选的学习,语文教师便可以在完成语文知识教学任务的前提之下,带领学生深入研讨其中所蕴含的更为深层次的思想性内容,使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同理,初中生物科目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植物主题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我国中医体系的发展融入其中,如“神农尝百草”,张仲景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等,都是与自然界植物息息相关的内容。其中不但蕴含了古人对植物的理解,而且也能够使学生看到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流传至今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易。

(二)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

在宏观方面,学校方面可以注重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步入校园之后,便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思想影响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完成对初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比如,校园内见到老师积极行礼问好,上课前和下课后对老师行礼并感谢老师等,都是传统文化尊师重道的体现。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一定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如古诗文朗诵,古装大赛,古装剧演绎等。通过对传统文化趣味活动的开展,学生会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随着学生的参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理解便会不断加深,从而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实现德育思想理念的升华。

(三)建立德育学习小组

小组学习作为我国现代化教学工作当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现代化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小组学习的开展,可以使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同时也能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全校范围内的传统文化德育氛围建立的大环境之下,成立德育学习小组能够使德育教学思想更为深入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从而实现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通过德育小组的建立,可以开展许多德育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对传统文化内容的集体学习,并将其融入到实践当中。通过集体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彼此提供不同的看法,从而丰富和完善学生德育思想的形成。在对传统文化思想性学习完成之后,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的形式来实现德育知识的实践和普及。

三、结束语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性内容,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于每一位中国人都产生着十分深远的思想性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理念是有效实现现代化教学工作中对初中学生德育思想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吕燕, 陈蕊, 张枫,等. 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研究[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8. [2]尹利平, 韩宝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课教学的实践探究[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1):4.

[3]殷艳萍. 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中的教育意义及价值体现[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6):1.

[4]周美花. 浅谈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初中道德教育[J].  2020.

猜你喜欢

实践意义开展策略初中教育
形体礼仪课对大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实践意义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品管圈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