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合作 共同成长
2021-12-11刘俊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学家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加强烈,作为老师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合作探究的快乐,从而更加愿意并愉快的去探索。
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征,不是掌握更多的已有知识,而是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会运用知识去创新。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要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现实中,放在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处理、运用这些信息,在主动的探索、体验、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此才会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并且利用这些新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条件、学习情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在合作体验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呢?下面就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老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避免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出现“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较为困难。学习好的学生往往不等其他同学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差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问到差生时,他们虽然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既定目标。因此,我平时在让学生交流问题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然后再互相交流。
2、教给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会听:1、要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会听讨论要点和小组分工要求;2、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要插话;3、会听别人发言的要点,善于将收集的信息归纳总结。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不要一起说,如果每个人都在说,那么谁在倾听呢?要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还可以使自己的想法更完善。
3、老师巧妙引导。老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要深入各组侧耳倾听、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在巡回中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交流等巧妙指点,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地辅导,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益。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得“一石”能激起“千层浪”;有挑战性的问题 , 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有趣味性的问题,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老师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要解放孩子的身心,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习差的孩子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踊跃地发言,要使发言的学生具有一种代表小组的荣誉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强烈的自信心。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老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答案,要允許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试想,如果学生绞尽脑汁思考出的一个答案,虽然言之有理但就是因为不符合老师的标准答案而被一棍子打死,学生怎么再能畅所欲言、积极思维呢?当然,对于学生出现的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应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帮助其分析错因,使其在心服口服的前提下走向成功。
有效的合作学习会让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单调的课堂变得活跃;会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幸福,收获分享的快乐,享受互助的成果。
作者简介:刘俊敏,女,汉,1977年7月生,河北沧州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