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研究
2021-12-11曹智慧
曹智慧
摘要:初中物理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非常的突出,能够充分的弘扬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正确观念的印象,通过动手能力的锻炼,不断的形成完善的团结协作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物理在日常教学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深入分析,确定主要的课程教育内容,并且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高学生当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想政治教育;劳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物理学课本身的优势,挖掘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劳动精神培养进行相互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完善的劳动品质,使学生能够在劳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物理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本质性内容的深入分析,确定正确的授课计划,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全面的提高劳动教育课的效果。
一、初中物理劳动教育的作用
(一)强化学生的劳动思维
为了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初中物理中,要加强对劳动教育开展的深入性分析,让学生在劳动中能够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价值观念。劳动教育课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当前的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新时期下社会中的奢侈浪费现象非常的严重,并且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错误价值观念在社会中廣泛盛行,学生是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但是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并不是那么的强。如果学生在网络中浏览相关信息的话,那么会对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并且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也缺乏勇于直上的勇气,因此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需要借助于初中物理的劳动教育实践课,让学生能够摒弃以往的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1]。认识到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行为和错误思想,通过日常的实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劳动积极性
劳动教育实践课能够让学生从心里真正的接受劳动,转变自身对劳动的错误认知,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观念,一些学生在以往发展时认为劳动非常的可耻,并没有以劳动为荣,在劳动积极性方面很难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在当前劳动教育中,需要让学生转变自身以往的错误观念,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在当前初中物理教育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的融合,全面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当前的劳动技能。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才可以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进行相互的融合,实现持续性的创新,通过参与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新型的劳动技能,并且和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相互的连接,真正落实初中物理素质教育的理念,增强学生对劳动意识的认同感,并且形成经济的劳动观念,真正的热爱上劳动。另外通过学生产生劳动热情还有助于持续性的提高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在劳动中认识自身的不足,不断的巩固自我,以此来提高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
二、初中物理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以探究性实验代替演示实验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实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将一些抽象质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还有助于全面的激发学生当前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当前班级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2]。在以往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是整个实验的主体,学生只是在讲台下进行观看,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劳动意识的形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迎合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让不同学生能够参与到整个实验中进行探究,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
例如,在班级中为学生讲解摩擦起电这部分实验时,教师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当前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衣服上摩擦塑料尺子之后,再利用塑料尺子接触纸屑观察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生活中选择不容易出现摩擦生电的材料,之后可以试着做一下衣服,逐渐提高学生当前的劳动意识。又比如说在为学生讲解惯性方面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在纸条上放上几个水杯之后,再将纸条迅速的抽出来查看放在纸条上的水杯是否出现了导落的问题,通过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还有助于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并且强化这部分知识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抽象概念的具体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在为学生渗透劳动精神时,教师要具备灵活化的工作思路,通过劳动让学生更加透彻理解抽象知识,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3]。
例如,在电阻概念和密度概念方面,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诸多的难度,大多数的物理概念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教师需要将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利用电阻进行生产的劳动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又比如在进行密度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分析一下一杯自来水和一桶水谁的质量更大,或者是相同体积的水和油质量谁大,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的生活中进行全面的探索以及分析,为了提高学生当前的劳动意识,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到校园中帮助教师体一桶水,在劳动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更加全面的了解密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日常生活中进行深入的探索,并且撰写实验报告,通过理解密度是物质固有属性的这一概念来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同时也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多样性探究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劳动考习惯以及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当前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为了使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当前初中物理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视程度,在学校内部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实践和学校活动中进行劳动知识的学习,初中物理也要积极的落实有关劳动教育方面的文件精神,优化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
参考文献
[1]綦晓卿,胡荣花,王冰俏.初中物理劳动教育课的实践与探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8(06):62-65.
[2]雷世平.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实践与探索—长沙航空职院坚持25 年开设劳动教育课[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24(06):147-149.
[3]李俊瑜.初中物理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研究[J].文教资料,2019(10):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