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助推力
2021-12-11王奕敏
王奕敏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正式学习历史,需要重视历史课程的学习。历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发展,可以知道先辈们的奋勇抗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下,教育部门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提出更深的要求,需要推动初中生价值观的树立。掌握学好历史不是教学的最终要求,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才是最为重要的。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助推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 价值观 教学 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助推价值观的形成是新课改的基础特点,也是初中历史教学规则的表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初中的学习中,历史是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既可以学習我国的历史发展,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价值观。但是,初中历史体系庞大,对学生来说比较繁重,以及老师有些疏忽,教学效果不是很好。所以,老师需要加强自身的历史素养,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并且帮助学生形成价值观。
一、初中历史教学助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1便于促进老师和学生的交流.
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不理解的地方以及错误的看法,通过老师的解说,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纠正自己的错误。以往学生不擅长学习历史,是因为老师进行灌输式教育,课堂乏味单调,学生无法提起兴趣。通过询问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多次进行交流,可以培养师生的感情,更好地帮助初中生学习历史。
1.2便于初中生懂得学习.
如今是信息技术化时代,历史教学也会使用智慧课堂,采用网络教学。不同以往的学习方式,新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目光集中在历史老师的教学上,便于历史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三观。而且,价值观形成后,学生会更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翁,会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寻找各种学习方法,懂得学习历史。
1.3便于打造浓重的课堂学习氛围.
如果想要提高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培养初中生的历史素养,就需要老师不断延伸初中的历史教学。老师不能一味的局限在课本里,需要探求课本外的历史素材,进行历史课堂的延伸教学。课本知识与书外的历史素材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思考,便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借此,带动历史课堂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
二、初中历史教学助中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现状.
初中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和世界的古代史,知识框架大而广,又带有许多细碎的知识点,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一些历史教师如同教学的机器,课上一遍遍重复讲过的知识点,不利于价值观的形成。而且,极大部分历史老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只关注学生的分数,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也一直不变化,一味强调历史属于文科的学习,需要死死地背过并记住,导致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沉闷压抑。对此,学生提不起兴趣学习,导致恶性循环。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助推学生价值观的对措.
3.1通过学习历史事件,为学生培养形成价值观.
在初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每一课的学习中了解历史,知晓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而且,如今的历史课本通过改编后,带有更多的历史故事素材。历史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学习的时候,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历史课本上的素材,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形成。老师和学生也可以探讨历史上发生的大事,这件事在当时发生有什么影响,对后市又有什么影响。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对隋炀帝的种种行为与学生进行讨论。隋炀帝杨广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扩大隋朝的疆域,曾经三次大举进攻高丽,使得国库空虚,经济下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为了收回皇帝的权力,打击权贵,操之过急地建立科举制,最后受到抵制。内外夹击,隋朝覆灭。从客观理性的角度来看待隋炀帝,他做事的出发点有公有私,既是为了隋朝的发展又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最终导致隋朝覆灭。因此,老师需要告诉学生,任何事情都带有两面性。平常在看待一件事时,需要客观对待,而不是一己之见。
3.2通过增强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为学生培养形成价值观.
新课标指出,老师和学生需要做到教与学互相促进,一同提升。所以,老师需要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听取学生们的教学意见,不断地纠正完善自己。老师可以尝试着和学生成为朋友,多多交流,发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问题,真正地做到深入沟通。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老师也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教学计划,避免落下后面的学生。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的教学时,老师可以把班内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把军机处,文字狱和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等任务发给学生,让他们带着任务阅读课本,再进行积极的讨论。小组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需要带着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进行辅助学习。等学生们讨论完毕,老师依次询问他们的答案,再一一弥补纠正。在学习完,老师可以带着学生自由讨论。如果清朝不实行文字狱和闭关锁国又会怎么样?清朝会一直延续下去吗?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3.3通过身临其境的方法,为学生培养形成价值观.
历史课本上的历史事件是真正的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不是随便捏造的。但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太长远了,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几乎没有。这种情况,让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时有着距离感,无法真正地进入到教学环节里来。因此,老师可以进行情景创设,让学生们感受到身临其境,借此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比如情景模拟再现,感受遗址的故事,借此把学生代入到当时的氛围,促进推动学生学习历史。
[结束语]总而言之,历史老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历史,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们开心地长大。
参考文献
[1]雷江玲.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以统编版历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为例[J].智力,2021(03):75-76.
[2]谭运琼.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不断优化的方法解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68-69.
[3]宋雪梅.浅谈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9,18:20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