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军事节目传播如何获取年轻人流量
2021-12-11孙崇峰张鑫
孙崇峰 张鑫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碎片化阅读条件下军事新闻传播应该如何与年轻人的信息接收习惯贴近,以达到军事新闻被更多年轻人接受和喜爱的目的。在这方面,融媒体传播为二者沟通提供了条件。军事传播融媒体化,可以让军事新闻传播更有冲击力、吸引力。
【关键词】碎片化 融媒体 军事传播 年轻用户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5G技术的成熟与运用,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普及,基于客户端的智能化、碎片化的海量信息每天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智能手机成为一个移动的信息源,各大网络平台会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精准投放,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碎片化阅读,使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以简述性的形式和精细化的模块组合直接呈现出来。在这种环境下,军事新闻传播要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手段,实现融媒化发力,根据年轻人接收習惯,获取他们对军事新闻的关注度,提高军事信息与年轻人信息接收习惯的匹配,从而更好、更快地把军事新闻信息传达给更多的年轻人。
一、军事新闻传播理念需要消除与年轻人接受习惯之间的隔阂
融媒体的交互性和精准投放性,使得碎片化阅读不仅体现在细化用户群体上,更体现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上。融媒体时代,接受群体已经变成了一个个用户,你有用,别人才会去看,从“受”到“用”,其变化之大,需要从各个层面重新校正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
当下的军事新闻传播虽然越做越好,有相当规模、稳定的受众,以客观、真实、全面的角度向国人和世界展现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形象,对一些典型模范人物、常规化演习演练进行有效宣传,在宣传人民军队、展现强军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定成绩。但传统的、模块式的报道方式与今天年轻人碎片文化、“爆点”文化已经有了明显的隔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正在趋弱。①融媒体时代需要创意,创意除了内容创意,还要有形式创意、“爆点”创意、渠道创意,这些都需要汇聚人才共同完成。
二、融媒体平台与年轻人信息需求相融相生
当前,军事新闻传播虽然还是以传统渠道为主,但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军事新闻传播的主阵地也正逐步转移到新媒体平台上,如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进一步拓宽军事新闻的传播渠道和覆盖面,就要打破各媒体平台间的藩篱、壁垒、信息孤岛,实现信息、数据、人才、传播的共享。笔者认为,这仍有两个难题需要破解。
一是军事新闻“融内容”的共享互通难题。军事新闻的“爆点”和热点在于内容,而立体式、全方位的内容需要一个内容库去实现。首先,在内容角度方面,如果缺乏用户订制阅读的内容供给思维,就会造成被年轻人自动屏蔽的窘境。其次,在内容引导上,应从浅入深。生活节奏的过快、空余时间的碎片化,导致年轻人对热点话题的兴趣更大,我们提供给用户的内容,既要吸引年轻人眼球,又要避免过度娱乐化,从而避免正能量传输弱化。最后,在内容交互方面,生产共享互通内容的中央厨房亟需完善。不同的媒体平台对新闻内容的写作要求各不相同,新闻编辑理念和推送渠道也不一样。军事新闻若想在“互联网+”环境中获取年轻人的流量,就必须适应不同媒体平台的内容分发模式。
二是军事新闻“融报道”的模式创新难题。军事新闻报道形式创新目前做得还不够,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首先,在报道参与的元素方面,军事新闻报道的人才库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参与报道的过程中,仍存在各媒体平台各自为战的现象,并没有为年轻用户设置军事新闻报道的主线,单一的报道模式无法让年轻人的手指停留在军事新闻的页面。其次,在平台互动方面,线上线下互动性不高,导致年轻人对军事新闻的黏性不强。关于军事新闻的“爆点”报道,需要军事新闻编辑、记者和年轻网民产生更多的共鸣、进行共同的参与。
三、以融制胜,打造融媒体军事传播矩阵
从媒体融合的维度看,一支军事新闻宣传队伍的战斗力,取决于是否融得深、融得强。要适应当前融媒体发展环境,对“互联网+”进行精准号脉,打造自主可控的传播平台,抓住内容为王、情感共鸣这一根本,在错综复杂的新闻市场中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权、抢占舆论制高点、获取年轻人的流量。
一是“活”的理念。新媒体生而具有互联网基因和数字基因。笔者认为,具备“互联网+”思维、懂数字产品研发和设计、懂用户智能体验、懂互动交互的军事新闻工作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换脑”。只有把旧有的思维模式换掉,才能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多地了解现代年轻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关注什么。
首先要确立“融”的思维。面对年轻人的喜好,要树立用户意识,深入研究强军路上各领域的关联性和交叉学科的耦合性,在军事新闻的政策导向上守正,在军事新闻采集、传播上创新。其次,在具体新闻工作中用好“融”的思维,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新技术在报道中得到充分运用,拓展军事新闻报道的“融”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融”的平台。媒体平台建设要融出秩序,既要有顶层设计和总体目标,也要有具体的工作分解,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要融出节奏,既要有雷厉风行的军事新闻传播作风,也要有围绕社会舆论热点审时度势、适时而为的定力,防止头重脚轻、顾此失彼。②要融出机制,大胆运用新思路、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以数据分析为抓手,实时抓取年轻人关注的热点,实现军事多媒体平台精准投送。
围绕平台建设,既要“草船借箭”,更要“扬帆出海”。所谓“草船借箭”,就是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展开合作,借助其庞大的人气流量和用户规模提升军事新闻的传播影响力。所谓“扬帆出海”,就是要打造属于自己的传播矩阵。像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较早打造了自己的客户端,并推出了基于客户端的自媒体平台人民号、新华号、央视频等。③
三是“创”出热点。所谓的“创”热点,就是根据军事新闻的核心价值进行话题设置,在部队发布信息的可控范围内展现军事新闻的新闻价值和人文情怀,通过对热点、“爆点”内容的梳理整合,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组合化地把信息传递给年轻人。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为例,其紧跟年轻人的喜好制作的视频内容均为关于某一重大事件或热点话题的小评论,通过亲和的有声语言进行平民化、碎片化、组合式的评述。
细化军事新闻的用户群体,通过热点内容的适时、定向推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用户的信息需求来定位。这就需要结合新技术、新兴媒体来扩大军事热点新闻在市场中的投入量、占有率和覆盖面,构建“军事新闻宣传矩阵”,并通过大数据第一时间展现军事新闻详情并跟踪趋势。例如,总台军事频道精准细分用户匹配度,加强不同媒介共通性融合,开设《防务新观察》《军事制高点》两档新闻访谈节目,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作为智能选题系统,应用于电视端创作,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是“聚”人才。发展融媒体,重在人才,必须加速培养新生代力量,应按照融媒体的运行规律,建设融媒体人才的组织架构。军事新媒体应当设立灵活、实用的组织架构,打造近似产品孵化器、创意工作室等组织形态,加速培养军事新媒体人才。
五是“净”环境。在中国,“民间网络舆论场”是以新媒体为代表,具有双循环的优势,是开放式的人与人传播,传播者和接受者互为主客体,参与性很强。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也有可能会被不断放大,形成超出预期的舆论影响力。④ 而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来自专业的、权威的媒体报道能以正视听,不给谣言传播的机会。此时,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形成了优势互补,以各自长项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全面、客观的舆论环境。
在碎片化阅读时代,用户思维决定着媒体的未来。融媒体的大潮势不可挡,正在改变人们认知世界、认知军队的方式,改变着新旧媒体的生存格局。对军事媒体人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军事新闻融媒体建设永远在路上,改革创新任重道远,只有不断适应时代、敢创敢闯,才能更好地传递军队声音,展现军队形象,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助力。
注释
①宁赫:《“互联网+”时代军事新闻传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科技传播》,2018年第15期。
②赵连伟:《军人更需强化“融合思维”》,《解放军报》,2019年3月12日。
③丁玉宝:《以融制胜打造全媒体时代新型军事主流媒体》,《军事记者》,2021年第2期。
④荆林波、甄宇鹏:《两个舆论场的碰撞与挑战——网络时代的舆论新格局(上)》,《中国青年报》,2015年2月26日。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