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汉老油区:探查换“靶心”勘探创佳绩

2021-12-11通讯员昌俊杰

中国石化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油区靶心江汉

□ 本刊记者 黄 慧 通讯员 汪 睿 昌俊杰

江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静态室团队在研究井史数据曲线,找寻新油藏线索。汪睿 摄

9月6日,位于潜江凹陷王场背斜构造上的滚动井王78斜-25经压裂投产后获日产10.5吨工业油流,这是继广斜7901、严501斜井等钻探成功之后,江汉油田今年在老油区蚌湖向斜周缘取得的又一勘探佳绩。

江汉油田老油区历经50多年勘探开发,滚动勘探对象日益复杂,呈现“更小、更碎、更散、更薄”的特点,寻找新的含油区块难度逐年增大。今年以来,面对油藏越加隐蔽、研究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主要负责老区勘探开发的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为落实可动用储量120万吨目标,不断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创新地质认识,精细地质潜力评价,围绕剩余储量较多、资料条件较好、产量经济效益较好、目标容易落实的蚌湖向斜带、潭口凸起带、黄场斜坡带开展滚动勘探并获得新发现,截至8月31日,累计落实可动用储量142.23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放大镜”探查储层,显岩性油藏“金矿”

今年,江汉油田老油区的勘探重点蚌湖向斜带和黄场斜坡带属于岩性油藏,大多比较隐蔽,发现难度大。该厂细化储层分层描述,按照滚动探勘单元划分思路,地毯式搜寻储层,最终获得油藏“金矿”。

针对岩性油藏,厂地质研究所工作人员过去研究油藏单砂体暂布规律时,采取整体研究方法。由于开发日久,江汉岩性油藏主体部分勘探完毕,剩余的部分成藏条件不好,需要对每一期厚砂体进行细分,研究单砂体暂布规律。同时按照滚动探勘单元划分思路,坚持平面分块、纵向分层,平面再细分单元的分级原则,在纵向上针对每一储层进行研究,平面上针对每一个不同井区开展勘探部署,地毯式搜寻油藏。

“过去勘探进行整体研究,仿佛拿着一个低倍放大镜对着一块巨大的黄金看纹路,现在黄金已经成了碎金,散落地层各处,需要用高倍望远镜对碎金可能埋藏的地方逐个进行寻找,全方位搜寻。”江汉采油厂地质所副所长昌俊杰告诉记者。

经过勘探分析,厂地质所工作人员将张港单斜带和蚌湖向斜带作为重要潜力目标区,通过开展沉积微相、精细小层对比研究,先后在黄场潜41、蚌湖南坡潜343(12韵律)发现岩性圈闭群。黄50斜-1井位于黄场斜坡带,工作人员对这口井开展立体研究,发现该井所在的老层系上方可能有储油层。为了节约新建探井费用,工作人员提出勘探思路:不再单独打探井,而是利用这口已建开发井,设计钻井双靶,优化钻井井深轨迹,一边对老层系采油,一边对新层系勘探。该井2月10日开钻,3月1日完钻,在目的层钻遇油层4.2米、1.2米,落实日产量4.1吨。

今年3 月,江汉采油厂还在老区优先部署广231斜-6井,在目的层钻遇油层1.2米,和黄50斜-1井共同落实可动用储量31.4万吨,证实了张港单斜带和蚌湖向斜带存在细分层的滚动勘探潜力。

钻井“脱靶”引思考,调整视角挖“宝藏”

今年该油区勘探重点潭口凸起带属于复杂断块,虽然一直是油气成藏比较好的优势区带,但是潭口凸起带靠近潜北断层,同时受潜三油组时期隆生剥蚀,构造形态呈现“更小、更碎、更散”的特点,构造复杂,目标落实难度大。江汉采油厂积极组织精干力量,加强复杂构造带精细研究,经过思路调整,最终挖到“宝藏”。

去年,地质所工作人员依托潭口新三维地震资料,重新梳理区域构造历史演化及形态展布特征,重点围绕代河地区的代14井区开展构造特征再认识,研究发现因受汉江影响,多口老井钻井轨迹顺地层钻进,未钻遇目的层,出现“脱靶”现象。

基于这一认识,工作人员提议重新建立断层解释模式,通过加强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储层展布和成藏规律等综合分析,认为代河西部有外扩潜力,在高部位部署滚动井代14斜-16C。该井于2月2日完钻,在潜32测井解释油层6米/6层,目前抽汲试油,累计出油36.58立方米,目的层埋深831米,原油品质较好。这一发现打破了对潜江组油藏埋深在1000米以上是稠油的传统认识。

该厂充分发挥厂院合作技术优势,与勘探开发研究院、物探研究院开展联合攻关,加大油藏评价力度,控制储量促进升级。部署的新井严12斜-3和严12-斜4,均钻遇了良好油层,其中评价井严12斜-3井成功钻遇6.0米油层,投产后获稳产7吨工业油流,落实可动用储量49.2万吨,拓展了蚌湖东坡优质产建阵地。

猜你喜欢

油区靶心江汉
江汉英美术作品
正中靶心
江汉油田破解老油区开发密码
江汉英美术作品
望江汉
找准演讲稿的三个靶心
正中靶心的秘密
新时期如何创新油区巡逻防控模式思考
艺术百家 江汉英
两会聚焦:收视率再成整顿“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