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保护: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编织技艺平台创新研究

2021-12-11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编织技艺文化遗产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0 引言

近年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名目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广西多项编织技艺入选,其中,以毛南族花竹帽为代表的广西编织技艺入选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广西非遗编织技艺的保护虽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保护形势还比较严峻。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应用数字化技术能够为广西非遗编织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可行之路,为其他非遗文化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兼备发展提供创新视角。

1 广西非遗编织技艺发展现状

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明在我国发展的新时代中得到高度重视,国家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广西非遗编织技艺在广西非遗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显示,广西有草编、竹编、藤编、芒编等形式的12 项编织技艺入选自治区级名录。非遗编织技艺承载着中华文化与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加强广西非遗编织技艺的保护与创新发展已刻不容缓。

以广西桂林广南村甲江寨的草龙草狮编织为例,广西非遗编织技艺发展主要面临四大难题:第一,当地学习非遗技艺的年轻人数量少,广西编织技艺文化与信息在全国的覆盖率较低、影响性不大,编织技艺传承工作缺乏人才储备;第二,草龙草狮编织技艺只用于庆祝侗族端午活动,应用时间与空间有限,现实意义与实际需求有脱节;第三,非遗编织技艺知识文化与信息零散,相关的具体细节只存于口头形式和具体操作中,内容隐晦、不易获取,推广难度大;第四,非遗编织技艺传统色彩较浓,缺乏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没有创新性。因此广西非遗编织技艺的保护和延续面临窘境。

2 广西非遗编织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方各界做了有效尝试和深入探索:国家相关部门通过政策制定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支持;社会层面则结合相关经济要素、发展需求,大力推动非遗文化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合;教育界为非遗文化走进课堂与生活做出了大胆尝试;在技术领域中相关数据库的建成也为非遗的保存记录提供了可行之策。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广西非遗编织技艺的保护是否可“好风凭借力”而直上青云呢?数字化技术给出了答案。“非遗生辉”数字化平台设计尝试提供完整、系统的介绍方式,探索广泛性与专业性兼备的传承和传播方式,重视文化与人之间交互与影响的反馈,促进广西非遗编织技艺传承和发展更具有针对性、广泛性和即时性[3]。

数字传播是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集合了语言、文字、声像等信息的多种交换功能,通过网络将各种数据、文字、图片、动画、音乐、语言、图像、电影和视频信息等进行组合互动的新的传播形式[4]。数字化平台设计主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从以下3 方面体现。

第一,非遗传播生态。利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打破以往静态呈现的地域传播、不可移动和难以还原等诸多局限。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数字技术可以在固化的艺术形式中注入新时代的活力,创新传统非遗的表达形式,塑造中国非遗的多元特征。

第二,非遗传播渠道。将信息互通共享、统筹各类少数民族非遗资源作为重点,打造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综合决策咨询服务管理平台,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的耦合发展。

第三,非遗展示形式。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非遗资源的内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更广泛的传播,同时也丰富了非遗的展示手法和传播方式。推动非遗保护与高新技术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解决非遗价值传播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3 “非遗生辉”广西非遗编织技艺数字化平台设计

3.1 平台主要功能

“非遗生辉”平台是集技艺教学、文化宣传、生活应用和智能识别等功能于一体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平台,以“课程”功能汇聚编织技艺教学资源,以“民俗文化”“非遗技艺”“民族地图”“文创广场”等功能拓宽非遗认知路径,以“生活应用”“AI识图”功能加速非遗在生活中的应用融合,平台具体功能见表1。

3.2 平台建设价值

3.2.1 触手可及的编织类课程教学

丰富的技艺传授视频课程在保护和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平台将挖掘、传承、保护和宣传推介非遗文化与技艺传授有机融合,提出的入门式“编织线上课程”,可为编织技艺的传承提供人才储备。这种在线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带动非遗的传播与传习,降低传承编织技艺的入门门槛;同时,有吸引力、可持续的入门编织专题学习资源的发布能够使非遗资源成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百宝箱”和“工具包”;课程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减少和避免寻找广西非遗编织技艺信息和资源的差错。

3.2.2 青年实践的系列化文化传承

通过本平台数字化的编织技艺内容展示,能够更好地吸引青年参与编织技艺学习,发挥大学生等青年一代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民俗文化、民族地图、技艺文化背景的学习和探究有助于加深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青年人的文化自信心,提高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同时,这一模式的探索实践可以助力互联网时代下其他“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3.2.3 切中需求的个性化文化普及

“人工智能识别+精确反馈”的模式是科技元素与传统元素的智慧化融合,使群众能轻易通过手机解读生活中的非遗元素。该模式以公众需求为引导,与百姓生活相结合,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创意旅游。且通过具体学习和行为与非遗项目进行密切的互动,能够基于社会大众的切实需求作不同领域的创新探索,使非遗文化能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普及。

4 结语

我国编织技艺有着千年的深厚历史,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如何让蕴含独特文化内涵的广西非遗编织技艺深入现代人的生活,并在大众化需求和应用中实现传承与创新发展,“非遗生辉”广西非遗技艺数字化平台为其提供了一个思考角度和一条实践路径,期待平台的价值空间也在更多的尝试中得以不断拓展。

猜你喜欢

编织技艺文化遗产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