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对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探究
2021-12-11
(齐齐哈尔大学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0 引言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泛称,它是为了区别于已有媒体形式的称谓。比如: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它们在产生之时也可以称为新媒体,随着人们对其不断认识和应用,渐渐地就赋予它们“报纸”“广播”的特定称谓,由此它们就从“新媒体”的统称中分离出来。新媒体的“新”不能成为“好”的假设,只能说是新技术催生的还不能准确命名的新兴媒体的统称。不管是什么媒体,它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和文化。新媒体时代也包含传统媒体,也会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实现传播的价值。
1 新媒体是当代信息和文化的主流传播媒介
随着网络、计算机、无线通讯、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媒体传播形式,它们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地位,当今社会使用新媒体的用户也越来越多。在新闻出版总署进行的阅读调查中发现,阅读传统出版物的人数在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而阅读新媒体的人数则以30%的速度在增长[1]。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团队在2015 年的《未来媒体趋势报告》中调研统计,仅微博一天就发布文章10 万多篇,视频1万多个,照片2100 万多张。时至今日,每天各个平台的发布量远远超过沈阳团队的调研数据。
2 新媒体对当代人文化接受方式的改变
2.1 新媒体催生了“宅男”“宅女”
当下由于新媒体的介入,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办事效率也大大提升。有些事情并不需要亲临现场去办理,只需在家通过网络就可以轻松完成。如此,人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关注着手机或电脑,等待工作、生活中“突如其来”需要办理事情的消息,一旦接到消息就要马上处理。有些人处于“待命”的闲暇,就会选择打游戏、“逛网络”或网聊,所以出现了“低头族”“游戏达人”,久而久之,便出现了很多整天游走在新媒体网络之间“秀才不出门”式的“宅男”“宅女”,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络、新媒体的方式交流、获取信息和知识。
2.2 当代人更钟情于体验式信息接收方式
新兴的数字电视、网络新媒体、交互媒体、沉浸式媒体等新媒体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去人们读书、看报的时间,现在已经大量转移到网络上。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新媒体已经被读者、观众和听众所接受,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1]。
新媒体开发者尽可能地满足大众感官接受、体验方面的需求,基于用户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借助于网络、电脑、手机移动终端等,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平台,将信息以文字、声音、图像及动态、交互等形式传播。新媒体实现了在娱乐、教育、科技研发等方面的虚拟仿真沉浸式的应用,这些浸媒体成果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与追捧。当代人相对于文字、图像更接受沉浸式、体验式的信息接收方式。
3 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探研
3.1 传统文化的遗弃与流失
3.1.1 网络语的兴起
网络用语,就如同传统文化中的成语、谚语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英语一样,渐渐地作为一种时尚,被时人(尤其是年轻人)夹杂在日常语言当中并广泛地应用起来。2000 年中国知名学者周忠海提出了“网络语言学”一度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3.1.2 传统节日淡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千百年来人们根据中国农历变化,结合神话传说,总结出来的举行庆祝仪式的日子,涵盖了对于天、地、人等文化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国社会形态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延续至今,以至于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总是保有批判的目光,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遗忘和抛弃。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喜过中国传统节日,而热衷于过外国的节日;不提生肖,天天讲星座,美其名曰“与世界接轨”。
3.1.3 少数民族“技艺”文化遗失严重
少数民族文化可归结为:一是衣食住行文化;二是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文化;三是民间传承文化;四是科技工艺文化;五是信仰巫术文化;六是节日文化[2]。
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洗礼,正在接受着智能革命的挑战,在这个对抗挣扎过程中不断流逝。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在与机械化粗糙制作的对抗中呈现了劣势:基于成本考虑,现代人更愿意花较少的钱去购买机械生产出来的民族工艺品。这主要是现代人对于传统少数民族“匠人”文化的认识缺失所导致的,一件工艺品,从选材到设计再到工艺完成的过程中所承载的文化和匠心不能够被时人认识和理解,所以他们看不到手工艺术品和机械艺术品的差别。
由于当下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逐,具有悠久历史的“草帽崔”“葡萄常”等手工艺也都一度面临手艺失传的危机,由此可以窥见全国少数民族“技艺”文化流失的现状了。
3.2 加强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的传播与保护
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的传承不应仅仅局限在保护层面,应该利用好新媒介实现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的宣传。在内部实现继承从娃娃抓起,纵向地延伸到本民族的内部;外部实现有效的宣传,使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得到横向广泛传播与接受,运用这种“疏导”的方式是实现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的传播、传承与保护的最佳思路。
3.2.1 发挥传统媒体传播优势
新媒体时代并不是完全取代和摒弃传统媒体,而是要结合传统媒体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运用新的传播手段和技术,使它更好地发挥传播作用。比如声音媒体,靠耳朵接受信息,可以解放出来手和眼睛(微信语音功能就是基于这方面原因,迅速被用户青睐与接受),做其他的工作和事情。可以根据声频的功能和优势,做好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氛围宣传,可以将少数民族轻工业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少数民族“匠人”的事迹等容易理解、接受的内容采用声频的形式加以传播。
3.2.2 发挥自媒体传播优势
自媒体是近几年飞速崛起普泛度较高的新兴媒体。由于自媒体的平民化、平等化、真实性、趣味性等特点,目前成为主流大众媒体。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的传播就要走出学术层面的局限,要通过百姓视角对“工匠”艺术品的制作流程、赏析品评以百姓喜闻乐见的自媒体形式传播,更能扩大宣传范围。
3.2.3 运用新技术实现优质传播
诸多媒体中,浸媒体的传播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也被不断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许多文艺演出的舞台,时尚餐厅的房间已采用了新技术来营造沉浸式的氛围设计。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建立民族轻工业文化体验馆,使人们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实现优质的传播效果。
利用互联网、VR 眼镜等技术建立网络仿真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博物馆、体验馆,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对新科技好奇体验的同时完成对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的体验。比如:体验可以设置多个少数民族工艺制作参与模块和参与情境,参与者可以在新科技营造的虚拟现实情境下,实践各种轻工业手工制品的设计与制作,运用这样的互动环节使参与者既可以增加体验兴趣,又可以加深了解少数民族手工制品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
4 结语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产生、发展和变化的重要佐证。新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催生新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它们会与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有不同层面的碰撞和偏离,少数民族轻工文化与近现代机械自动化大生产的碰撞,势必会导致少数民族“手艺”文化的流失与断层。当今时代,少数民族人民也具有享受新时代、新科技成果的权利,那么,如何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对少数民族轻工业文化加以传播,实现新技术产业化的传承,便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