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2021-12-11高元衡张文菊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科体系实验教学

白 刚,高元衡,张文菊

(桂林旅游学院a.旅游管理学院;b.旅游教育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6)

0 引言

2018年5月2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新文科建设的内涵是在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上重组学科中各专业课程,形成文理交叉,即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扩展知识和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

旅游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提供社会服务支持的作用及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超过500所,年均培养旅游管理本科人才超过3万。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偏重文科素质培养,缺少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素质培养内容,单一服务技能型学生无法满足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1]。其中,以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实验实践教学为办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对新文科实验建设的需求更为迫切,更需要探索结合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的旅游管理应用实验教学体系。

1 相关研究综述

实验实践教学研究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热门方向。在中国知网上通过“旅游管理”+“实验”或“实践”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总计9497篇文献,发文趋势如图1所示,自2004年开始,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研究数量逐步增长。

图1 发文趋势

近年来,旅游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集中在旅游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2-3]、互联网+旅游教育探索[4]、旅游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建设[5]、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整体架构和体系研究[6-9]、信息技术+文科实验教学研究[9-14]等方向。其中,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技术融合新文科实验教学研究呈现分离状态,多数信息技术+文科实验教学研究集中在虚拟现实[9,11]、大数据及人工智能[12-14]等新信息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和提升应用体验的方向,对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有所忽略。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和专业属性,目前的旅游管理乃至经管类实验室普遍存在盲目采购各类行业软件的现象[15],但由于缺乏系统设计和应用管理规范,实验室与课程往往脱节,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再者,在旅游研究中,旅游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16]。例如,旅游地理研究有关时空变化预测与优化分析、旅游情境分析与方案模拟等研究方向都需要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新技术支撑[17];旅游经济研究随着大数据集的出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逐渐由微观扩展到宏观,由局部扩展到全局;旅游创新创业教育也对互联网+支持、大数据等技术支撑提出了新的要求[18]。

综上,尽管吴岩司长提出新文科建设已经三年有余,但由于与理工科实验方法、目的和流程的不同,多数高校对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仍以采购行业软件为主,新技术+硬件建设为辅,以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为主要实验方式。对系统分析旅游管理高层次人才需求与实验教学体系不够充分,融合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文科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思考不足,同时缺少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实验室建设和实验体系构建。鉴于此,以对目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及实验体系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的结果为基础,同时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旅游研究、旅游实践、旅游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为导向,探索新技术企业校企合作开发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2 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现状

2.1 现状对比

选择中山大学、华侨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桂林旅游学院六所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现状分析。分析从实验室功能、实验室技术依托和承担的实验课程三个维度进行横向对比。

2.2 现状分析

由表1可知,不同类型高校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学生层次不同。学术研究型大学的旅游实验室以研究生层次学术研究为主,本科实验教学和学术研究为辅,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实验室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为典型;华侨大学、南开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实验教学中心以本科层次技能训练、仿真虚拟教学和学科创新科研为主要功能,同时拓展专业和学术研究生培养。桂林旅游学院作为新升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中心以承担本科层次旅游认知、基础旅游研究和旅游创新实践为主要功能。

表1 实验教学现状对比

表1(续)

研究样中,旅游实验教学中心都融合了心理学、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新技术,也提出了旅游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向。但是,深入探究可以发现,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文科实验集中在学术研究生培养层次,偏向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本科层次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体系仍旧以旅游目的地管理和运营模拟、旅游企业运营模拟、旅游案例分析等仿真型、技能操作型实验类型为主。

究其原因,受限于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时安排和培养方向,难以在有限的课时中安排新文科实验所需的技术类课程,同时,教师本身的跨学科素养不足,即使勉强开设课程,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此外,传统的文科专业和文科课程缺乏实验课程的有效支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文字、图片等材料为主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缺乏大数据和案例的支持,无法直观地将理论和方法在课堂中进行实验检验和验证,更缺乏创新性实验和综合型实验。随着近年来定量分析和质性研究方法在文科研究中的应用比例逐渐加大,对新文科实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还缺失相应的新文科实验软件设计,尤其是结合大数据分析的实验设施还十分短缺。

3 新文科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要推动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全方位对接,需要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认知实践+课程实践+产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增加数据分析和应用企事业单位的认知实践;逐步扩大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旅游管理独立实验课中的应用比重,建立旅游大数据应用实验课程体系;加强与大数据企业和旅游企业的合作,建立多元化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调整学生综合性训练项目思路和方向,融合大数据分析思维,提升学生综合性实践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与训练,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扎实的专业能力。

3.1 实验教学体系层次结构

如图2所示,新文科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由三个层级构成,技术实验支持层位于最底层,由技术类课程进行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实验主要是数据采集、编程和算法编写及测试等。由于该层级的课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故开设为专业选修课,供有编程和逻辑思维能力及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选修。考虑到并非普及性开展该层级实验教学,在该层级引入行业互联网技术企业参与,共同开发对底层技术进行封装的实验平台,提供高级接口,供无编程基础的师生进行基本数据采集和处理实验。

图2 实验教学体系层次结构

第二层级为数据应用分析层,面向全部旅游管理大类专业学生开设课内实验和独立实验课程。该层级的实验以数理统计和经济学原理、GIS方法和模型为基础,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以上理论和方法对第一层级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可视化等相关实验。

第三层级为决策支持应用层,提供旅游管理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实验及学术研究平台,对第二层次实验产生的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及神经旅游学分析等重综合、强应用的决策支持型实验。该层级可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开展综合性、探索性实验,同时可为教师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在实验教学体系中,重点推动校企共建实验平台,充分融合学校的学术理论优势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实践先进性特点,引导企事业单位提供行业师资、产业数据和前瞻性思路,学校提供学术理论基础和软硬件支持,共同打造基于真实旅游应用场景的实验集。校企共建实验不仅能够为师生提供紧密融合行业前沿的实验数据和过程,同时实验结果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战略决策支持和新产品研发基础支持。

3.2 实验教学方法

尽管目前旅游管理实验教学有很多学者从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等各角度进行了改革研究创新,提出基础实验教师示范、综合实验强调学生实操、创新性实验强调独立引导等实验分层方法,引入虚拟仿真等教学手段,旅游管理实验教学有了较大的创新性。但是,目前高校的旅游管理实验室功能设置,除了面向研究生层次的学术性实验中心对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深入,能够提供大数据分析、区域经济分析等综合性实验,而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基本停留在旅游服务技能实践、旅游规划图文创作实践、景区模拟经营等技能操作型、重复验证性实验层次,尤其是强调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方法和层次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和探索性学习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培养复合型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相悖。

基于以上原因,新文科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需要从三个方面改革。

(1)逐步将技能操作性实践内容转移到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加大自主探索性实验比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升要求很高,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需要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学术积累和素养加以系统梳理及提升,快速完成教师角色转型。

(2)实验教学由课堂主控学习转向课堂+课下的全时段自主学习,提供实验教学平台全时开放,构建学生自主实验学习模式。改革需要多部门协作,共建共享式、开放式全时实验平台。由于文科实验对场地、实验材料、实验安全性的要求低,大部分实验通过计算机硬件+软件平台可以开展,具有全时开放共享的先天优势。

(3)改善实验分离状态,加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之间的耦合性,同时加强实验课与理论课、实验与创新创业之间的内涵联系。要推行递进式实验,充分利用新文科旅游管理实验体系的层级结构,逐步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跟随学生的学习生涯,实验方式和结果层层递进。

3.3 实验资源建设

类同理工科实验中所需的原材料,新文科实验同样需要数据和课程资源作为实验素材,数据和课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新文科实验的效果。为支撑新文科旅游管理实验体系,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实验资源建设。

(1)旅游数据建设

新文科实验建设的前提是数据,缺少了数据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都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数据也是企业的命脉所在,精准、实时、包含多维度的数据集难以获取。在实验教学和学术研究中,适当的数据延迟可以接受,故而可以采用过往数据集作为实验素材。

旅游数据建设可考虑三个来源。一是公开数据集,包括国家统计局数据网(https://data.stats.gov.cn/)公开的人口、经济、金融、旅游等相关数据集、互联网数据资讯网(http://www.199it.com/)公开数据报告、国家文旅部统计数据(http://zwgk.mct.gov.cn/zfxxgkml/)、各类省市县年鉴数据等。二是企业私有数据集,包括微博数据(https://www.weibo.com/)、腾讯大数据(https://data.qq.com/)、百度大数据(http://di.baidu.com/)、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的脱敏经营数据等。三是定制数据集,包括各类省市县包含POI和行政区划等内容的矢量栅格数据集、交通数据集、通讯运营商脱敏定位数据集等。

数据存储采用HDFS分布式存储+No-SQL数据库+MariaDB数据库的方式进行分级存储。由专职实验师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并开发高级接口封装底层查询、更新等操作,为实验教师提供便捷的数据存取接口,降低数据使用难度。

(2)实验课程资源建设

旅游业是综合服务性行业,与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景点等企事业单位有紧密的联系,旅游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必然涉及相关课程的实验和实践。但是,由于时空和经费的限制,课程实践和实验都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不可行,必须要有以虚拟仿真、GIS与遥感等技术做支撑的多维度、多行业教学资源库,以支撑实验课程的有序开展和实验效果的提升。

例如,旅游学的核心基础课程《旅游资源概论》,需要对旅游资源禀赋调查、分类、分级评价等进行实践。传统上,受限于时间和经费,该课程实践通常选择距离近的单一目的地进行资源调查、分类和评价等实践和实验,学生难以形成不同资源禀赋的差异化概念,教学效果受到较大影响。基于虚拟仿真和三维GIS技术构建的旅游资源标准库将8主类、23亚类、110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全部包含,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和三维模型等方式对不同旅游资源的特征、分类方法、地理分布等内容进行多角度呈现,通过随机抽取旅游资源、随机出题的方式允许学生进行随机性、探索性实验,对课程教学效果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再如,旅游交通规划实验不仅需要规划目的地的大小交通路线、景区景点分布、居民区分布、政治经济情况等数据支持,同时还需要分级市场人口、经济等相关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等相关技术手段,从而得出合理的旅游交通规划结论。要实现以上实验效果,首先需要在旅游数据集的基础上构建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型,提供目的地相关空间要素和数据,支撑学生从宏观角度进行旅游交通大数据分析、旅游交通规划等相关实验。

4 结论

旅游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重要二级学科,承担了为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作用,而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受限于学科背景及历史因素,传统旅游管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偏向于技能操作和验证性实践,缺少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素质培养内容。

本文总结了相关学者对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成果,对中山大学、华侨大学等旅游管理优势专业院校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发现面向本科生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有诸多欠缺,同时与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和导向有较大差异。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三层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分别为技术实验支持层、数据应用分析层、决策支持应用层,可分层次、按课程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提出了围绕新实验教育体系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课程资源建设方案。

猜你喜欢

文科体系实验教学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孙文科